千千小说 >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 第998章 殿下的第一道政令

第998章 殿下的第一道政令


  这个文书魏征看完之后,立刻深以为然,这些佛教僧众明显就是借用寺这个字在混淆视听,是该禁止。至于剩下的这几个字,院和庵本就是佛教用的居多,宫更多的是一些小众教派有用,当然宫也有大明宫等称呼。

  一般来说多指高大的屋宇,道教供奉天地神明祖师的也有称作为宫。

  至于庙,同样是官方、民间、道教混用,多用作供奉神仙、祖宗等,例如太庙。

  观,一般是道教专用词汇,叫某某观的都是道观。

  这些词汇来说对大唐影响不大,因为庙和宫,百姓在脑海里面已经有了概念,反倒是这个寺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

  魏征看完之后,想了想,干脆直接拿着文书去找了尚书省和中书省的两位,自然是将这个文书给他们看了。

  对于这个文书,这两位想了想也没有反对。

  大唐的佛寺较多,但佛寺的兴起倒也没有到什么狂热的地步,尤其是大唐在秦王殿下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之后,信仰佛寺的百姓就越来越少,反倒是民间供奉殿下和陛下长生牌位的百姓多了。

  百姓都是很淳朴的,谁能给他们带来利益,让他们活下去,他们自然就相信谁。

  所以现在大唐的佛寺数量不多,名声不显,整个天下虽然有,但是没有深入民心,这个时候改的话,确实是来得及。

  这份文书里面除了对这个做出规定之外,也对朝廷部门的级别做出了规定。

  最高机构自然就是三省,三省下来就是部级机构,部级以下就是寺级和司级。寺指的是原尚书省六部下面的一个独立部门,比如说大理寺,就是隶属于刑部,但是它只负责查案,相当于后世的法院。

  寺就代表某个拥有多职能部门下面的单独某个部门。

  另外,各个部门下面还有司,司是主持掌管的意思,这个其实是个职位。就是主持某项工作的,比如说考功司,就是吏部负责考察官员绩效的官员所担任的职位。

  其实一千多年后司之所以变成了一个部门,是因为司代替了寺的位置,原本是寺来着,结果寺被某个教派所占用,所以更换成为了司,也是平替。

  而现在大唐还来得及更改,这些东西自然没必要跟后世相同。

  所以司这个职位,就等同于一个寺的主管官员,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厅级干部。

  目前大唐的职位基本也就是按照这个级别来走,最顶级的自然是三省官员,这就是后世国级干部,尚书就相当于部级干部,寺、司相当于厅级干部,再下面就是县级干部等于后世的处级,以及最下面的科级。

  至于品级李恪自然懒得更换,那些由吏部的官员去负责吧,品级代表着一个人的月钱水平,跟他的职位是两回事,当然了一般来说也是会挂钩的。

  大唐官员级别总计九品十八级,其实这些体系分配的挺完整的,将来如果不行的话,现在九品分为正、从。

  将来如果官员数量增加,为了增加官员待遇,实在不行直接搞成正、从、下一个品级三个级别,这不就是27个级别了吗?

  见到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之后,三个人又招呼了几个主官重新讨论了一下。

  “这个可以,正好将上次殿下提出来的全国各州改制的名称一起执行了算了。”房玄龄又提出了一个意见。

  “可以。”

  州改制,就是将原本的道撤销,毕竟对未来的大唐来说,道这个体积有些太庞大了。

  大唐的地方最高行政级别为州,反正大唐原本的道也是一个临时组成单位,很多道都没有最高长官,一个道里面有很多各州的总督组成。

  现在大唐更改为州(省)、府(市)、市(地级市)、县、乡/镇、村总计六个行政级别。

  至于一些城市和地区原本有就以州为名的,后面加上府或者是其他的称呼来代表他的行政级别就好了。

  比如说益州,扬州这些,官方称呼是益州府,扬州府就可以了。

  至于大州的名字,李恪直接抄了后世的省级单位划分和命名。

  至于好听难听,是否别扭之类的不在李恪的考虑范围之内,说白了,别扭也就是李恪自己别扭,比如益州这一片辖区大州名字就叫川蜀。

  至于川蜀州是否好听,叫个一千年,都好听,都习惯。

  商定好之后,三省也就直接开始制诏,这一次连陛下都不用通知了,只需要时候备份一份就可以了。因为现在殿下的政令直接执行就可以了。

  确实是省去了许多的工序。

  道州名称改制和辖区划分虽然李恪早就提出来了,但却一直都没有直接执行,是因为关于行政区的划分还没有结束。

  他仓库里面的地图有精准的各个省,各个市等辖区的地图,这些要经过改变然后重新印刷可不是一个小工程。

  李恪不可能精细到将所有的名字都给改了,不是做不到,反正仓库里面的时间几乎不流失,但那不是他更累了嘛?光是外面累就算了,仓库里面还要累?疯了?

  所以他只是将空白的地形地图拿出来,保留上面的边界和几个大唐存在的大城的位置,剩下的交给地方人员自己去填充。

  填充结束之后再返回长安,再次重新进行印刷之类的。

  这个工作估计至少得两三年才能够完成,尤其是川蜀,黔贵这些地方,一些大山的百姓正在大唐政令的影响下迁徙到最近的平原地区居住。

  那些村庄,乡镇的区域肯定是要更改的。

  所以只需要有大概的划分就可以了。

  这一次刚好各州的地图划分都算是完成了,三省正好直接通知下去。

  对于此刻遍布大唐的佛教徒来说……额……无从反抗,或者说开始默默改名。最先改名的自然就是长安的各种佛寺的名字,都改成了院。

  没办法,院佛教用的还多一些,难不成真的改成某某观啊?那是不是有一种佛教彻底归了道教的感觉?当然不能这么用了。至于宫这个字,大家都默认的跳过了。

  虽然大唐朝廷并没有限制,但万一将来限制呢?给自己找不痛快啊?

  大部分的佛寺都选择了院,少部分选择了庙,至于庵,这倒是问题不大。

  但不得不说的是,等大唐周报将这个消息通传天下的时候,位于各地的治安军成员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负责的村庄辖区内的百姓之后,许多百姓真的是刚刚恍然大悟。gōΠb.ōγg

  他们以前确实不知道寺原来是朝廷衙门,一直都以为寺就是佛寺呢。

  不少人以前确实嘀咕过,怎么大理寺这种衙门会跟着佛寺学习称呼,这一次也算是彻底给所有大唐百姓普及了一把知识。

  而在这样的氛围当中,李恪一边给这些将领上课,一边给他们安排实习的位置。


  (https://www.xqianqian.cc/714/714628/1037679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