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汉末皇戚 > 第五百七十四章 凉州第四次汉羌大战

第五百七十四章 凉州第四次汉羌大战


  震惊天下,搅动大汉半壁江山的太平道乱事被平定,随着皇甫嵩再次送张宝首级至京师雒阳后,彻底使得大汉王朝安稳下来。

  皇帝刘宏和百官公卿为此,以太平道黄巾蛾贼被平定为理由,诏告天下,将年号从光和改成中平,自此今年又成为中平元年。

  伏泉初闻此事,却是摇头苦笑,中平意思虽好,寓意中正平和,乃平定天下大乱,期望天下安康的好名字,可事实却是自太平道被平定后,大汉却在一步一步的开始在各派争夺中,走向深渊。

  天下参与平乱的诸郡兵云集冀州,等待朝廷封赏,不过却因此番乱事极大,汉军之中,有功奖赏的兵士军将甚多,因此朝廷派人核查功劳所需时日自然更多。

  这样导致该有的封赏一直拖延,而汉军之中,唯一有封赏的唯有汉军主将皇甫嵩。其因指挥汉军平定太平道黄巾蛾贼之乱,这不世之功,第一个封赏的当然应该是他。

  朝廷为此,拜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一方面施加权势助其管束云集冀州汉军,另一方面,却是因为皇甫嵩这能文能武的名将,在朝廷暂时还没有选好冀州的治理者之前,好好治理刚刚经过战乱的冀州,让这光武龙兴之地,恢复生产,再现昔日繁华。

  当然,真正的封赏却是后面,刘宏又亲封皇甫嵩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食邑,合八千户,自此皇甫嵩一跃成为如今大汉军将新贵。

  在领旨以后,皇甫嵩首先便上奏朝廷,请免冀州一年田租,以赡饥民,刘宏得奏应允。因此,冀州百姓在战乱之后,不用因为无钱粮缴纳税赋而愁,民众为感激皇甫嵩所为,甚至为此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等待朝廷封赏的日子里,云集在冀州的大汉诸郡兵马,多有思乡情绪激动者,于他们而言,太平道乱事已经平定,他们现在就该回家见家中亲人,如何能因为朝廷审核军功太慢,而滞留此地?

  思乡心切,不免令得军中士气下降,兵卒心绪不宁,虽然冀州没有传出汉军军纪的丑闻,但也足以使得身经百战的皇甫嵩忌惮,故而其往日除了巡视冀州诸郡县生产情况外,就是来军中开导兵士将领,让他们放心,只要朝廷核查功劳后,他们就可以领了赏赐,回家和亲人安聚,倒是极大的稳住了士气。

  抛却了皇甫嵩曾为了平乱,而放弃凉州人的利益,使得皇甫嵩遭受凉州兵将记恨以外,皇甫嵩对待兵卒却是十分好。

  因此,在此事上,首先支持皇甫嵩,并未生乱的不是别人,正是远离家乡数千里,前来中原平乱的凉州兵卒。有一军支持理解皇甫嵩,其他各地兵马也相继在皇甫嵩的安抚下,继续安心等候朝廷封赏。

  闻知此事,伏泉也是不由佩服皇甫嵩,仅仅凭着他以往的事情,就能使得那些眼中只有钱和官的兵将尽弃前嫌,足可见他出色的人格魅力。

  想到来时一路之上,皇甫嵩可是比自己更加体恤士卒,很受军中诸兵将爱戴,伏泉就释然为何他一点儿不怕他出卖凉州人的利益,实在是再如何,凭着他昔日所积攒的威势,的确有人反抗,但也不敢动他。

  一路以来,每次行军驻扎,一定等全军的营帐都搭建好,皇甫嵩才会自己的营帐。军士们都吃上饭,他才吃饭,官吏有因事受贿的,皇甫嵩便再赏赐他钱财,官吏心怀惭愧,有的甚至自杀,如此,可见皇甫嵩为何会有这么搞的人格魅力,即使再浪,旁人也最多只会私下里说说而已。

  时间走走停停,转眼又是半月,汉军军营终于随着皇甫嵩的努力,而恢复如常,各部兵卒再无前番绝望之感,也却是令人感觉欣慰。

  只是,天下诸郡兵,做梦都没又想到,凉州羌人,自汉羌百年战争以后,在天下即将恢复安定之际,再一次反叛了……

  伏泉得知此事,自然是在雒阳城中的信使,送信至邺城后。看完战报,伏泉才知,凉州反叛的羌人,乃是北地郡的先零羌,当即大恨,昔年征讨鲜卑时,应该更多抽调北地先零羌兵随军出征。

  若是那样,恐怕现在先零羌人瞧准大汉虚弱之机反叛,恐怕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因为大多数羌兵,不是直接死于定鲜卑之战,就是剩下的少数战争幸存者,也完全被伏泉收编,完全融入他麾下骑兵了。

  如今,其等勾结枹罕、河关群盗,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徵,使得凉州大乱。而后,又有金城人边章、韩遂二人,皆素著名西州,群盗诱而劫之,使专任军政,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凉州由此大乱,及至现在,金城、陇西、汉阳、安定、北地五郡皆反,唯有五郡寥寥数县尚在坚守,而尚在大汉朝廷控制下的武都郡及河西四郡,却因抽调兵力入中原讨太平道黄巾蛾贼,兵力不足,自守有余,进攻明显不足。

  下曲阳外的汉军大营,汉军诸兵将闻得此消息,皆是心头战栗,刚刚平定太平道黄巾蛾贼后的兴奋陡然消逝,不知如何应对。

  其中,中原南北州郡郡兵,倒是问题不大,毕竟此事离他们家乡太远,与他们自身利益波及不大,大不了可能冀州之战结束,他们也无法回乡,要继续去西北平叛而已。

  其他州郡兵马可以如此,但唯有西北的凉州人不行,原本剽悍的凉州人现在可是人人自危,这之中,除少许汉兵外,其余汉胡兵将,皆是人人自危。

  这其中,奉大汉朝廷之命,被征募的羌兵以及归化羌人、汉羌混血儿等,此时皆是人人自危。

  原因无它,此番起兵谋乱的主谋,乃是先零羌人,而他们这些和羌人有直接或者间接血缘关系的兵卒,即使他们是真心效忠大汉,但当此时机,谁敢信任他们?

  而凉州汉兵,除了征募良家子外,其他多数兵将,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凉州豪强出身,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十分恐惧,甚至胆战心惊。

  因为此番凉州谋乱的叛军之中,可是有那些身为汉人的枹罕、河关群盗。凉州豪强之所以成为豪强,自然是黑白两道通吃,他们可以家传经学不足,但是家族兵势一定要够,毕竟身处在那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兵灾的地方,不多一点儿准备,那该怎么行?

  在这些不为人知的那些准备里,他们都或多或少和当地的盗贼有所勾连。本来在和平时代,这都无可厚非,就是当地官署,也不会因此治罪这些豪强,毕竟环境使然,这些都是必须,而且就算是当地官署,有机智的官吏,也都和那些盗贼有所勾结。

  然而,现在不同,枹罕、河关群盗反,而且是和羌人一起作乱,这乱子有多大?恐怕不下于昔年的汉羌百年大战,这种后果,一旦朝廷怪罪,不说那些和枹罕、河关群盗勾连的官吏吃不了兜着走,就是他们这些帮助大汉平定太平道黄巾蛾贼的凉州豪强,恐怕也难逃过惩罚,所以此刻凉州军中,但凡和凉州豪强有点关系的兵将,皆是惶恐不已,生怕突然汉军之中,来一场自相残杀的“株连”之战。

  可以说,整个凉州军,皆是弥漫一股不祥的气息,从早到晚,凉州兵将除了警惕入自己军营的外人以外,不时都有人遥望西北,似乎希望能看穿时空,看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到底出了何事?而他们自己,接下来的前途,亦很渺茫。

  当然,久经战事的凉州兵将,不比此刻还在想着加入的中原泥腿子,他们惶恐之余,多数都猜测,大汉现在有多少兵可调?如果此番凉州乱事不能平定成功,无论大汉对他们信不信,他们到底还要不要忠心大汉?

  毕竟,他们的家乡,他们的青竹,他们的根,就在凉州,如果大汉不能平定此番大乱,他们难道真的要老死在异乡吗?

  而且,自汉羌百年大战以来,凉州军功豪强,和屡出将相的世族不同,他们大多数并没有因为儒经缘故,对于大汉和天子,有很强的归属和忠诚感。

  在汉羌百年战争中,他们不断在汉人和羌人的控制下发展,深知家族就是他们的根,没有根就如无根漂萍,恐怕会肆意让人宰割。一定程度上,随着现在事态发展,这些凉州军功豪强,也生出了事有不对,就是冒死,也要回乡的准备,中原的繁华世界,大汉的高官厚禄虽好,但也好不过他们的根。

  根在,则尚有崛起之机,根亡,即使成为三公九卿,也有可能一朝死于政治斗争!

  其实,这些凉州兵将,所想这场叛乱难治,不无道理。想想自本朝立国以来,汉羌百年战争里,所发生的三次规模庞大的凉州羌人大起义,哪一次不是耗费大量时间、财力和人力才能解决的?

  汉羌百年战争,哪一场不是旷日持久,特别是第三次战斗,如果不是后来出了凉州三明,要不是段颎段纪明在最后关头高举屠刀,杀得羌人元气大伤,说不得到现在羌乱依旧未定。

  在这几场漫长的战争里,一代又一代的东汉名将,前仆后继,血战河西走廊,与羌人或胜或败,而无数的汉家男儿,血洒河西,魂归异地。

  可是结果如何,羌人刚安定没几年,之后他们就按下葫芦起来瓢,这边平定了,那边又开始造反,始终无法将其完全平服,令其诚心归顺。

  百余年里,漫长的河西之地,可谓是烽火连天,汉人百姓惨遭杀戮,流离失所,被反叛羌人所掠人口、钱财不计其数,而汉朝更是为此,前后共耗费二百四十多亿钱,先后有多名太守被杀,诸多将领战死,其惨烈程度,难以想象。

  不过,羌人当然付出了更巨大的代价,因为战争,诸多叛乱部族被汉朝击灭,然而造反的苗头却如地里的韭菜一样,刚刚割了一茬,却接着一轮又一轮的疯长,平羌战争,由此一直成为历代东汉君臣心头最沉重的包袱,直到段颎的出现。

  现在,第四次羌人反叛又来了,而这次汉羌战斗,又和以往不同。

  以前都是羌人自己闹事,影响还不大,而且羌人武器装备都成问题,对于汉军危害还不大。现在不要,如今连汉人自己也加了进来,使问题复杂百倍,谁知道那些和凉州豪强勾结颇深的枹罕、河关群盗,会给羌人什么样的援助呢?

  而现在,大汉国为了平定太平道黄巾蛾贼,先是抽调天下精兵,其中凉州军身为天下有数精兵,就抽调甚多,并且大汉国为了平定太平道,消耗了难以计数的钱财、人力。如果现在大汉国再抽调兵马平叛,它还有足够的钱财、人力,去应对吗?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因为大汉自汉羌百年战争后,国库一直紧张,即使皇帝开了西邸,将原本潜规则的钱权交易放在台面上,从而获得了大量的钱财,但相对于弥补历代大汉皇帝平羌所留下的财政赤字,还是捉襟见肘。

  当然,在他们心里,还有一个最担心的顾虑,那是凉州三明已亡,现在谁人能在凉州之地,再次平定这场比前面三次战争危害更大的战斗?

  观当今大汉,知兵之人本就少,而现下可与“凉州三明”相比者,也是寥寥无几。

  比如面对鲜卑人,数有战功的公孙瓒、孙坚等人,明显不够,因为这不仅需要你有武力,还有要相当的战术指挥能力。而皇甫嵩、朱儁、卢植等人,虽然都有镇压乱贼的经历,而皇甫嵩更是平定太平道黄巾蛾贼的主将,以前更是担任北地郡太守时,屡次和羌人交手,但他却并未有相当大的战绩可以证明,他可以平羌。

  并且,就算皇甫嵩有灭羌的功绩可以证明他能担此任,但皇帝和百官公卿,会容忍这位刚刚平定太平道的第一功臣,去镇压凉州吗?

  需知功高盖主,最为帝王忌讳,甚至出了阎忠之事,恐怕皇帝都不放心,再将所有兵权,交予皇甫嵩之手吧?要交,也得试探出皇甫嵩真无一心才行。

  这样看来,如今最有可能掌兵定凉州的,只有伏泉这个少年名将了,他的能力和资历却是没有问题,。可是,如今朝局,党人以及宋伏外戚的政敌何氏,会甘心让伏泉领兵吗?

  ————————————————————————————————————————————

  ps:这章写的很头疼,本来打算早上码完的,不过还是拖到的下午,因为一直在推演,毕竟我下面要写的可能是整个起点网文都没有写到的东西,也要填很多读者好奇我为什么没让主角做平定黄巾主将的坑了,说真的,我感觉我真的是在网文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历史了……

  嵩复与钜鹿太守冯翊郭典攻角弟宝于下曲阳,又斩之。首获十余万人,筑京观于城南。即拜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合八千户。

  以黄巾既平,故改年为中平。嵩奏请冀州一年田租,以赡饥民,帝从之。百姓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嵩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军士皆食,己乃尝饭。吏有因事受赂者,嵩更以钱物赐之,吏怀惭,或至自杀。

  摘选自《后汉书》


  (https://www.xqianqian.cc/7/7844/41920127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