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大人,得加钱最新章节目录 > 第二十三章 扫除一切害人虫

第二十三章 扫除一切害人虫


  要说现银,贾大全这个比儿子还不学好的爹手里真没多少,连铜钱凑上大概也就五六十两。

  真要支持儿子买官的话,贾大全唯一的选择就是把老太爷留下的这套院子卖了,除此还得将城外的几十亩地也给卖了。

  贾家老太爷贾汉复当年是二品大员,因此清廷给贾家分的是12间房。

  北京城的房价是外城32两一间,满城38两一间。

  按这会清廷给出的官员俸禄,不计其它灰色收入及养廉银的话,七品官一年俸禄是45两。

  也就是说七品官的一年工资可以在北京买一间半房,一品大员的一年工资180两能买五到六间。

  从这一点看,北京城现在的房价还挺便宜。

  贾家的12间房按正常行价的话,大概能卖到450两左右。

  然而满城的房子只能在旗人之间买卖,现在旗内又个个都晓得贾家出了事,爷俩马上就要收拾东西滚蛋去当汉人,因此贾家这12间房在有心人眼里就是待宰的羔羊,不被人趁机压价才有鬼。

  贾大全估摸他家这房子最多也就能卖30两一间,连上院子能卖400两。

  400两加上家里的现银,外带两个姐姐支持的200多两,合一起也就700多两。

  最低县丞榜价是980两,明显不够,只能接着再卖地。

  顺治年间,因贾家老太爷有功,清廷曾一次赐地300亩(圈占的京畿汉人土地),后来贾老太爷又陆续购置了200多亩,贾家的田产在康熙年间总共有六百亩左右。

  老太爷死后,贾祖旺兄弟三个关系不太好,索性就直接分了家,最后落在长房这头的地就剩了200亩。

  贾祖旺在世时不知什么原因卖了50亩,如此就剩了150亩。等到贾大全继承家业当家做主后,那地是隔几年就卖点,到如今只存68亩。

  眼下地价各地不同,有些地方地价贵,有些地方地价便宜。贵的能卖到十一二两一亩,便宜的却可能不到一两一亩。

  贾家的地在京郊的顺义县,靠着京城地价还算不错,大概能卖九两银子一亩。

  这样算下来,要是将68亩地全卖掉,也能一次进账600两。

  再有家里其它什么乱七八糟能变卖的凑凑,包括那匹叫爷俩养瘦了的大黑马,贾家能为贾六买官提供的资金最多也就是1500两。

  这点钱勉勉强强倒能参与县丞的竞标,问题是贾六不想当个副县级的县丞。

  原因无它,没什么钱途。

  县丞虽说是地方官,天高皇帝远的肯定有捞银子的门道,然而县丞不是一个县最大的官,上面还有县太爷压着,这显然让贾六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老话说的再恰当不过——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再说,真把全部家当卖了捐官,以后日子昨过?

  能落个实缺立即上任还好,要是不能落实缺干等着侯补,爷俩外加栓柱还不得在北京城饿死。

  就是贾大全再想支持儿子干事业,也得留些养老的钱和棺材本吧。

  万春楼往后是不能去了,前门也有收费低的小胡同,半掩门什么的。

  人的正常开销总不能也省了吧。

  贾大全最后也给摞了实话,儿子真想上进买个官,他这当爹的绝不扯后腿,可最多只能出1200两。

  言外之意这1200两要能买到实缺,那当爹的就认了,毕竟哪个爹娘不望子成龙。

  但要是不能买到实缺,当爹的也不能跟着儿子白日做梦吧。

  真要出了旗,往后还得过日子呢。

  地还是先别急着卖,房子这边估计是保不住了,但可以用卖房子的钱在外城买个三四间的小院子,这样爷俩以后也不致于没个窝,就是讨个媳妇人家也要先看看有没有房子嘛。

  原先倒是坚定支持弟弟奋斗、努力、干一番大事业的大姐,听老爹把家底子一报,不由也是有些动摇,毕竟当闺女的不能看着父亲喝西北风。

  倾家荡产捐个小官,看起来也着实不划算。

  大姐夫王志安出来说话了,意思不如先等等看,万一人家和侍卫把事给办成了,贾家不用出旗呢。

  二姐夫高德禄也附和,对小舅子嚷嚷买官他还是不太支持的,而且也不相信小舅子能做什么大官,将来会替老太爷平反恢复名誉什么的。

  这世上的大官是那么好当的?

  贾六呢,肯定不能放弃做官的梦想,可也不能不考虑现实问题。

  最后,给出了折中方案。

  就是他先到吏部去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实惠些的官职。要是有的话,贾家出旗的事一旦不能挽回,那就立即砸锅卖铁买官。

  “不管在哪当官,爹,你放心,儿子都把您老带在身边!”

  又一次表明孝心后,贾六连午饭都没吃就到吏部来调查买官的实际可行性,并期盼自己能捡个漏。

  很快,贾六就发现乾隆还是贼精的,吏部官榜给出的捐纳官不仅贵,而且任职地都很偏远,不偏远的也大多没什么实权。

  想想也是,官员乃国家命脉根基,乾隆再想搂银子也不可能把要害职位拿出来发售。

  大体就是一锅馊粥夹着几根肉丝,吊吊人而矣。

  当然,这是对贾六而言。于那些只能花钱买官身的有钱人而言,不管什么官都是天上掉的馅饼,皇上降的隆恩。

  连着看了三天也没捡到漏,倒是把行情基本摸透。

  跟二姐夫高德禄说的大体差不多,地方上的市级知府(从四品)榜价13300两,副省的道员(正四品)要16640两。京官这边,局级主事(六品)榜价是4620两,厅级郎中(五品)要9600两。

  这些要想不侯补的话,基本上都是榜价的双倍。

  最后看来看去,除了那个从八品的县丞还能有那么一丝机会参与竞标,其它的都属于贾六可望不见及的存在。

  至于那刚贴出来的大捐榜更是想都别想,哪怕上面的很多官职让贾六的眼红得不能再红。

  说实在的,贾六的机会还是不错的,一来就能碰上乾隆为他娘办寿特意开的大捐,搁别人一般都得等上七八年甚至十来年才能碰着。

  可是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机会明明就在眼前,却怎么也无法把握。

  抬头看看天色都中午了,贾六便想回去,再留在这里也没意思。

  走时最后扫了眼那小捐榜,不无酸意的说了句:“这些个六七品的京官又没什么前途,朝廷还卖得这么贵,真当咱们是傻子呢。”

  这话有人不爱听了,是那个拉贾六一起看大捐榜的中年人,就听他“嘿”了一声,信步过来道:“兄弟,你可别小看这没前途的京官,李敏达公知道不?”

  “李敏达公?哪位?”

  贾六还真不知道这号人物。

  “就是先帝爷的重臣李卫啊!”

  中年男人心想这世上还有人不知道李敏达公的,真是没见识的很。

  要不是贾六穿戴典型旗人子弟,这人多半就认为贾六是哪家的家生奴才了。

  嗯?

  李卫!

  这人贾六怎么可能不知道,耳熟能详的很,问题李卫什么时候叫李敏达公了?

  心下思索,这才想到那“敏达”二字乃是朝廷给官员的谥号。

  正如曾文正公指的是曾国藩,左文襄公指的是左宗棠。

  不过给文官的谥号以文为第一字都是好的,如文正、文忠、文恭、文襄什么的,李卫这个“敏达”似乎要差了许多,或许是有什么特殊含义。

  “当年李敏达公不过是江苏丰县一财主家的儿子,可李公就是因为花了一万两从吏部买了个员外郎,这才飞黄腾达官至直隶总督,成为雍正朝大员...所以小兄弟你别把六七品的京官不当一回事,真要买到了指不定哪天也能跟李敏达公一样名垂青史呢。”

  中年男人一脸羡慕。

  事实上有很多花银子买六七品京官的,就是奔着能够成为第二个李卫才买的。

  旁边有个操着袖子、缩着脖子的秀才模样年轻人听了中年人这话,却忍不住嗤笑一声,道:“李敏达公虽说也是捐纳入的仕,但他老人家可是先帝在潜邸时就看中的人物,如此才青云直上,试问这世上有几人能有李敏达公那等机缘与福份?”

  潜邸?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贾六当时就一个激灵,茅塞顿开:对啊,我也能成为第二个李卫啊,因为我知道下一任皇帝是谁!

  这是什么?

  这是优势在我!

  原本又沉又死的心好像注入若干新鲜血液,腾腾的又骚气起来。

  然而没骚气兴奋太久,突然又凉了。

  为啥?

  现在是乾隆三十八年,老家伙还要当二十二年皇帝才肯退位,之后又挺了三年才见阎王,如此等到嘉庆上台就得二十五年。

  贾六今年十九岁,二十五年后都四十四岁了,大好年华、青春岁月已然不在,纵是成为第二个李卫又有什么意思。

  做官,做大官,就得趁年轻啊!

  二十来年实在太久,久到天地不转,光阴迫人。

  贾六这人只争朝夕。

  况且,他要做官也不是为了真当爱新觉罗家的孝子贤孙,而是为了扫除一切害人虫。


  (https://www.xqianqian.cc/48/48156/70850115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