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前因后果
第八百五十二章 前因后果
同样是在1927年6月11日的黄昏时分,同样是在华夏大地上的皖省颍州南部,此时此刻,除了奉军骑兵第八师以外,还有一支规模较为庞大的骑兵在官道上飞驰。
不过,和奉军骑兵第八师由北向南的行军方向有所不同的是,这支骑兵的行军方向是由南向北,两者恰恰相反,相向而驰。而且,这两支在一条官道上相向而驰的骑兵,正在头对头地快速接近着。
没错,这另外一支骑兵,正是一支不久之前才刚刚组建完毕,隶属于北伐军的骑兵部队,番号为北伐军骑兵第三旅,旅长还是刚刚从广州调任过来的张志辉,其老下属黄秋也跟着一起高升,担任了骑兵第三旅的参谋长。对于广州事变时,自己所立下的承诺,林阳事后也是积极进行了兑现,在开战前下了一番力气,成功帮助张志辉,调到了新组建的骑兵第三旅担任旅长。
林阳之所以这么做,自然还是出于沪上发生的事情,没有起义成功,反而是被劝阻留在了原职。既然没能走掉,并且反而是留了下来,那么林阳也就必须开始思考以后该怎么办了。按照谭教官长期潜伏的命令,林阳首先要做的,肯定是要将自己的根,在这一方阵营中扎的更深更壮,以便在日后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
而要做到这一点,仅凭同窗、战功和蒋校长的信任还是不够的,林阳需要有真正的“自己人”。而阴差阳错之下,提拔运气仕途不顺的张志辉,这无疑是一步好棋。从此往后,就算林阳不主动,有了一番新天地的张志辉,自然也会和林阳紧紧绑在一起。
张志辉自打上任以后,倒也算的上是兢兢业业,其本人虽然是步兵科出身,但在紧急简短地恶补了一些骑兵科的课程后,再加上他以前带兵的经验,也算是把骑兵第三旅搞得有模有样。
但之后还没过多久呢,金陵方面就紧跟武汉方面,重新燃起了北伐战火。本来嘛,这要是放在以前,这种大战也碍不着骑兵什么事,完全都是步兵的活,但也是受制于种种因素,当蚌埠一战正式结束,左路军要打过淮河去以后,骑兵就像预料的那般,突然有了用武之地。
考虑至此,以及结合实际情况,金陵方面就决定,从刚刚组建的那几支骑兵旅中,抽调出一支,支援皖省左路军的战斗。
对此,金陵方面算盘倒是打的不错,这么做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前线部队的需要,而且参战的骑兵旅最后不管仗打的到底怎么样,总也是能积累出一些宝贵的作战经验的,战斗结束以后还能把这些经验在友军部队中积极交流,使得原本不堪大用得的处境得以改善。毕竟以前没有骑兵也就罢了,现在既然组建了骑兵,那就必须好好助其发展。
不过,当时具体抽调哪一支骑兵,却没什么盖棺定论,但刚刚焕发人生第二春的张志辉,却对此事十分积极,他非常迫切地想要趁热打铁立下新功,一雪前耻的同时,也为自己日后的路打下更好的基础。
因此,对比其他几个旅长的比较热情,他甚至有些狂热的感觉。而最后,经历过一番曲折,这个唯一的名额,也是落在了骑兵第三旅和他张志辉的头上。
事实上,当蚌埠一战还在焦灼的时候,骑兵第三旅就已经从南边启程,赶往皖中的江淮地区了。蚌埠一尘埃落定后,骑兵第三旅也是在正需他派上用场的时候,抵达了战场。
其实,对于如何使用骑兵第三旅这唯一的一支骑兵部队,左路军高层一开始是有着不小的争议。林阳根据战场形势和实际情况,仔细深加思考过后认为,骑兵第三旅和其他几支骑兵旅一样,都刚刚组建,没有实战经验,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战斗力,说白了就是不堪大用。更何况,直鲁联军也是有骑兵的,而且规模远超旅级编制,万一双方在战场上碰到将会十分危险。因此,对于骑兵第三旅应该小心谨慎地去使用,让其呆在大部队身边,保证其安全性的同时,担任一些辅助任务。
林阳之所以会抱持着如此观点,除了出于对战局的考虑以外,也是在为张志辉这个“自己人”着想。不过,张志辉本人却似乎对此不太领情,毕竟在他的眼里,如今皖省战局已经明朗,自己来皖省就是锦上添花,是来摘桃子的。可到这以后,林阳这个“自己人”却瞻前顾后,阻挠自己建功立业,因而才会有所不满。
而除了林阳之外的另一种声音,就比较说到张志辉的心坎里面去了。周世文认为,现在好不容易等来了一支骑兵部队的支援,就应该加以充分利用,在这个己方大占优势的局面上,更进一步,取得完全的胜利。
他主张,要让骑兵第三旅单独出击,悄悄先大部队一步渡过淮河,往西北方向推进,然后再突然转向东北,目标直指相城宿县两地。并且,还要以大部队的东西吸引直鲁联军注意力,为骑兵第三旅打掩护,让其在不应该出现的时间和地点突然出现,打直鲁联军一个措手不及,拖住直鲁联军转移部署的脚步,以便大部队到达后,更轻松地拿下相城宿县两地。
自打蚌埠一战立下大功,赚得盆满锅满以后,周世文和他的第二十六军,气焰可以说是又高涨到了一个新的巅峰。因此,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在左路军目前的阵营中,除了他以外的几乎所有军师长,包括他以前的那些盟友们,对他只顾自己吃独食发大财,却对他人死活不管不顾的不满。
此时的周世文,正在人心尽失,众叛亲离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正因为这般,此次争议,绝大多数人都站在了林阳这一边,选择支持林阳提出的大致方针。不过,却唯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左路军何总指挥。
这一次,由于蚌埠一战的空前胜利,从而对局势抱持着巨大乐观态度的何总指挥,仅仅出于自身对两种方案的判断,出人意料地没有像以前那般接纳林阳提出的意见,反而是最终选择了周世文的方案,打算行险招立奇功。
其实,会是这般结果,也与周世文在蚌埠一战中立下的“功劳”脱不开关系。
结果出来以后,骑兵第三旅的实际指挥官,张志辉自然是喜笑颜开,事情到最后终究是遂了他的愿,只觉得浑身都是干劲儿。于是,在大部队继续出发之前,张志辉就按照指挥部定下的计划,率领着他的骑兵第三旅先一步渡过淮河,带着林阳临别前郑重地叮嘱,踏上了皖北的土地,向着北方奔袭而去。而这,也就是北伐军骑兵第三旅于6月11日,出现在奉军骑兵第八师眼皮子底下的前因后果。
(https://www.xqianqian.cc/4105/4105755/1792471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