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随着于浩躲在南丫岛的日常生活展开,除了戴伟民时不时的传递一点消息出来以外,关于景云的新闻逐渐被金融动荡的生活给覆盖。
恒生指数经过十一月的爆跌洗礼,终于在十二月重新站稳,再次重拾了一波短暂的升势。
这也是以国际热钱出逃的最后一次反扑。
在这种战战兢兢中的拉升,得到的就是原本高位进入的资金一个出逃的机会。
但是却已经有人在市场购买优质财产的动作了,来自中东地区的主权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在十一月份宣布用75亿美元购入花旗集团4.9%的股份,让花旗集团在这次危机中得到了些许的喘息之机。
而于浩也从郑海全那里得到消息,全球除华夏以外的主要央行即将在到来的十二月份宣布联手向拆借市场注资,为的就是给予市场足够的流动性。
对此于浩只是不屑一顾,这群西方国家光弄些治标不治本的东西。
等到十二月中旬一到,摩根士丹利发布第四季度财报,公司在72年的投行生涯中第一次出现了季度亏损,而且这一亏就是108亿美金。
这可把投资人都给弄得脑瓜子嗡嗡的。
而那些曾经在网络平台上骂着景云基金的人,在得知景云并没有直接或者间接做空港股的时候,纷纷闭上了嘴巴。
而也有市场传言,景云在股市崩盘前夕大力唱空,一定是用一种更隐秘的但是在有空市场,只是外人很难知道而已。
外人的确很难知道于浩手握着的场外期权的细节,而知道的人又不会说,就比如老毛子巴维尔。
在景云的热度稍微下降了以后,巴维尔几乎是立马动身过来找于浩,这一波的下跌巴维尔几乎把内裤都压了上去,巴不得看到股市从此直接崩盘,最好是跌到需要推倒重来的地步。
于浩倒是没有巴维尔那么坏,因为那已经不是流动性危机那么简单了,那叫全球经济崩溃。
而这次金融危机虽然厉害,但是却还没到那种全球金融崩溃的地步,但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距离金融崩溃最近的一次了。
摸了摸下巴,于浩记得金融危机过后,是华夏和美利坚两个国家联手印钞来拯救整个市场。
而华夏的这次出手相救,也是拉了一把美利坚,让美利坚又再次多过了十几年的滋润日子。
华夏持有的美利坚国债也是在这一时期份额飙升到了万亿的地步。
就目前来说,美利坚崩溃对于华夏并不是一个特别美好的时机,产业还没转型,出口拉动的gdp占比过大,美利坚依然是华夏最大的出口市场。
所以为了稳固国内就业,美利坚是不能在这个时候彻底的倒下,最起码在华夏摆脱低端制造业,完成转型前还不能。
所以美利坚在金融危机后的十几年里,一路肆无忌惮的引发钞票,用来偿还金融危机里的债券票面利息。
也是在这个时期,美元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对华夏币的比例不但破7还几乎直接就破了6。
所以于浩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是绝对不会选择持有美元的。
那玩意对于他来说,是真的直接拿着都亏钱。
终于在08年的1月16号,全球股市再次加速重挫,恒指更是收跌5.16%,而就在这一天,于浩的场外期权实现了全面性的浮盈。
在南丫岛躲了三个多月的于浩终于还是回到了中环,然后通知景云的员工回来干活,把几个基金经理也叫了回来。
面对着近年以来最好的投资机会,于浩当然要提前做相应的准备,比如该用多少钱收购哪个标的,这些都不是一个人张嘴说了就算的。
即便是景云再低调的复工,也依然没躲过那些鼻子比狗还灵敏的记者。
而景云基金的员工几乎都被下了封口令,没有哪个员工敢私自透露关于景云目前的状况,就算有也只是私下里的。
对于一些员工的行为,于浩知道是管不住的,所以索性也没管太多。
而这里面最辛苦的就是戴伟民,毕竟很多记者不认识于浩,但是认识戴伟民啊,每天上下班他都被堵住,几乎都是问后市的看法之类的。
“戴经理,市场传闻在市场下跌之前,景云曾经和不少的机构签署了场外对赌的协议,关于这部分机构,你可以透露一下名单和金额吗?”
戴伟民用看智障的眼神看着这个记者:“无可奉告。”
“戴经理,后市还会不会持续下跌……”
“戴经理……”
而景云的运作也一时之间吸引了不少大机构的闻风而动,在精准预测到了金融危机到来以后,景云也隐隐成为了私募之中的世外高人,无数人想在这里面了解一些于浩对于未来的投资动向。
这也让于浩不胜其烦,而在这个关节眼上,就连田书兰都来烦他了。
田书兰在这次危机里面也还没赚到钱,因为于浩还没重新发行资金来募资,所以她就在那里干巴巴的等啊等。
和田书兰一样的,还有一些并不是主流的家族基金。
实在是景云的这次风头有点太过,就连郑海全也私底下问了几句于浩什么时候发行基金产品。
当有利益的时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将成为你的朋友。
正在于浩准备着重新发行基金的时候,一封辞职信放在了于浩的桌子上。
于浩眉头微微皱起,看着对面站着的何宛杰:“现在把它拿走,我可以当什么都没看见。”
可是何宛杰没有动手,只是头颅低垂着。
见如此,于浩开口问道:“出了什么事吗?如果有的话我能帮一定帮你。”
何宛杰也是纠结着一张脸,他这个时候的确处于一种尴尬的时候,他更不敢和于浩说离职的原因,只是这一次他已经做好了决定,离开景云!
于浩拿起信封,掂量了一下以后又重新放下。
用一种无法表达出情绪的目光看向何宛杰。
“对不起于老板。”
“你没有对不起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决定在我这里得不到什么的话,也没必要委屈了自己。”
于浩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手边的电话,直接打给了人事,让他过来带着何宛杰去办离职手续。
只是何宛杰出去以后,于浩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到了极点。
他生气的并不是何宛杰的离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志向,如果何宛杰认为在景云束手束脚,要另谋出路,于浩是绝对不会阻拦的。
但是如果有人以利诱之,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性质了。
把何宛杰的辞职信一点点的撕碎,于浩又打了个电话给财务部。
而私下里于浩打算把何宛杰放在他这里的钱都给结清了。
当天下午,何宛杰就直接收拾好了东西走人。
为此司可欣更是破门而入,问于浩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司可欣看来,叶韶美等人是于浩一手带出来的,而这才过了多久,就有人要离开了?
面对司可欣的询问,于浩也只能两手一摊,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只是等到晚上下班的时候,沈雅安但是悄悄跑到了于浩的办公室里面,她坐在于浩对面,犹犹豫豫的说了一番话。
正如于浩所预料的那样,有不少的机构私底下曾经找过于浩底下的基金经理,就连沈雅安这种小透明都被人关注上了,复工的这么几天,已经有十家左右的基金找过她,其中有公募也有私募。
其他人都不敢说,也就是沈雅安这种单纯的淳朴的妹纸偷偷告诉了于浩。
带着沈雅安找了个吃日料的地方,沈雅安才把这段时间的事一五一十的透露出来。
原来并不是在景云复工的这段时间,而是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有零星的机构接触他们了。
只是在之前的机构,都是某些小打小闹,管理资产几千万的那种基金,而这一次显然不同,这一次来接触的,基金规模大不说,无论是公募管理费还是私募的提成都达到了行业内的顶尖。
而在景云也能赚钱,但是总感觉自己就是于浩的提线木偶。
“刚刚这句话,是你说的还是何宛杰说的?”于浩夹了一大块三文鱼进口里说道。
“是宛杰说的。”
于浩一边吃着,一边点头:“说实话,在独立投资这一块,你们还是相对比较弱,做投资,特别是基金类的投资,更着重的是长远的收益,在我看来你们都还没够格独立主导一支基金。”
这话说完,沈雅安头更低了,前刘海几乎都快扫到桌面。
于浩也不怕说这种伤人的话,今天何宛杰可以身上挂着景云的招牌离开,明天可能就顶着被清盘的名头遭辞退。
景云是他一个人的景云,同时于浩又不想景云变成只有于浩的景云。
吃完了饭,于浩亲自把这丫头送回家,然后站在楼下抽起了闷烟。
何宛杰的离开也预示了,于浩的培养计划失败了五分之一。
今天后,于浩果然从新闻上看到了何宛杰加入了长泽基金。
虽然很低调,但是于浩只要用心也不难发现。
基金经理跳槽是基金公司常有的事,何宛杰的离开除了对于浩的心情有影响,景云还是在正常运转。
只是出了这档子事,于浩直接就把新基金的发行给压了下来。
司可欣等人没事干也就被于浩支楞着到处去调研公司。
……
离开了景云的何宛杰一下子就有一种放飞自我的感觉,第一天上班就在长泽基金受到了热情的招待,这让他不免有些受宠若惊。
而作为长泽的负责人,何宛杰刚被带到了自己的座位,就被向雄叫去了办公室进行了一番长谈。
给何宛杰的待遇依然没变,何宛杰在景云管理过多大规模的基金,在这里就有多大规模,但是向雄要求他继续沿袭景云的投资模式。
沿袭景云的投资模式?何宛杰压根儿就不知道景云有什么投资模式。
应该说是不知道于浩的投资模式是什么。
所以何宛杰表面上答应了向雄,背地里却要自己大展一番拳脚。
比起景云新组建的调研团队,长泽这边明显更胜一筹,不但在效率上还是在整体的调研过程上都是如此。
何宛杰在景云学到的其实并不是特别偏向技术面或者基本面,应该就是处于两面都重要的那种选手,这也导致了他的选股方式相对比较慢,也更要求其耐心等待。
可是他等得了,向雄可等不了啊!
开了那么高的待遇把何宛杰挖回来,可不是看你天天在公司里撩前台喝咖啡的。
一个好的基金,最应该做到的是在熊市的行情里也能赚到钱,赚多赚少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得赚啊!
所以何宛杰又被喊去谈心了,这一次何宛杰也就意思了一下,买了点消费品的etf放着,大的仓位还没动。
此时的何宛杰还没意识到,他的投资方式其实和别的基金经理并不一样。
师承于浩的他能够有耐心等待机会,也不会盲目信任财务报表。
可是向雄着急啊,照这么个情况下去,08年将成为他管理的基金公司产品亏损最大的一年,一边是和于浩的对赌,一边是市场没有了标的,这光是于浩的对赌就已经把他原本的收益扯下去了老大一截。
私募基金虽然会抛售资产,但是并不会选择清盘结算,这也是行业内的潜规则,能不清盘绝对不清盘,那样投资人就会把钱拿走,下一次你还能不能从投资人手里把钱要回来,那就是未知之数了。
所以向雄此时的手里的确握着很多的现金,但是却并没有找到方向来投资。
因为整个市场好像所有的交易标的都在跌,资金一时之间没地方去了。
至于做空恒指?这方面的仓位已经有了,再加仓就容易引起风控的问题。
所以连向雄一时之间都有点抓瞎,要不停的抽出时间来和投资人斡旋,如果对方硬要赎回,就只能选择性的清盘了。
也不单单是向雄如此,整个金融市场绝大部分的基金都是这样,在流动性紧缩的时候,国际上呼风唤雨,到处乱跑的投机热钱就像马上显示得无影无踪。
(https://www.xqianqian.cc/4071/4071669/1854345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