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 第24章 朱元璋:咱修洪武大典,跟你永乐有什么关系?

第24章 朱元璋:咱修洪武大典,跟你永乐有什么关系?


听着朱棣的话吗,朱元璋嘴角抽了抽。

“好小子,你这是翅膀硬了,还敢反驳你老子!”

朱棣身形往后缩了缩,嘴角讪讪的笑了笑。

他是看出来了,老爹这是嫉妒自己了,要是他再开口,省不得又要挨俩巴掌。

朱元璋倒是没有再动手,他转头看向顾渊。

“顾小子,还有呢?这小子只知道打仗,其他方面是不是乱成一锅粥了?”

朱棣也有些好奇,军事方面他已经满足了,其他方面他也很想知道自己做的怎么样?

顾渊朝着两人看了一眼,顿了顿继续开口。

“永乐之所以被称之为盛世,自然不单单靠武治,在文治方面,后世对于永乐一朝的评价,亦是极为出色。”

“靖难之后,朱棣延续了削藩政策,恢复锦衣卫的同时,又设立了东厂,其合称为厂卫。”

“之后,又设立了内阁制度。”

“永乐十五年,迁都北平!因为定都北平,结合大明后面的经历,后世便有了这么一句话流传!”

“有明一朝,不和亲、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嘶!”

顾渊话音刚落,边上的朱棣和朱元璋同时吸了口气。

那句有明一朝,不和亲,、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话,直接让两人都振奋了起来。

朱棣忍不住握拳:“好,这话说的好!”

“咱大明,就是这么厉害,汉唐有和亲,弱宋失地赔款!唯有咱大明,有的是骨气!”

朱元璋亦是点头,能得到后世这样的评价,算得上是不错了。

不过,回过神,朱元璋倒也听出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锦衣卫他知道,这是他前些时日刚刚建立的,那东厂又是什么鬼?

“顾小子,东厂是什么?”

“还有那什么内阁又是什么制度?”

朱元璋有些好奇,边上还没做过这些的朱棣亦是等着顾渊解释。

“东厂,是由内臣组成,从永乐开始,宦官有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宦官自此成为皇帝心腹,耳目!”

嗯?

朱元璋转头,目光怒视朱棣。

“咱说没说过,宦官不得干政,你小子是把咱的话当成耳旁风了不成?”

朱棣嘴角抽搐:“爹,我没做,不是我啊!”

“给咱记住,宦官不得干政!”

朱元璋哼了一声,继续看向顾渊:“那内阁又是什么?”

“说到内阁?”顾渊看着朱元璋嘴角含笑:“这还是因为你!”

“自从你废掉丞相,独领六部大权,皇帝的权力倒是集中了,但要处理的事却也变得多了。”

“不是谁都跟你一样,处理朝政起来像是个铁人!”

“朱棣一开始也是学着你的,只是后来发现自己撑不住,所以便设立了内阁制度。”

“所谓内阁,便是选拔翰林院官员为殿内大学士,入职文渊阁,随侍皇帝,帮着皇帝处理国家政务,此谓之,内阁大臣。”

“但内阁大臣只有提议权,并无决策权,所有决策皆在皇帝一人身上。

此举,在加固皇权的同时,也算是分担了皇帝的压力。”

顾渊话音落下,朱棣眼神都亮了:“好,这个内阁好啊,不愧是我!”

“好个屁,咱看你就是懒得,咱能日复一日处理朝政,你就处理不着,是把你累着了?”朱元璋喝骂。

“这什么内阁,看起来是好,但咱也看出来了,若后世皇帝昏庸无能,这内阁只怕会做大,怕是比那丞相,权力都要大吧!”

听到朱元璋这般说,顾渊倒是有些讶异。

没想到老朱竟然看的这么远。

确实,后面大明内阁的权力是变得越来越大,到张居正的时候,几乎到了内阁权力的顶峰。

不过,这话顾渊没说,他只是突然想到朱标英年早逝,后世说累死的也不少。

而前两天他去洪武朝的时候,也发觉朱标似乎有些憔悴了。

“老朱,内阁自然有内阁的好处,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勤政?”

“未来的朱棣还勉强可以,但往后的皇帝可就不一样了,再者就因为你如此勤政,后世还说标兄,是因为你,才累死的呢!”

“什么?”

朱元璋瞳孔放大:“咱标儿是因为咱累死的?”

朱棣抿了抿嘴:“爹,大哥帮你处理朝政,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顾兄这话,也不无道理。”

记忆中,他大哥的身体也算是不错的,结果自从成了太子之后,似乎就很少停下来过。

那个时候,对于大哥,朱棣是极为佩服的。

而这些天,和朱元璋一起处理朝政后,朱棣才知道自家大哥有多么厉害,有多么不容易。

朱元璋有些沉默,标儿英年早逝的事他知晓,但顾渊之前说是染病。

眼下想来,自家交给标儿的事,是有些多了。

“咱知道了,这内阁倒也可以考虑考虑!”

朱元璋已经打算好,等回到洪武朝后,就和自家标儿商量商量这内阁的事。

眼下倒不急那么一两天。

“好了内阁咱知道了,这小子还有没有其他举措?”

朱元璋继续发问,朱棣这功夫也回过神了。

老爹这哪里是批判自己啊,这分明就是想要抄自己未来的制度。

不过,这话他不敢说,眼下能知道未来自己设定的制度,他也打算对着抄。

有答案不抄,那不是傻吗?

顾渊点头,继续开口:“永乐初期,先是发布了大量恢复民生的政策,后又疏通漕运,保证边疆粮食无忧,此举大大推动了明朝的经济发展。”

“最重要的是,因为觉得自己得位不正,在登基之初,永乐便命人修撰书籍,此书用了五年修撰而成,被称之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广采天下书籍,分类编辑成书,不厌浩繁,编成后,又命人继续重修。”

“自有书契以来,凡、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无不包罗其中。”

“全书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其中仅目录便有十六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总计约三亿七千万字。”

“自先秦到明初,引用文献多达七八千种,其内有大量的文献资料,极为珍贵。”

“永乐大典,亦是近代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甚至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

“后世称之为,千古第一奇书。”

说到这,顾渊不由的有些失落,可惜的是,这般厉害的永乐大典,到后世保存的已经很少了,大部分都因各种情况失遗了。

“永乐大典,好名字,好名字啊!”

朱棣已经决定了,等他过两天登基,年号就定永乐了。

边上的朱元璋眉头轻挑:“顾小子,你说咱也修部书,咋样?”

登基之后,朱元璋倒也下令过让人修书,但可没有《永乐大典》这般浩繁,眼下听到这千古第一奇书的名头,他瞬间便心动了。

什么永乐大典,一点也不好听,不如叫洪武大典。

“不是,爹你这?”朱棣有些瞠目结舌,儿子的功劳你也抢?

“你小子什么眼神?”

朱元璋瞅了朱棣一眼,撇了撇嘴:“这书你现在修了吗?”

“咱修个洪武大典,跟你永乐有什么关系?”

说话间,老朱朝着顾渊看了看,瞧着对方说完话突然情绪不高,连忙便跟着问道:“小顾,你咋了?”

顾渊回神,看着两人叹了口气:“后世的永乐大典,原本已经遗失了,副本,也只剩下寥寥无几,我只是有些可惜。”

“可惜什么,等咱修好了,直接送你一套!”朱元璋拍着胸脯大气开口。

朱棣不甘示弱,跟着附和:“顾兄,我也送你一套!”

这话一开口,顾渊顿时反应了过来。

是啊,自己都到大明了,还愁看不到永乐大典?

现在的朱棣没有,但他锚定的时空可不止一个大明,这边没有,另一个永乐那边,一定有!

顾渊决定,抽个时间过去,一定得搞到一套永乐大典。

“顾兄弟,未来的我,还做了什么事?”

知晓了封狼居胥,永乐大典,此刻的朱棣算得上是百爪挠心,对于未来的自己充满了好奇。

听到这话,顾渊索性一股脑全部开口。

“永乐三年,朱棣第一次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就是你现在身边的太监马保!”

“而郑和下西洋,从永乐初期,一直到宣德时期,一共七次。”

“每一次的规模都极为庞大,是有史以来华夏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长的海上航行。”

“后世称其为,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亦是成为了正史上鼎鼎有名的三宝太监,其七下西洋,远航大明洋和印度洋的举动,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七下西洋,也被称之为海上的丝绸之路。”

“此举,不仅仅宣扬了大明的国威,更是大大开发了大明的经济,贸易,甚至于与各国交邦。”

“自此,天下九州四海,皆知大明,大明也因此达到了万国来朝。”

——


  (https://www.xqianqian.cc/4068/4068103/18652240.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