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大唐:从平叛安史之乱开始 > 第三十章 怀疑

第三十章 怀疑


下跪的士兵,默默无言,不敢说话。

史思明烦躁地背着双手,走来走去。

如果其他的将领都可以投降,以供补过,那么他史思明是否可以?

李隆基的圣旨一再强调会优待战俘,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史思明快速地权衡利弊。

“将军,安大将军虽然被斩首,但是他的儿子还活着,就在河北!或许,可以一谋!”史思明的心腹,跟他提了一个意见。

史思明一听到“安庆绪”这三个字就头疼。

“此儿懦弱,说话颠三倒四,不可与之谋也!”

他和安禄山差不多一起穿着开裆裤长大,对彼此可谓知根知底。

所以安禄山要造反,他史思明第一个支持、同意。

可眼下安禄山死了,叛军很有可能会离心离德。

安禄山的儿子中,没有成器的,与其认这些毛头小子当老大,还不如他史思明自己来。

决心已定,他立即在三天后,大摆祭坛,祭拜安禄山的在天之灵,并且自命为大燕皇帝,改元顺天。

李豫收到史思明称帝的消息,没有一丝惊诧。

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安禄山、史思明一开始本来就是想造反,夺了大唐的天下。

史思明眼看着安禄山被斩首,他肯定也害怕自己有这样的下场。

李豫要的就是让史思明走这步险棋。只有这样,他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史思明赶尽杀绝,争取在一年之内结束安史之乱。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历经了8年。

这8年,是大唐由盛转衰的8年。

因为战乱,大唐的半壁江山无不充斥着硝烟,百姓流离失所,人口一下子减少了两三百万。

所以,他必须要在一年之内,结束安史之乱,为后来的重新重振大唐雄伟,留出更多的时间。

另一边,长安城,李隆基听到史思明不仅没有投降,而是直接称帝时,他气得差点儿吐血。

“朕,已经下了诏令,凡是投降的叛军,皆可以宽待!这史思明,竟然如此不识好歹!”

高力士见李隆基生气,悄悄地呈上了一封奏折。

“陛下,您别生气伤了身子。这是广平王给您的奏折,说不定您看了心情就会好了。”

李隆基疑惑地从高力士手里接过奏折打开。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史思明多行不义必自毙!孙儿正好可以斩尽杀绝,且不会留下任何口舌。”

看完李豫的奏折,李隆基怔了怔,随即明白李豫要做什么事情了。

李隆基想的是,招降叛军。而李豫想的是,用铁血手腕手消灭叛军。

能够用中央的权威,打服叛军,让叛军心甘情愿地归降那是最好的。

但是,因为各种客观因素,唐朝的中央军队兵力不足,面对叛军兵力上的优势,也只能扼腕叹息。

“如今局面正在好的态势发展,但是,豫儿能够稳得住吗?洛阳还在叛军手中。只要洛阳一天不收回,我们长安城就面临着断粮的危险,长安城附近的守军也有可能吃不上饭。一旦吃不上饭,拿什么力气打仗?”

李隆基当初要逃离长安,是因为潼关失守了。

潼关一失守,长安就无险可守,留着只能等死。

如今孙儿李豫拿下了潼关,他依然提心吊胆。

唐朝后,经济中心已经逐渐南移,长安的粮食、财帛等物资,大部分都得靠水运,运到洛阳,再经陆运抵达长安。

所以一旦要有长期的拉锯战,洛阳的地理位置更显重要。

李隆基把自己的担忧,快马加鞭地告诉了李豫。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亲眼看到,李豫真的守住长安,并且拿回潼关后,李隆基开始习惯了什么事情,都问问这个孙子的意见。

这个孙子也很有远见,每每提的想法,都是真知灼见,极大地启发着李隆基。

一想到有这样一个厉害的孙子,李隆基就感到欣慰。

这想到了孙子,自然就会想到了儿子李亨。

自从那天要一起逃离长安失踪后,李亨就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消息了。

最近终于有了音讯,这家伙已经到了灵武,并且见到了朔方各地的长官了。

“高力士,你说太子跑那么远,要做什么?”

“回陛下,老奴不是太子肚子里的蛔虫,怎么会知道太子要做什么呢?”高力士觉得这道题是送命题,他真不敢答。

李隆基浑浊的双眼,危险眯起,“你说广平王李豫,知不知道,太子去灵武要干什么?”

高力士摇摇头,“老奴老了,老眼昏花,这种费脑的事情,老奴没有办法思考。”

李隆基意味深长地看了高力士一眼,哈哈一笑。

“无妨,朕亲自问问广平王。”

李豫操练完士兵回到府邸时,便看到了从长安城快马加鞭送来的密信。

送信的使者,特意加了一句,“陛下让您立即拆阅。”

“本王知道了。”

拿上密信,李豫一到书房就打开了。

里面是李隆基的亲笔书信。

前面公事公办地询问了潼关的情况,然而话锋一转,委婉地问李豫:“太子竟然去了灵武,孙儿可知?太子是你的父亲,他是否告知你,去那里做什么。”

哼,好不容易稳定了长安城、潼关的局面,自家人开始怀疑起自家人了。

李豫有些生气。

他这一个月来,没有睡过安稳觉,全凭着前世特种兵的体力在撑着。

郭子仪的大军,过几天就到,到时候还要和他商量,如何收复洛阳的事情。

作为后来的现代人,他十分清楚,安禄山的战略部署。他采用闪电站,先是攻占了洛阳,又分兵盘踞了北方的几个盆地,这么做就是为了切断长安的物资、粮食供应。

而洛阳控制着从江淮至长安的水路,这也是长安的运粮通道。洛阳失守后,长安势必会在短时间内陷入物资、粮食短缺状态

只要洛阳还在叛军手里一天,长安就会面临着断粮的危险。

事实证明,此时,不管是长安还是潼关的粮食已经不多了。

李豫等到郭子仪大军一到,第一站要拿下的便是洛阳。

然后联合在灵武的父亲,让他从灵武起兵,直捣叛军的老巢范阳。

但是,偏偏在爱这个节骨眼上,李隆基却对李亨起了疑心。


  (https://www.xqianqian.cc/4029/4029019/1111111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