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打虫
兰龙村的村民家里备好了粮食, 孟里正看他们都没有离开,就带着防虫网一起出去打蝗虫, 还带了火折子, 把蝗虫打死后烧死。
家里除了要照看孩子的女子跟哥儿,整个村子都空了。这再不打下去,蝗虫越来越多怎么了得。莫说这蝗虫是啃咬庄稼, 还啃咬鸡鸭羊这些家畜, 真是无法无天,令人不寒而栗。
村民先是用网子把它们网住, 然后拿着木板拍下去, 一下子能死好多, 要么就是直接用脚去踩, 这是这样鞋底免不得会沾染味道, 不太好闻, 还很黏糊。他们还是从家里都拿木板来打虫。
看见田地间的小麦都被霍霍了,村民们看着就心疼,又看这蝗虫心里就更气, 对打蝗虫更来劲。
这厢由镇长跟里正带着人一并去打虫, 人多力量大总能缓解一下蝗灾, 郑山辞去看了鹿乡村的情况。鹿乡村的人刚安置在新奉县, 这就出了蝗灾这事。
他们还是买了粮食但也只够两个月而已,他们有的去镇上的铺上买粮食,一斤粮食涨了三文钱, 他们心疼钱也知道这越拖到后面, 涨价就会越来越凶, 立马把家里的银子都用来买粮食。
除却还未熟的小麦割下来, 辣椒这些八月份就能收了, 他们把辣椒跟大豆、芝麻收了,这还能卖给县衙收拢几个钱,这眼看就要到秋天,出了这事真叫人唏嘘。要是来一回还好,要是隔几年就来一次,他们也受不住。当下心里不知怎样,只跟刚开始来时心情低落许多。
里正一看他们那样子,心里生气,“看你们什么神色,县里通知让我们去打蝗虫,你们这副样子做给谁看。想想若是我们不来这里,还被乡绅欺压着。来这有田有房了,遇见这事心情低落人之常情,但这么下去怎么了得。”
鹿乡村的村民们打起精神跟着里正一块去打蝗虫,他们刚到地里,还瞧见了郑山辞在兰龙村那边,两个村子挨得近,分的田地挨得也近。
“郑大人这般看重百姓,还愁没好日子过么?”
“总之,比我们之前在江县的县令是好上许多。”村民们交耳几句。
新奉县这里的百姓看见郑山辞在田地上,心中有一块大石头落地,看样子郑大人不会不管他们。
岚县的情况就糟糕很多了,他们是完全没有防备就遭受了蝗灾,遭遇蝗灾时方县令还在县衙逗弄鹦鹉,直到县丞来回禀时,蝗虫飞到面前来了,他们才明白蝗灾是真的来了。方县令让衙役先把县衙里的蝗虫清扫干净,不然不能办公。等把县衙的蝗虫清扫干净,半天就过去了。他这才急急忙忙找人来商量对策。
事情都发生了还有甚好对策,只能说怎么挽救了。整个县衙吵做一团,都是一些老办法,方县令挼着胡子把这件事交给县丞去办。
县丞心中苦笑,还是把这件事揽下来。这吵做一团也没提出什么好办法,县丞想着不能出差错,都是按老办法来办事。先是对这件事表示重视,再派几个衙役到乡里走动走动便好了。至于百姓遭受了什么损失,跟他也没甚干系。
百姓种粮食是他们自己的事,跟他有甚关系。上官都当甩手掌柜了,县丞只觉面上敷衍过去便好。反正上官也是一个糊涂官,糊涂点,大家都只好糊涂点。
县丞想到郑山辞还给方县令写信提醒蝗灾的事,结果县令是一点没放在心上,现今造成这样的结果,也是摆摆手交给下属去做,眼里也无半点愧疚。县丞一想这样,他心里就灰心。之前他还是乐于为县衙做事,可每次做完事,这功劳都被方县令揽去了,他便不想再为他人做嫁衣,这良心也变硬了。
方县令出门时还瞧见有蝗虫在飞,晦气的让人拾掇干净,“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养你们做甚吃的。”
一回到家里,家里也是药香的味道,地上还是蝗虫,他的心情就更不好了,“这蝗灾有那么厉害么?直接全部打死不就完了。”
百姓种的粮食被蝗虫啃咬了,那就让百姓手里拿钱买粮去,赋税交不上来,自己想法子,反正他这里是要收税的,他还要给朝廷一个交代。至于百姓怎么活,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就这样凑合。
“你过几日去设个粥铺,粥要稀,打我的旗号去施粥。”方县令还是留了一个心眼,每回出什么错,要么设粥铺,要么就捐东西,岚县的百姓都被他蒙在鼓里。
他的妻子是岚县当地的大户,有了这门姻亲,在岚县更加作威作福起来,他的一众侧夫郎,妾室的也都是本地的乡绅跟大户,整个院子落不得一个清静。
方县令还没过两天安生日子,县丞惨白着脸说,“方大人,这次蝗灾太大了,整个青州都被牵扯进去了。百姓们拿钱去买粮食这也买不着,要么就是价格极贵。我看这次是不能善了了,搞不好要闹出人命。”而且这一闹,还不是一条人命的事。
方县令也联想到今后的光景,脸色一变,“怎么回事,不就是新奉县跟岚县遭殃了么,这怎地还牵扯出青州来了。这县城里的米店是哪些商人在开,容本官去说说。”
县丞眼中藏着一丝讥讽,恭敬回话,“正是夫人家的,一斤粮食涨了八十文钱。其余的米店也是老爷家里的侧夫郎跟姨娘们家开的。”
方县令脑子一懵,没了言语。
……
新奉县
郑山辞走了几个乡,百姓们的心情还是平稳的,他也不知道蝗灾会持续多久,总之先打蝗虫也能分散注意力,粮食方面的价格这事,郑山辞也关注着。这样的情况下粮食涨价是难免的,可以涨价,但不能涨得太高了,超过了郑山辞认为合理涨价的范围,那他就不得不请他们去县衙里走一趟。
他刚回到县衙,江主簿就拿了册子进来,“郑大人,我查看了去年堆放在粮仓里的粮食,有一些折损是难免的,但大体的粮食都还在。至于每个乡里修的粮仓,我差了信任的文吏去办,有水泥路在,脚程快,下午就有信儿了。”
江主簿也得了信,“郑大人,我听说这几个县都遭殃了,估计州府那边也是不大好。”
郑山辞看这次蝗灾的规模便是大的,他思忖片刻道,“等州府的折子到了京城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来回拢共就要四个月了,再让朝廷赈灾拨银子跟粮食过来,黄花菜都凉了。各个县里都自顾不暇更不法去救旁人了。这事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郑大人说的是。”江主簿本还寄了一份希望在朝廷的赈灾上头,现在心是凉了。郑大人说的四个月还是短的了,这州府的折子上去,还要臣工议一议,该拨多少银子、粮食、还要遣钦差大臣,这来回又要费一番功夫。
“县城粮食店开得大的是哪几家?”
江主簿眼皮轻轻一掀,“郑大人都是老熟人,夏家、徐家、高家,还有一户张家稍微不熟悉。”
真还都是老熟人。
江主簿笑道,“大人之前不是跟高家合作了药材么,再加上大人的雷霆手段,他们是不敢在这个时间来兴风作浪的。”
好不容易跟郑大人的关系缓和了,现下因为这点米粮的事闹起来便不太划算,再者高家一家闹涨价,徐家跟夏家应当是不会闹涨价的,这短时间赚的钱跟以后长长久久要赚的钱,谁更重要聪明人都知道分寸。
“你跟我说说,他们涨了多少?”
“四个大户都涨了一样的价,首先是徐家陈米涨了十文,新米涨了二十文,其余三家都是跟着这个价涨的。”
郑山辞松了一口气,徐家这个分寸拿捏得好。
这些城中的大户又是开粮店的,应该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再加上县衙修的几个粮仓,还有百姓自己囤积的粮食,蝗灾导致的粮荒会解决一大半。这也能撑到朝廷的赈灾粮下来。
郑山辞想了想,“今晚在千味楼订一桌宴席,我请这四家的家主吃饭。”
江主簿应声退下。
他看县衙里的蝗虫少了不少,他今天得知粮店的价格也是吃了一惊,要知道这些商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现今还卖这个价已经算良心了。要是换了别的县令,这几家可能就不是这个价了。
晚上郑山辞请四个家主吃饭,大家都是客客气气的吃饭,郑山辞说道,“这个蝗灾的事,你们也是晓得的。我听说你们的粮店涨价了,这也是无可避免的事,只要这个涨价是合理的,县衙也不管这事。另外找你们来一说是限粮的事。闹了蝗灾,这粮食的事就成老大难的事了,有很多人囤积粮食,把粮食买完了,这以后买什么。新奉县的粮食是要撑到朝廷的赈灾来,这日子还长。”
徐家主会意,“郑大人的意思是让我们限制每个人买粮食的数量?”
“徐家主果真聪慧,一点就通。我也不能让县衙白占你们的便宜,以后新奉县香水厂的生意承给你们一共五分之一,至于这五分之一你们四家怎么分,我总不能越俎代庖。”
损失了他们的利益,郑山辞还是要给他们一颗甜枣。
四个家主忙不迭答应下来。他们是知道香水厂赚钱的,一直眼馋着,没想到还能分到一杯羹,当下心中满意。
几个人都满意了,吃完宴席各自就回去了。
徐家主心中更是满意,他这次带头涨了一些价,其余几家都跟着,又得了郑大人的赏识,徐家这地位就能更稳了。真不希望郑大人到期后离开新奉县。
……
虞澜意躺在床上看话本,郑山辞掀开被褥上床,伸出脑袋去看。只看见什么哥儿跟公子的,便没再去看了,抽了一本《论语》来看。
“今天怎么样?”虞澜意问道。
“去乡里看了,目前百姓的状态还好,然后晚上就跟几个家主吃饭说了粮价的事。”郑山辞下值就派人回来跟家里人说了,晚上不回来用膳。
虞澜意哦了一声继续看自己的话本。
“县里的粮食够吃么?”
“目前是够的,今后还不知道。”郑山辞还有些惊讶,笑着问道,“你今天怎么也问起这事了?”
虞澜意绷着脸,“我关心关心你。”
郑山辞点头,没去多问,“别看太晚,容易伤眼睛。”
虞澜意的心思根本就没在话本上,一听郑山辞这么说就把话本放好吹了蜡烛,钻进郑山辞的怀里。
快要到秋天了,天气已经有些凉意。郑山辞的胸膛还是暖和的,他对着郑山辞的胸膛吹了一口气,亲亲热热的挨着他。
郑山辞给他捻了捻被子,让他别受了风寒。
“睡吧。”
虞澜意:“郑山辞,你到京城了想做什么官?”
在黑暗中虞澜意感受到郑山辞从胸膛带出来震动的笑声,“都还没去京城,我也不知道。要看吏部给我派什么差事。”
“睡吧。”郑山辞有些犯困,他轻声说道,顺便吻了吻虞澜意的额头,“好梦。”
虞澜意脸红。
新奉县的百姓打了一天的虫回到家吃饭就睡了,这打虫也是个体力活,还要打几天的虫,这事跟他们生计相关,有的种子可以在秋天种下,还能拢几个钱。这蝗虫一天不安生,他们田地就没法种,这蝗虫连种子都要啃了。
他们打算先把辣椒这些拿去县衙卖了,再买些粮食囤一囤,怕今后粮食越来越贵,这蝗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到头。
(https://www.xqianqian.cc/4024/4024543/1111105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