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请长缨免费阅读小说 > 第二卷第四十章 断与弃

第二卷第四十章 断与弃


第二卷第四十章  断与弃

进了房间宋隐才确定下来,这里的陈设确实是字面意义上的“陈设”,看上去已经很老旧了——说不定李翊安和白逸当年科举考试的时候用得就是同一套。

宋隐一手拿起了一个放在床边的小板凳,然后轻巧地翻了一下,端详接口处露出来的一点木材。

嗯,用料是那种很次等的松木,接口处还有没有打磨干净的木刺,大大剌剌地翘在那里。

大盈朝以儒道治国,一向看重官吏的清廉,建庆年间还查出了不少贪官污吏。

但是连小孩子都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所以建庆皇帝虽然在这个方面是铁血手腕,可是也不至于将所有的一网打尽,对于当前的发展程度而言,那样的话,大概所有的这些人里,好像也没有几个清清白白的了。

虽然无文官武将单单从品级上来看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好像在大盈人眼里,总认为文在武前。

大概是许久没有真正地打过一次仗,所以现在的大盈人很多都已经对于战争没有太多概念了吧。

是有这个原因在的。

考院还被设立在京郊,一般而言这期间皇帝会派人来来视察一次,看看举子的情况,还有考院设施如何。

宋隐用手碰了碰凳子上的翘出来的小木刺,然后又空闲出来的另一只手摸了摸已经布满灰尘的书案。书案甚至还缺了一角。

宋隐忽然就想起,从前年幼的时候,大约三四岁的样子,在上京城的京郊看到的那些饿殍。

那时候应该是兖州刚经历了洪灾,兖州正好又毗邻上京城,所以很多百姓逃难来了上京。

说是逃难,但其实也是来讨要一份“公道”,讨要一份大盈的责任。

当年皇帝撤职了很多兖州的地方官员,朝廷拿不出赈灾的粮食和银钱,很多兖州的百姓都南下,想要跑到上京城来。

兖州到上京城的路并不长,如果一人一马无牵无挂的,大概走上半个月就可以抵达,但是那是一群饥寒交迫的难民,所以显而易见地,大多数人都死在了半路上,即使没有死,最后也就像是一具行尸走肉,在街边苟延残喘着。

那时候本来是杨云英杨皇后邀请她的闺阁好友,也就是宋隐的母亲,宁竹一同去京郊的寺庙祈福,宁竹便就带着宋隐一起去了。

宋隐一直都留有上一世作为成年人的记忆,所以其实严格意义上来看,尤其是从心理年龄来看,她那时候可算不上一个小孩子。

所以一切都会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她记得很清晰,那个时候杨云英掀开马车上的帘子,或许是想看一看外面的风景,又或者是什么别的其他的心境,总之那些都不重要了。

但是宋隐清晰地窥见了杨云英在往外瞧时候,眼底的震惊。

大概出生就在权臣之家中生活的杨云英,如果不是这样的一次偶然,大概这一辈子都不会见到这样的画面。

易子而食,还有那一具一具皮包着骨头,难以让她形容为“人”的人。

多么讽刺,她们是走在去往京郊祈福的道路上。但是当时,宋隐却看到自己的母亲面上并没有什么表情。

她好像知道这些东西背后的动因有多么的肮脏不堪,好像也知道这个世界绝非想象中的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太平。

所以最后剩下的好像就只剩下麻木了。

其实直到现在,宋隐仍然不觉得当时自己母亲宁竹的那种态度是错误的,是没有同理心的,是无情的。如果像那样去想的话,大概所有的人都要有错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你根本就找不到这件事的罪魁祸首。

贪官污吏,天灾人祸,又或者这个王国的宏大架构,没有人能说清楚。

宋隐收回了思绪,但是还是发出了一声很长很长的叹息。

因为此时此刻的答案就摆在面前,宋隐瞧着那些做工粗劣的东西,根本就是偷工减料,赶工赶出来的。

建庆年间行至今日,朝廷中的明眼人已经都能看出来,建庆皇帝的施政方法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若说从前广布仁政,现在其实已经收紧了很多。

对于百姓的事情上倒是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是对于朝廷,朝廷的风气,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病态的巅峰。

宋隐并不知道这种东西爬到巅峰之后所迎来的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显然的是,很多人,也许也包括她自己在内,好像已经要准备着面对它了。

今天是考院开放的第一天,所以各家外面来帮忙的书童还是可以凭证不限制进出的状态,宋隐愣神的这么一小会儿,外面就走进来几个看上去年纪比自己还小的书童,打扮的和上京城的人的穿衣习惯也没有什么两样。

她就那么站在那里,手中的木凳也没有放下,周边却涌进来一大群人,开始整理着这周围,有一两个在擦桌子,有些正在擦床板,但是明明看上去王宁钰也并没有太多东西。

“需要帮忙么?”王宁钰开口道,好像这时候才放下自己的公子的身架子,因为这里只有宋隐和他两个人。

当然了,这一点大概王宁钰本人并没有察觉到太多,成长的环境使然,他正处于一个并不自知的状态里。

宋隐并不介意,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她并不怎么关心这些,无所谓的人和事,放在脑子里太多,实在是会占用太多本来有用的地方。

当断则断,当弃则弃,有舍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宋隐也不跟他客气,往里看了一眼,放下了凳子,轻轻颔首称了一声“好,多谢”。

两个人在渡州的小茶馆聊过,当时的约定是,如果能在考院再次遇到,那就可以继续聊下去,非要说的话,也算是从渡州就真的认识了。

宋隐当时没想记得说水平差不多的举子会分到一起同住,所以想着大概率不会遇到,故而一直敬而远之,从当年王宁钰的人品来看,如果这么多年没有长歪,似乎也是可以一起同行之人。


  (https://www.xqianqian.cc/4021/4021708/1945494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