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英国西部小镇,迈因赫德。
15岁的阿瑟·克拉克,从学校里出来一路狂奔,熟门熟路地来到镇上邮局。
“查理,又来看报了?”一个邮局员工笑道。
阿瑟·克拉克乖巧的问候:“约瑟大叔你好!”
那员工笑着说:“进来吧,你妈妈正在整理报纸,很快就要下班了。”
克拉克的母亲是邮局报务员,他从小的爱好,就是阅读邮局的废旧报刊杂志,尤其喜欢那些异想天开的科幻故事。克拉克是个科幻迷,12岁时就用自制望远镜观察月球,并绘制出月球地表图。现在虽然才15岁,但已经自学掌握了无线电技术。
这位老兄跟威尔斯一样,家境同样很糟糕,他老爸已经病死了,完全靠老妈赚钱养家。等克拉克中学毕业就只能去打工,直到29岁才有机会进入大学,在此之前,他已经参与了英国皇家空军预警雷达防御系统的研制。
如果没有周赫煊这个穿越者,那么克拉克将是第一个预言“人造地球卫星”的人,他在1945年的作品《地球外的转播》里,就断定广播和电视信号能够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传播到全世界。
此时的克拉克还是个喜欢幻想的少年,他跑进邮局跟母亲打了声招呼,就自顾自的来到一处角落,那里堆弃着无数过期的废旧报刊杂志。
克拉克的阅读速度飞快,他拿起一份报纸,飞快扫视着上面的内容,只有发现跟科学有关的文章才停下来。坐在犹如垃圾山一样的废旧报刊堆中,克拉克却兴奋异常,他就像一个拾荒者,高兴地淘着属于自己的宝贝。
“咦,这居然是一本美国科幻杂志,太少见了!”克拉克如获至宝,连忙收藏进自己的书包里。
就在此时,已经下班的母亲过来喊道:“查理,快回家了!”
“来了,妈妈!”克拉克应声回话,双手却还在废纸堆中翻找。
过了两分钟,母亲再次焦急地催促:“查理,快点,邮局都要锁门了。”
“来了,来了!”克拉克依依不舍地站起来,突然瞥见本崭新的杂志埋在废报纸下面。他连忙抽出来,却是一本被咖啡弄脏的《科学学派》,大半个封面都被染成了褐色。
母子俩一起步行返回小镇郊外的农舍,那房子已经年久失修,门窗到处破损,用一根根粗糙的木条钉凿固定。
母亲回到家中,立即走进厨房开始做晚餐,顺手还打开了矿石收音机准备听广播。
只是收音机似乎出了问题,母亲连拍几下都无法发出声响,她立即喊道:“查理,快来修理机器!”
“来了!”
克拉克拿着工具跑来,动作麻利地将收音机拆开,试了几次便笑道:“上次我接线不牢固,只是小问题而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克拉克家中的所有电器,都是他从镇上捡来的淘汰品。比如这台收音机,就是他拆下三台坏掉的收音机,将里面可用的零件组装而成。
三两下把收音机修好,克拉克迫不及待的回到卧室,拿出那本《科学学派》杂志翻看起来。
这玩意儿可是稀罕货,因为偏僻的小镇很少有人订购。内容除了科幻小说以外,还有最新的科学动态,以及各种或浅或深的科学理论讲解。
克拉克首先翻到科幻小说的版面,因为小说可以立即阅读,而其他科普内容他要边看边理解,甚至照着里面的讲解自己做实验。
“银河英雄传说?”
杂志很脏,咖啡不仅弄脏了封面,还侵染了大部分正文内容,以至于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克拉克却毫不受此影响,连蒙带猜地读着科幻故事,完完全全沉浸于幻想世界当中。
“查理,吃饭了!”母亲喊道。
“来了,妈妈!”
克拉克意犹未尽地放下杂志,他已经把序章反复看了三遍,那巨大的宇宙世界框架把他震撼得无以复加。
上帝啊!
1000多年后的人类,居然完成了对银河系的拓荒,还建立起强大的星际帝国。里面关于独裁、民主之类的表述,年近15岁的克拉克不是太懂,他仅仅只是喜欢那个神奇的世界而已。
可惜这一期杂志只有序章,克拉克做梦都想看看后面的故事。
接下来几个星期,克拉克每次放学都要往邮局跑,只为了能看《银河英雄传说》序章后面的故事。
可惜,这个偏僻小镇很少有人订购《科学学派》,更没有再出现被咖啡弄脏的《科学学派》。直到两年后克拉克中学毕业,成为学校养老金部门的审计员,他才在一位退休校董的家中发现成套杂志。
1956年,当39岁的克拉克第一次荣获雨果奖时,他在获奖感言中说道:“我少年时的梦想之一,就是能够一期不落的阅读《科学学派》。当我拿到人生中第一笔薪水时,我毫不犹豫地订购了这份杂志,莱因哈特和杨威利陪我走完了少年时代。感谢周赫煊先生,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广阔无垠的宇宙可以让人忘记烦恼。而今我也成为一名科幻作家,我希望我的作品,也能陪伴无数少年和青年,成为他们成长中最好的伙伴……”
整个20年代和30年代,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那都是科幻文学的黄金时期。
这要得益于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众多科学家,伴随着相对论、量子理论等前沿科学的进步,迅速在欧美掀起一股科幻热潮。
不过欧美还是有些差别的,欧洲的科幻作家喜欢夹带私货,各种在科幻小说里讨论现实话题,总体来说艺术价值更高。而美国那边则纯走商业路线,把热血冒险、悬疑推理等元素加入进去,爽点更类似于后世中国的网文。
毫无疑问,《银河英雄传说》如果放在美国连载,肯定比欧洲这边更受欢迎,它明显更符合美国读者的胃口。
但这丝毫不妨碍《银河英雄传说》在英国受追捧,首先这是科幻小说的黄金年代,有着广泛的读者基础。其次它要通俗有通俗、要深度有深度,不管哪个阶层的读者都看得津津有味。
是的,《银河英雄传说》非常有深度,至少放在30年代初的时候是这样。
原著作者田中芳树在创作时,借鉴了太多的东西,比如希特勒的独裁。里面两个主角的对抗,就可以视为民主与独裁、正义与法西斯的战争,另外还有拿破仑、军国主义、封建独裁、****、原教旨主义、种族主义的影子。
这些元素放在50年后或许显得平庸,但在1930年代写出来就太抢眼了,足以被视为一部讨论政治的小说。
无数跟克拉克一样的英国少年,徜徉于《银河英雄传说》的宇宙幻想当中不可自拔,这部科幻作品陪伴他们度过了漫长的青春时光,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经常有中二的英国青年,引用这本书里的台词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当那一代读者成长为中年人时,《银河英雄传说》也初次拍成了电视剧,收视率瞬间爆棚,轻松碾压当时所有的电视节目。
后来《星球大战》的缔造者卢卡斯说:“当我16岁的时候,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银河英雄传说》,那是一部从英国引进的电视剧。你无法想象到那种震撼,浩瀚的宇宙、璀璨的星空,比世间任何的一切都更美丽。从那时起,我就有一个关于星际战争的梦想,我想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宇宙故事。”
这些都是后话了,此时的英国科幻读者对周赫煊又爱又恨——多好看的小说啊,你特么就不能更新快一点?
(https://www.xqianqian.cc/4/4677/38155616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