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大明:重生皇太孙,祖父朱元璋 > 第58章诛三族!被抬着上早朝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58章诛三族!被抬着上早朝是一种什么体验?


朱元璋嘿嘿一笑,说道:“咱封他为国公,丞相,这还不够?”

朱元璋是真的气坏了。

从李善长的供词来看,胡惟庸的确是有造反之意。

他竟然拿出了淮西王的位置,想要将李善长拉拢过来。

可是胡惟庸却在李善长同意之前被杀。

若是胡惟庸死得迟一点,李善长是不是真的要造反,那就难说了。

也许会,也许不会。

不过,老朱此时的心情,可就不怎么好了。

“让锦衣卫处理韩国公的事情。”

朱元璋长叹一声,又道:“诛三族!”

要知道,这造反可是要诛九族。

但朱元璋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并未赶尽杀绝。

“皇爷爷,这件事,还牵扯到了一位大人物。”

“皇姑母,就在三族之中。”朱雄英解释道。

朱元璋这才想起,李善长之子娶的是他的女儿。

一念及此,他不禁扶额。

至于为什么一开始没想到,那是因为李祺实在是太普通了。

比起李善长来,差得太远了。

如今的驸马,就是他现在能拿得出手的最大名号。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说:“把他们贬到淮州去罢!剩下的,全部杀光!”

“是!”

朱雄英得到命令,立即返回了锦衣卫。

他下令,将李善长一家老小都送去行刑。

处死!

李善长被抄一事,不但在朝堂上引起了许多人的议论。

甚至应天城内,也有不少人在议论此事。

朱元璋本来是想着,这一次,他一定会被扣上一个弑功臣之罪。

可李善长一家被他灭门,满京的人却纷纷称赞他做的好!

有些人甚至把李善长当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贪官污吏。

更有人无中生有,将李善长说得跟赵高一样,是个大奸大恶之徒。

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京城里还有另外一个说法。

李善长与北元私通。

而且还说的头头是道。

这些年来,朱元璋始终没有杀李善长。

就在这个时候,北方传来的消息是,大明已经覆灭了北元,接着李善长的全家都被抄家了。

这么一说,还真有点道理。

而且,在朝堂之上,也传出了一些风声,说这件事情与北元脱不了干系。

李善长私通北元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这样一来,朱元璋在明面上的声望,就得到了极大的保护。

京城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平静之中。

朱雄英依旧是锦衣卫的统领。

锦衣卫,依旧是原来的样子。

但是现在的锦衣卫,却像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没有了往日的凌厉,反而多了几分机械的味道。

锦衣卫的人络绎不绝的将来自四面八方的大臣们抓了起来。

只要进了锦衣卫,这些贪官污吏就会改头换面。

朱雄英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毛骧。

平静的生活了几天,李公公就把朱雄英给吵醒了。

这一次的早朝开得很早,文武百官们还没有天亮就准备上朝。

一直到了奉天殿,天色才蒙蒙亮。

朱雄英也就罢了。

他居住于东宫。

东宫离奉天殿并不远,毕竟,这里也是皇宫。

不过,朱雄英眼皮都快睁不开了,根本爬不起来。

无奈之下,李公公只好命人将朱雄英弄到了软轿上。

从东宫一直搬到奉天殿,一路跌跌撞撞,才将朱雄英弄醒。

李公公出了一身的汗,一直到奉天殿的门前,才停下脚步。

李公公掀开轿帘,一副焦急的样子。

“我的祖宗啊,快起来!”

“上早朝啦。”

朱雄英迷迷糊糊地揉着眼睛,一副迷茫的样子。

“说起来,我这几天不上朝的时候,爷爷好像也没说过吧?”

朱雄英看着李公公,道:“朝廷里可是出了什么大案?

“那倒不是什么大事。”

李公公想了想,继续问道:“韩国公一事,六部尚书不是有三个已经辞官归家了吗?不过,尚书人选都很重要,需要重新选。”

“嗯,那就交给爷爷决断就好了。”

朱雄英一边说着,一边转过身,就要钻进轿子里睡上一觉。

李公公伸手一招,就将他拉了回来。

“陛下有令,今日你非上朝不可!”

朱雄英被人架着向奉天殿内走去。

文武百官,还有朱元璋,都已经在奉天殿中等候。

朱雄英这才晃晃悠悠地回到了座位上。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不动声色地说:

“那就由郭桓暂代户部尚书一职。”

“李信接任吏部尚书一职。”

“刘仲质担任礼部尚书。”

朱元璋当即就任命了三部尚书。

朱雄英闻言,顿时满头雾水。

你让我过来,不是说要商量任命三位尚书吗?

我还没来呢,你就这么说了?

朱雄英还没回过神来,朱元璋就坐在龙椅上,继续说了下去。

“今天的奏折先放一放,咱有个问题要问诸位。我大明的赋税,该如何增加?”

“空印案中的贪官污吏,大部分都被抓了起来。”

“就算加上他们贪的钱粮,大明的赋税,跟宋朝比起来,差得太远了,甚至连元朝都比不上。”

这是朱元璋心中的一个疙瘩。

为什么两宋前元的赋税,都能超过大明?

难道我们大明还不如这两个朝廷?

听到这句话,朱雄英这才明白过来,老朱叫他来的目的是什么。

搞了半天,就是为了那点税。

“陛下,现在的大明,和宋元不一样。”

一众大臣中,新晋的刘仲质越众而出:

“宋、元两国,都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才能在大明之上。”

“现在,大明已经扫平了北元的障碍,北境的子民们,也能过上平静的生活。”

“假以时日,我大明朝的赋税只会节节攀升。”

朱元璋点头,心里却很是不爽。

难不成我们在北方打错了仗?

要是不打仗,啥也不用干,税就进了咱口袋!

这句话对一个昏君来说或许有用,但朱元璋显然不是一个昏君。

他看了一眼群臣。

一时间,众大臣都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一会儿,又有一位大臣开口道。

“陛下,微臣以为,应当按照刘大人所言,加征赋税。”

说话的,正是新上任的户部尚书郭桓。


  (https://www.xqianqian.cc/3971/3971850/11111086.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