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七天最新 > 第341章 张煌言出仕

第341章 张煌言出仕


明朝补选官员有三种方式。

分别是会推,部推和常选。

会推又称廷推,主要针对三品以上官职。

届时由吏部会同九卿,共同推举官员填补官缺。

官缺有京官和外官。

京官职位有左右侍郎、左右佥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卿;外官职位则有巡抚,总督,布政使、按察使。

部推是针对五品以上,三品以下的官员。

由吏部全权负责负责。

五品以下官员的选拔称之为常选。

常选又分大选和急选。

这些官员的选拔表面上由吏部负责,最终的名单则是由皇帝亲自决定。

现在太子监国,官员的任免权便理所当然的落到了他手里。

昨天进行过一次大选和几次部推,准备选拔任命的官员有很多。

想到这,史可法问黄道周:“哪些人是马士英的亲支近派?”

“越其杰,杨文骢,田印。”

“越其杰与马士英是至亲,杨文骢则是马士英的妹夫,而田印是马士英的至交。”

史可法想了想:“举贤不避亲,更何况朝堂正是用人之际...”

黄道周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越其杰,杨文骢,田印此前都担任过一官半职,后都被御史弹劾夺官。”

“如此行迹卑劣之人,岂能复用?”

“他们被举荐何职?”史可法问。

黄道周义愤填膺地回答:“越其杰被推举为河南巡抚,说是要和马士英一起收复河南;杨文骢被推举为右佥都御史;田印则被推举为户部郎中一职。”

“部推之前怎么没见人说?”史可法也有些恼怒。

推举官员历来由吏部主导,对候选的官员要求考核很严格。

若是真如黄道周所言,这三个人根本没资格参与推举。

黄道周苦笑一声:“他们只是被免了官职,没有被废官籍。朝廷急需用人,负责审核的官员便没有深究。”

史可法皱着眉坐到椅子上,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知道马士英会在朝中布局,没想到动作竟然会这么快。

如果不加以牵制,等朝里都是马士英的人时,他史可法和东林党都会失势。

“推举的名单交给殿下了吗?”

“还没有,但是各部均已署名,无法删改了。”黄道周再次叹了口气。

史可法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站在原地想了好一会。

“黄侍郎,名单上能加人吗?”

既然无法删改,不如加几个名字。

马士英在朝中布局的办法是安插亲信。

破局的办法很简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现在他大权在握,安排几个人还是没问题的。

“能倒是能,但各部官缺都有候选人了,就算想加也没职位了!”

“有,按律大明南京左右佥都御史共需有四人,我记得还缺一个右佥都御史。”

黄道周想了一下,确实如此。

“不知大人想推举何人?推举右佥都御史需要都察院官员在场陪同考核,考核通过后署名。”

“恐怕没有哪个御史愿意署名...”黄道周一脸担忧。

都察院是专门弹劾的部门。

临时在名单上加名本就违规,御史不会冒这种风险签名。

“署名不是问题,右都御史张慎言素与马士英不合,他会署名的。事出仓促,本官没有合适的人选。”史可法思来想去,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南京朝廷关系错综复杂,城中那些候补的进士、举人背后都有不同的关系。

稍有不慎就会选错人。

吕大器突然想起一个人,开口说道:“尚书大人,属下推荐一人。”

“哦?推荐谁?”

“前些天,正在宁波巡视刑狱的刑部员外郎钱肃乐,给属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提起一个人,说此人文武兼备,是个人才。”

“快说名字!”史可法有些焦急。

“张煌言!”

“张煌言?”史可法歪着脑袋,“我怎么对此人没有一点印象?”

吕大器介绍道:“张煌言是名门之后,其远祖乃南宋宰相文节公张之白。到其父张圭章时,家道中落。张圭章是天启四年举人,曾任山西盐运司判官,官至刑部员外郎。”

“张煌言是举人出身,并非进士。按照先朝惯例,初次入仕最高只能担任从五品知州,右佥都御史乃四品官职,张煌言不够资格...”

“哦,有印象了!”史可法终于想起了这个人,“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我会亲自向殿下说明此事,现在他人在何处?”

“在宁波。”

“太好了!”史可法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如果张煌言在南京,他反而不会提拔他。

毕竟南京的关系太乱了。

在宁波就放心多了。

“发急递,让他来南京担任右佥都御史一职。让这位名门之后,在大明朝堂搅一搅。”

“属下这就去办!”吕大器转身来到桌子旁边,拿起笔后伏案疾书。

史可法让告诉黄道周在名单上加了张煌言的名字后,让他先回吏部等待。

自己则留下来嘱咐吕大器:“俨若,未来一段时间兵部的事就先交给你了。我要把精力放到吏部那边,防止朝堂上这帮人作乱。”

“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尽心竭力做好兵部的事。”

“嗯,袁继咸那边的事能帮则帮,实在帮不了也没办法。马士英,操江水师,漕运那边尽量也要一视同仁,免得落人口实。”

“其他的,见机行事。”

“是!”吕大器兴奋之余,开始有压力了。

史可法还是不放心,对吕大器再三嘱咐后去才往吏部打算整顿吏治。

......

武昌。

武昌府在经历张献忠洗劫和左良玉劫掠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城中一座宅院中,袁继咸与七个身穿戎装的武将相对而坐。

这些人都是左良玉麾下大将。

左良玉麾下原本有十一位总兵。

左良玉死后,金声桓、马进忠、王允成,张应元、徐国栋、吴学礼、惠登相、卢鼎等八人选择留在武昌,继续给大明朝廷效力。

而李国英、徐勇、张勇三人则领兵出城,不知去向。

其实不用猜也能知道,他们不是投降了李自成就是投降张献忠了。

“诸位,这是南京送来的急递,都看看吧。”袁继咸语气平缓,不喜不悲。

金声桓率先拿过急递看了起来。

看完后他将急递传给马进忠,马进忠看完后继续向下传递。

等所有人看完后,袁继咸悠悠说道:“信中的内容诸位都看到了,有什么想说的吗?”

见没人说话,袁继咸站了起来:“史可法担任吏、兵两部尚书,他是什么人你们心里最清楚。”

“朝廷为什么会这么做?”

“其余的话不用我说了吧?”


  (https://www.xqianqian.cc/3814/3814137/332524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