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 第536章 对百姓好一点

第536章 对百姓好一点


原本在看戏的杜荷,忽然听到李世民让他来回答,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凝固起来。

他还以为能看到程咬金这滚刀肉大闹太极殿,这下是没好戏看了。

一众文武百官也纷纷把目光看向杜荷,他们此刻心里十分疑惑,不知道陛下为何会叫杜荷来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这是户部、兵部和门下省之间的矛盾,跟杜荷这个工部尚书没有任何的关系。

“难道给士卒增加抚恤金,是杜荷提的意见?”

所有官吏的脑海里,同时冒出这个想法。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陛下也不会让杜荷掺和进来,毕竟这种重大的法令跟他并无关系。

杜荷站起来朗声说道:“回陛下,臣和户部尚书以及卢国公的看法一致,认为应当多给士卒抚恤金。”

“因为绝大部分士卒出自贫困的家庭,而且也是家中的主要劳力,他们的战亡也会让其家庭难以过日!”

果不其然!

文武百官看到杜荷表明的态度以后,所有人的脸上全都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这一刻他们心里十分坚信,增加抚恤金的歪点子就是杜荷向陛下所提。

褚遂良沉声质问道:“杜尚书,方才下官所说的增加抚恤金的弊端,不知你是怎么看?”

杜荷回过头瞥了他一眼,随后摊着手说道。

“还能怎么看,斜着眼看呗。”

啥?

看到杜荷一副无赖的模样,脸色严肃的褚遂良噎住了,一张脸瞬间气成猪肝色。

他马上呵斥道:“杜尚书,太极殿乃是威严之地,你为何态度如此轻浮?”

“况且你贵为工部尚书,更应该以身作则才对,怎么能在谈论国家大事上嬉皮笑脸?”

作为礼部侍郎兼谏议大夫,褚遂良有弹劾百官的权力,因此他当众呵斥杜荷,也是符合大唐的礼法。

虽然褚遂良气的要死,可程咬金、侯君集和李靖等一众武将的脸上,全都露出淡淡的微笑。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杜荷,在太极殿上耍无赖了。

“咳咳~”

李世民重重地咳嗽两声,随后故意板着脸说道。

“杜荷,你认真一些!”

虽然李世民看起来像呵斥杜荷,可他脸上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并不像呵斥人的样子。

“诺!”

杜荷脸带微笑地朝李世民抱拳行礼。

他随后转过身子,脸色变得认真起来,并直勾勾地盯着褚遂良说道。

“褚侍郎,你认为国库的银子是用来干什么?”

听到杜荷的反问,不仅是褚遂良,就连李世民、李承乾、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也开始皱着眉头认真思考。

沉默了片刻。

褚遂良朗声回答道:“自然是造福百姓。”

对于褚遂良的这个回答,大殿内的所有人都赞同地点了点头。

不管是修路、造桥、筑堤坝、防灾害等等举措,都是以民生为主,因此褚遂良的这个回答并没有错。

杜荷也赞同道:“褚侍郎说的没错,造福百姓是这笔银子的最终归宿。”

接着杜荷的话锋一转,提高着音量说道。

“现在这帮战死将士的家庭,因为严重缺少劳力而难以耕种,现在连维持生计都是个大难题。”

“褚侍郎,你认为朝廷该不该多拿国库的银子去造福他们?”

“这种方式算不算最简单直接?”

好家伙!

众人被杜荷的一番话,给彻底震惊住了。

因为按照杜荷的逻辑所言,朝廷多给将士抚恤金,是造福百姓最直接的手段。

可褚遂良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想了一下马上反击说道。

“杜尚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朝廷给的抚恤金终有用完的一天。”

“而朝廷给受重伤和战亡将士的家庭,永久免除田税,才是造福百姓的最好方法!”

“下官认为朝廷拿着这笔银子,用来做修桥、挖新河道和修筑水库等事情,才是对所有百姓都有益处。”

褚遂良作为熟读史书的文学大家,对强秦和强汉等朝廷所颁行的法令,研究的非常透彻。

他认为当前朝廷颁行的许多法令,是历朝历代都没有的仁政。

如果法令制定的太过丰厚,便会过犹不及,最后不仅讨不了百姓的好,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动乱。

在他们这帮门阀世家出身的人看来,只要百姓不饿死,便不会闹事和造反。

所以历朝历代的君主和重臣,在制定法令的时候,对百姓都是比较苛刻。

杜荷摇着头说道:“褚侍郎,你可知道当前我大唐百姓的现状吗?”

“百姓家别说缺少耕牛,甚至不少人连铁制的锄头都没有!”

“在缺少劳力的情况下,你认为单靠一两个妇孺和稚童,就能把他们那贫瘠的下等田耕作好?”

“虽然朝廷给百姓免了田税,可他们的生活依旧过的很凄苦,不多给点抚恤金,他们连吃饱饭都是一个难题。”

“我们不能让最底层的士卒流血牺牲,还让他们的家眷忍饥挨饿!”

当前大唐最肥沃、最靠近水源的土地,全都掌握在皇亲国戚、门阀世家和朝廷官吏手中。

绝大部分百姓分到的田地,都是远离水源且土地贫瘠的下等田。

即便有百姓因为战场立功获得上等田,最后也会被当地的官神世家之人使手段,利用低价夺取过来。

“这...”

看到杜荷把话题引到了百姓的田地上,原本态度强硬的褚遂良,瞬间不敢接着往下说。

他害怕杜荷年轻气盛,把很多不该说的话,在太极殿内说出来。

特别是百姓拥有的永业田,属于下等田这件事,便不能在朝廷上多说。

否则把事情闹大,恐怕会连累一大批官吏。

就在褚遂良发愣的时候,一个两鬓有些白发的官吏,站起来打圆场说道。

“臣认为杜尚书言之有理,朝廷应当多厚待战亡的将士!”

“况且陛下和一众宰辅大臣已经商议好,我们作为下官听令行事即可。”

这名身穿淡紫色官袍的老臣,是新上任的太府卿杨弘礼。

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前隋宰相杨素的侄子,属于关陇世家实力靠前的家族子弟。

紧接着其余文臣武将也相继站出来,并且出言支持这个法令的施行。

杜荷在心底腹诽道:“早这样不就好了,非得抠抠搜搜。”


  (https://www.xqianqian.cc/3720/3720280/1757595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