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小说名字 > 第45章 成化五年5

第45章 成化五年5


张保在宫里面沉浮了三十年,他的第一个念头又岂会出错。

        朱见深就是利用了张保,让其将自己不能说的话,告诉孙太皇太后,即便超脱了朱见深的谋划,张保没有告诉太皇太后,决定私自带自己偷偷摸摸的出宫,朱见深也断然不会跟着张保出去,只能在想其他的办法。

        因为朱见深是大明的皇帝,他可不能以身犯险。

        皇帝出宫所需的安保那可不是张保一个太监能够布置的,这种事情必须光明正大的来,要知会内阁,让中枢知道今天小皇帝出宫了。

        皇帝出了宫后,还是皇帝吗?

        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吗?

        不。

        皇帝只所以是皇帝,那是因为他身边有着强大的军队做支撑,有着掌管全国上下运转的衙门,有了这两样事务他才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若是张保将他带出宫去,那他就是一个八岁毫无自保能力的孩童。

        影视剧中所说的皇帝微服出巡查看天下疾苦,那几乎都是假的,他们的出巡都是有目的的,并且目的很是有针对性,保护措施也不会差,每一个合格的帝王都不会脑袋一热,谁也不说微服出巡,将自己置身于危险境地之下。

        他老爹朱祁镇不算合格的帝王。

        朱见深到了孙太皇太后处谢了恩,那张保也就开始下去准备了,先是知应内阁,于谦与李贤两人得知后,也不是很意外,以皇帝年幼为由,上言,不宜过度劳民伤财,大肆清道出行,应简化流程,保证安全应有天子亲卫锦衣卫负责。

        朱见深并无抗拒,自己只在北京城中转转,也用不着什么仪仗队,数万的护卫,当简化出行队伍,只让中枢的一些人知道即可。

        而后张保便寻来朱骥,传达了太皇太后与皇帝的旨意。

        朱骥得知后,立即抽调锦衣卫三百余人,换上常服。

        传旨的小太监也早就到了英国公府传旨,让他们准备一番。

        英国公府嫡子张忠残废,不能理事,此时应继承英国公爵位的是张懋,乃庶长子,今年刚满15岁,在张辅病重后,张懋就已经代管英国公府了,只等着张辅去世后,便会承袭国公爵位。

        张懋这个人可以说是在成化,弘治,正德三朝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少年之时聪颖,在原先历史中,曾在朱祁镇重新登基的天顺二年,去往土木堡吊唁其父与朱寿,换种说法就是代替朱祁镇去的。

        在成化九年的时候,朱见深在西苑检阅部队,张懋表现良好,赐授金带,在成化十年后,开始执掌中军都督府,监管五军营,代宗的帝位就是张懋请求朱见深的,而朱见深同意后,一切事务皆是由张懋负责,两人年极相仿,君主的私交也比较好。

        故在朱见深驾崩后,张懋主五军都督府兵事,一直在大明的朝堂上活跃到了正德十年,死后被追封为为宁阳王,谥号“恭靖”。

        当张懋得知皇帝要来的时候,立即开始命人打扫国公府,红毯铺地,焚香祷告,并派人请来了成国公朱寿,泰宁候陈瀛等勋贵来府。

        战争阴影已经过去了六年。

        北京城也恢复了往常的繁华。

        朱见深坐在马车中,拉开了布帘,看着车外的景象,繁华安详,这种美好的事物应该一直延续下去。

        来到这个世上已经八年,朱见深从未出过一次皇宫,他也不急躁,在上一世中当小学老师的时候,他也很少出学校,生活中除了书,学生,就只剩下收藏这个爱好了。

        此时的朱见深早就适应了自己的身份转变。

        当老师就要好好的教学生,当皇帝就要好好的治理国家。

        大明帝国虽然有很多的弊政,但却因为自身的自愈能力,慢慢的将弊政的危害缩小,当然也有一些弊政,自大明亡国都一直存在。

        有人说明亡与党争糜烂,亡与神宗怠政,亡与天灾人祸,亡于晋商通敌,亡与崇祯多疑……

        不无道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朱见深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在后世生活了三十多年,也研究过这些,说亡与党争,明末东林党,阉党,齐楚浙党的互相攻防,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确实将中枢的精力都浪费在了党争之上,但朱见深觉得党争只是皇帝的一种手段,谁做大了,就扶持起另一个势力对抗,这无可厚非,只要皇帝能够掌握住,对国家绝不会有致命的威胁。

        而亡于神宗,对神宗皇帝来说确实有些不公平,但他也绝对脱不了干系。

        深居宫中,三十多年不上朝,大臣上的奏本,举荐的官员,皆是不批红,留中不发,让中枢对地方的掌控力下降,甚至是京师的官员也是缺额极大,这对于一个庞大的帝国是致命的,因为庞大的帝国最需要的就是官吏对于地方的管理,只有对地方管理到位,你才能保证整个国家的力量可以很短时间内凝聚在一起,但在木工皇帝的时候,魏忠贤的阉党就将这个问题解决掉了。

        阉党虽然做的天怒人怨,但确实有自己的方法,将地方统合起来,这个问题也就结束。

        有人说,崇祯亡国,实属可怜,若是将其放在神宗之前,大明一定不会有那个结局,可历史不会假设,即便神宗是崇祯的性格,他就能保证比自己的爷爷做的好吗?

        不会的。

        那么大的一个国家需要能臣与皇帝配合治理。

        可皇帝找不到能臣吗?

        每个皇帝的时期都有能臣,正德时期的王阳明,那可是大boos级别的,嘉靖时期的高拱,徐阶……,神宗时期的张居正,崇祯时期的孙承宗,洪承畴,孙传庭……

        能人名臣辈出,但皇帝却无识人之名,外行指挥内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明末时期的朱家皇帝素质不行。

        是老朱家的性格缺陷吗,不,不是,是对于皇帝的培养。

        在洪武皇帝时期,老早的立下了太子朱标,让其监国辅政,早早的锻炼其能力与对国家的掌控,不至于剑走偏锋的与大臣们争权,而到了永乐皇帝时期,朱高炽,朱瞻基,一个太子,一个太孙早就定好了。

        他们的能力也没有多大问题。

        可自从朱见深的老爹开始,明朝皇帝的素质就下了一个台阶。

        不是说变笨了,而是自我的一种拘束松懈,对国家的权威与掌控力不够。

        所以朱见深就想着自己在改变弊政的时候,也为大明立下一个储君的制度,早早立太子,早早接触国政,锻炼太子的治国才能。

        “陛下,陛下,英国公府马上就要到了,陛下不要睡着了。”坐在车架前的张保探进头说道。

        朱见深白了他一眼说道:“朕又不是两三岁的孩子,说睡就能睡着。“

        “是,陛下。”

        朱见深那么迫切的想要见到张辅,是想听一下张辅对大明朝堂各项制度的见解,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军事方面。

        大明洪武年间的户籍制度,在初期的时候,确实实用,可到了后期,也成了拖累,军户没有战斗力,导致军队也没有战斗力,长期的户籍制度,压抑了整个民族的创造力。

        朱见深亲政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拿户籍制度开刀。

        张辅是大明的常青树,对于这些事情了解也多,自己只要看了一眼张辅,与他聊聊,便能有更丰富的见解。

        张辅25岁的时候,便随父从军,从帝国一隅向整个大明中枢发起了挑战  。

        26岁,父亲张玉阵亡,代替父亲指挥大军南征北战。

        28岁,攻入南京,成为了靖难之役的四大功勋,受封英国公。

        30岁,朱能,邱福等名将离世,让张辅成为了大明第一战将,那一年他刚三十岁。

        32岁,南征灭国,收复沦陷已四百余年的国土交趾。

        40岁,三次南征,灭亡了南越交趾的四个伪政权,让交趾人闻风色变,但却因为国家大策的影响,让交趾再一次的离开了大明的怀抱。

        南越史书记载,輔所至多行殺戮,或積尸爲山,或抽腸繫樹,或煎肉取?,或炮烙爲戲,至有剖胎為二馘以應令者。諸京路以次受降。其遣民尽掠為奴婢,及轉賣去而四散者矣。

        48岁,跟随朱棣北伐,率军深入漠北追击蒙古大军,大胜而归。

        51岁,帮助宣宗皇帝平定朱高煦的叛乱,

        按照原先的历史,这个戎马一生,功绩无数的大明战神,会在七十五岁的时候,死在土木堡乱军之中。

        朱见深的一言一语,改变了张辅的命运,也为其保留了晚年的一些尊严。


  (https://www.xqianqian.cc/3708/3708729/501926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