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孝陵


魏国公徐承宗领旨意,为陪祭主官,而后先率领陪祭官员前往孝陵,将神牌供奉于孝陵享殿之中。

  太常寺已经事先准备祭祀祭品,翰林院撰写祭告文与在皇帝陛下进入南京城的当日献给了皇帝御览。

  锦衣卫设丹陛仪卫扈行,兵部奏请简命文武大臣居守京师,而后就是抽调武将,士兵把守各山关隘,选随扈护驾军兵,教坊司备大乐。

  筹备的时间久了,一切都在有序的开展。

  而到了第二日清晨,初升太阳的第一束光芒,正照在从奉天殿缓慢走出的朱见深身上。

  他穿着祭服,双手持玉圭,而在其身后,跟着官员勋臣。

  按照祭祀孝陵的规章制度,跟随皇帝的官员,应是六部九卿衙门堂官,属官各一名、而后就是鸿胪寺堂属官、光禄寺、太仆寺卿,翰林院学士饼日讲官,国子监祭酒、应天府府尹、六科官六员、十三道官十三员,并且大明在南京的所有身有爵位的勋臣。

  朱见深率领着官员们自奉天殿,一路步行到了宫门处。

  而后徐有贞手持旨意,高声诵读,告天祭文,随后,正乐四起,在官员们的跪拜下,朱见深登上了马辇。

  随行官员二百三十六人,而护卫三千余人,贴身保护皇帝的锦衣卫三百人,将朱见深乘坐的马辇簇拥其中……

  祭祀的官员,在昨夜都已经在孝陵布置妥当,魏国公徐承宗此时就在孝陵之中等候。

  马辇之中的朱见深一脸庄重。

  他竟然有些紧张。

  他紧紧握着自己手中的玉圭,手掌已经出了些汗,仍不自知,他时不时的深吸一口气,想让自己的内心恢复一些平静。

  说实话,在京师祭天,朱见深都没有像今日这般紧张过。

  马上。

  他就能到了朱元璋的陵寝了。

  即便此时朱见深成为了现在大明帝国的话事人,不管是内心,还是身体都认为自己是朱元璋正儿八经的子孙,可他内心深处对朱元璋的敬畏,没有随着身份的变化而减少。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何等的气魄啊。

  上一世的朱见深,独爱明朝的历史,也永远无法忘记,自己当年求学之时,当看到吴元年十月二十一日,太祖高皇帝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三十万,北进中原……

  印象更为深刻的还有,朱元璋亲笔书写的《谕中原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宛如是一个救世主的形象,出现在了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

  他也是华夏这么多年历史,唯一一个从南到北,顺利统一天下的君主。

  北伐先取山东,后进河南,夺取潼关,进兵大都,仿佛都是顺理成章。

  这时蒙元势孤援绝,主要战场节节败退,在这个时候,大明的军队就算是碰上了全盛时期的蒙古军队,也定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在徐达大将军拿下开封城之后,朱元璋便亲自坐镇东京城,指挥军队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为大明开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朱元璋在晚年的时候,制造多起大案,杀了很多人,并且对自己的子孙太过宠溺,导致大明王朝在宗藩事务上,埋下了祸根,可这些许的污点,还是无法影响到他光辉伟岸的历史形象。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成为那个时代,最为豪迈的声音,也让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重新站起身来……

  两个时辰之后。

  庞大的队伍终于到了孝陵的下马坊。

  在这里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要下马步行进入大金门,也就是孝陵的正门。

  而魏国公徐承宗早就在下马坊候着了。

  在他身后是十几名皇陵的值守太监,以及陪他前来的祭祀官员……

  当看到皇帝的御驾出现之后,徐承宗赶忙前往迎驾。

  “祭官徐承宗扣见陛下,请陛下下马辇,步行而入……”

  而朱见深听到之后,便在高义,赵化农两人的搀扶下,走下了马辇。

  “魏国公辛苦,平身……”

  “谢陛下。”徐承宗说完之后,便站起身不动声色来到了一直跟在马辇后面的文武队伍中,就站在宁国公陈瀛的身边。

  朱见深下了马辇之后,便看向了下马坊,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是当年太宗文皇帝朱棣所写……

  而朱见深迈步朝着下马坊而去,他一直保持着肃穆庄严,双手持玉圭与胸前。

  过了下马坊,在祭官的指引下,朱见深来到了大金门。

  大金门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下部为石造须弥座,面阔三十米米,进深十米,墙壁辟有三个券门洞,中门较高为,左右两门稍低,这大金门是孝陵西南正门。

  朱见深从中门而进,而其他的官员分文武左右而入大金门。

  洪武十四年,太祖高皇帝下旨开修陵寝。

  而在次年,也就是洪武十五年,这个铁血帝王最爱的马皇后去世……

  到了同年九月葬入地宫,因马皇后谥号孝慈,朱元璋便取谥中孝字,将陵寝定名为“孝陵”。

  洪武三十一年,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于应天府崩殂,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后期又修缮十五年,到了永乐十一年的时候,随着“大明孝陵神公圣德碑”的建成,整个孝陵才算完成。

  历时长达30余年,其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宫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

  而朱见深带着文武官员从大金门进入之后,便看到了神功圣德碑及碑亭。

  朱见深驻足此处,开始目视瞻仰神功圣德碑上的文字。

  这块碑是太宗文皇帝朱棣亲手书写,也算是儿子对父亲一生的概述……

  仰惟皇考,备大圣之德,当亨嘉之运,受上天之成命,正中夏文明之统,开子孙万亿世隆平之基,予小子棣恭承鸿业,夙夜靡宁,图效显扬,思惟罔极……

  碑文落款……永乐十一年九月十八日孝子嗣皇帝棣谨述。

  朱见深看完碑文之后,便要行大礼,在明皇陵的时候,朱见深并没有当着官员的面行跪拜之礼,可在孝陵却要带着文武官员一起行跪拜。

  行礼之后,朱见深便又继续前进,这次终于到了神道……

  神道两旁,石雕像分立两旁,文臣武将,站卧骏马,麒麟大象,狮子骆驼,这些石雕像是以整块石料雕刻完成,雄浑、朴拙、威武,气度非凡,走在其中的朱见深,时不时看着神道两旁,茂密的树木,不由暗想道:“这要是里面藏着刺客,想必,朕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因为后面的文武官员跟的比较远,在他身旁也就只有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祭官。

  当然朱见深担忧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因在在神道通往文武方门这不足一千米的距离中,有着一千多士兵的把守,人比树都要多,不过因为是祭祖,他们只能利用树木隐藏起来自己……


  (https://www.xqianqian.cc/3708/3708712/481800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