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黄不接是大忌
公元222年,已经"黄袍加身"的刘备,亲率号称七十万的蜀汉大军,征讨东吴,开战的理由是:为关羽报仇!
七十万大军?也不知罗贯中为何要吹那么大的一个"气球"一一正史记载:蜀汉伐吴,充其量就用了五万大军,不及老罗所撰之数的十二分之一。
当然也不能全怪老罗。事实上,无论是官渡之战始作蛹中的袁绍,还是赤壁之战始作蛹中的曹操,他们在起兵讨伐对手时,无不夸大自己的军事实力,比如曹操,就号称百万大军,因此也就难怪刘备效仿了。
东吴还真被刘备所造的气势给唬住了。举国皆惊之中,孙权指派诸葛瑾为全权代表,负责与蜀汉沟通。孙权的目的是:"诸葛瑾与蜀汉丞相诸葛亮是同胞兄弟,或许可以通过亲情解决这次危厄。"但深知胞弟秉性的诸葛瑾,没有联系诸葛亮,而是直接给刘备写了一封不无诚恳的信,请求他看在当年联合抗曹的情面上,既往不咎,化干戈为玉帛,重修东吴与蜀汉之谊。
其实那个时侯的东吴,并不落后,疆域上,等同于曹魏、蜀汉;政治上,孙权牢牢掌控着领导权;军事上,不敢说将多,但兵壮却是肯定。那么孙权为何要向刘备示弱呢?原因也是简单,他遭遇了将领衔接的断层,也就是说,老将一个个因病挂了,新将难以一下子顶替上来。孙权不想在此种情况下,与刘备死扛。
军事领域上有句名言,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照理,打了那么多年仗的刘备,应该明白现在的东吴,不是猛虎,也属恶狼。
但刚刚当上皇帝的他,却没有像孙权那样,认识到军中出现将领断层的可怕。基于行文需要,试将刘备麾下将领的演变情况稍作回顾。
刘备入蜀支援刘璋时,仅带了不足一万兵马,大部军队留在荆州。由于"嫡系"太少,最后在围攻成都时,卡住了。不得已的情况下,速召诸葛亮统领赵云、张飞等主力约两万人,入蜀助战。
刘备最后夺下成都,此时他的军事实力分两部分:一是荆州籍将士,约三万人;二是益州籍降兵,约四万人。刘备伐吴时,抽掉近五万兵力,简直动用了倾国之兵。惟因如此,陆逊宽慰孙权:"刘备初始兵势强大,不能与之争锋,先可磨其锐气,伺机再予击之。"
刘备伐吴,明为关羽报仇,暗在欲盖弥彰。因为曹丕篡汉,天下反声一片,照理标榜"匡扶汉室"的刘备,应予伐魏,但他却学曹丕,在蜀自行称帝。称帝也就算了,他又提出伐吴。此举立马遭到赵云、黄权等大将反对。诸葛亮虽然没有明着反对,但也报以沉默,其实沉默就是反对。但刘备根本不予考虑这些反对意见,任命吴班、冯习、张南等这些名气不大的将领为前锋,前往东吴。
蜀军擅长陆战,东吴擅长水战。因此夷陵之战,一开始就蕴含诡异!诡异到什么程度?诡异到"避战"状态一一刘备有水军,但不是主力;东吴有陆军,也不是主力。于是双方都不想以自己的"鸡蛋",去和对方的"石头"硬碰。东吴按兵不动,可以理喻,蜀军千里迢迢赶去东吴,目的就是进攻、冲杀,但刘备竟然按兵不动,从中可以揣摸出他好像是在做一项"面子工程"。
面对刘备的拒绝,孙权只得应战,任命陆逊为拒蜀主将。陆逊虽年轻,但他深谙东吴名将周瑜、鲁肃、吕蒙等用兵之道。当发现刘备大军为避酷暑,移屯至夷陵山脉时,便乘夜色放火,主力则分段予以攻击蜀军,结果刘备也被分割在一个名叫马鞍山的地段上,差点被东吴军士活捉。好在老天为刘备"另开了一扇窗",侥幸之中跳出重围,逃到了白帝城,这时赵云带着兵马赶来支援,终算稳住了阵脚。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损失,十分巨大,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灭:将领冯习、张南、傳肜等战死,杜路、刘宁等将领则降东吴,负责在长江以北防备曹军袭扰的大将黄权,因回蜀之路被东吴大军拦截,断了后勤供应,吃喝都成问题,不得已也投了曹魏。
那么多的将领死的死,降的降,蜀汉军界似被抽了脊梁。为何这般说?盖因军界有种说法:打仗能否取胜,不在兵多,而在将强。此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是也。虽然"夷陵之战"中损失的将领,除了黄权较为著名外,其他都属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但夷陵之战前后间接损失的老将,就多到可怕的程度了。
首先是张飞在战前死于不甘被鞭跶的部下之手,继尔留守在成都的马超、黄忠相继罹病谢世,损失更大的在于谋士法正也在此时病故。法正的厉害,可用"法正不死,三国不灭"窥其端倪。随着这些如雷贯耳的人才离去,顶替他们的人,又不见脱颖而出,如此青黄不接的断层,本身已是可怕,然而更为可怕的是,刘备又把那些日后有可能冒尖的候补将领,也给一撸子整没了。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惊恐加懊悔,罹患痢疾卧床不起。身体受损尚属次要,关键在于精神萎靡。早年刘备虽然屡遭战败,但意志顽强的他,坚持屡败屡战。夷陵之战后,他觉得再无颜面回到成都去见那些老臣了,于是一直呆在永安,直至走到人生尽头。
虽然蜀汉后来经过诸葛亮的力挽狂澜,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并逐步恢复了国力与民力,但由于夷陵之战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因此军界除了魏延、姜维等几个少得可怜的老将外,不见新将,这也就是"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谑语的来历。
刘备在决定出征东吴前,曾对力阻他的文臣武将说:"朕虽有万里江山,不为弟报仇,何足为贵。"这话似乎体现了他的仁义,但从另一角度去看,刘备无疑是个将国运当作了赌注的赌徒!
因为,他仅为一个已死的二弟,又害死了一大批活着的"兄弟"。
(https://www.xqianqian.cc/3707/3707301/54127690.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