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孝与不孝生死绕小说全文阅读 > 再续卫瓘败与煌

再续卫瓘败与煌


  因于曾在题为"文臣武用属卫瓘"一文中,主要叙述了卫瓘成功"囚押邓艾、剿杀钟会"的过程,简要带叙了卫瓘在书法上的成就、命运上的凄惨。有诤友阅后,建议我将"简要内容"拓展一下,以利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立体地了解卫瓘,遂遵之。

卫瓘妥处了蜀地乱象的才能,得到司马昭的充分肯定。其时的司马昭,已觉察自己的身体出了状况,因此他必须加快为儿子司马炎接班铺平道路。卫瓘与司马炎年龄相仿,资历上的不差上下,注定卫瓘不可能会做功高震主之事,因此司马昭刻意引导卫瓘听命司马炎。

公元266年2月,司马炎仿学曹丕当年"礼逼汉献帝禅让"之招,"礼逼"魏元帝曹奂"禅让",建立西晋,史称晋武帝。卫瓘因在"礼逼"过程中出谋划策,倍受晋武帝的信任。

这以后,卫瓘历任征东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兼青州刺史、征东大将军、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兼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

公元276年,卫瓘根据地理、民族、战略等因素,建议朝廷设立平州,晋武帝纳之,并让卫瓘兼督平州。卫瓘喊出"民族必须团结"的口号,解决了这一地区久拖难决的边患问题。晋武帝为此大加奖赏卫瓘,并欲封其六个儿子爵位,卫瓘坚拒,只求封其弟一爵位。此事传开后,朝野士民,无不折服卫瓘严以律己的作风。

随着年龄增加,感到身体染恙较频的卫瓘,请求返京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公元278年,晋武帝征召卫瓘入朝,升为尚书令,加侍中。四年后,又升其为司空,仍领尚书令、侍中。不久,晋武帝将其女繁昌公主,下嫁卫瓘第四子卫宣。期间,卫瓘又领太子少傅,加一千步卒、一百骑兵及鼓吹于府中,荣耀无限。

卫瓘的平步青云,引起了太子司马衷外公杨骏一派的极度不满。杨骏素与卫瓘不和,私下老是担心利益被侵,认为卫瓘之所以能够得到晋武帝赏识,全赖"儿女亲家"这层关系,如果设计恶化卫宣与繁昌公主的婚姻,卫瓘必会逊位辞职。于是杨骏唆使黄门等,说卫宣沉溺酒色、怠慢公主。晋武帝收纳这些诋毁后,大怒之余下了拆婚之诏。

不明内情的卫瓘既感到惭愧,又感到"高处不胜寒",请求告老逊位。晋武帝准允,诏示卫瓘以太保、菑阳公身份回家。杨骏一伙为了一劳永逸,上奏收捕卫宣,罢免卫瓘荣誉,晋武帝不许。后来,晋武帝渐知卫宣是被黄门等人构陷,想让思念卫宣的公主与卫宣复合,但可惜的是,此时卫宣己经因病去世。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太子司马衷即位,史称晋惠帝。时为司马衷太傅的杨骏,领衔辅政。莅年,杨骏在与皇后贾南风的争权夺利中,处于下风,不久被倾向贾后的楚王司马玮矫诏诛杀。司马玮力请曾经作过司马衷"帝师"的卫罐与汝南王司马亮共辅朝政,录尚书事,并被赐予"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荣誉。

司马炎在位时,曾将儿子分封各地为王,一是出于拱卫京都安全;二是平分各子势力,防止一人独大。司马衷上位后,因其智力上如同"白痴",因此八个藩王除了在自己辖内招兵买马、壮大实力外,还常住于京城,打探过问朝政。

司马亮发现了这个后患无穷的问题,便上了"诸王不得居住京都、必须回到籓国、无帝召令不得入京"之奏。朝臣殿议此事时,只有卫瓘附和,其他大臣则无一人敢应。

司马玮也是藩王,如若晋惠帝同意此奏,岂非也要离京?司马玮就对卫瓘大为不满:"当初老子邀你出来辅政,想不到你竟挖老子墙脚。"其时贾后也对当初卫瓘"醉谏"司马炎、曾言"可惜了这座位"一事怀恨在心,加上卫瓘复出辅政后,屡次阻碍其随心所欲,便以"谋图废立"罪名,下诏给司马玮,命其免去卫瓘官职。

司马玮矫诏,即派清河王司马遐,率部包围卫府,宣诏诛杀卫瓘。卫瓘部属皆疑诏书有假,苦劝其问清原由再予认罪,卫瓘不许,于是子孙九人,在一个名叫荣晦之吏指认下,悉数蒙难。好在二子卫恒之子卫璪、卫玠外出求医,侥幸躲过此劫。

那个荣晦,早年在卫瓘就任司空时,曾服务于卫瓘帐下,因其办事阳奉阴违,常被卫瓘严斥。这次他随司马遐到达卫府,极尽报复之能事,逐一指认卫瓘家人,即便司马遐有少斩一人之意,荣晦仍不罢休,以至在家九人无一幸免。

惨案发生后,卫瓘之女及同情卫瓘的国臣重卿,百般奔走、上书、号哭。贾后为笼络人心,操纵司马衷下诏平反卫瓘一案,追赠卫瓘假黄钺、兰陵郡公,追谥成公。而荣晦一族,则被尽诛。

司马亮与卫瓘所担心的隐患,终于爆发,史称"八王之乱"。随着西晋山河破碎,北方游牧民族趁机袭扰西晋,从而又酿"五胡乱华"。此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军阀们往来杀戮,导致有着六千余万人口的中国,仅剩不到六百万人口。

相比政坛上的荣耀,卫罐在书法上的造诣,则更显辉煌。《晋书》称卫瓘:"学问深情,明习文艺。"卫瓘与尚书郎敦煌索靖,师从东汉书法家张芝(张伯英),俱善草书,时称"一台二妙"。卫瓘自称:"我得伯英之筋,我二儿卫恒得其骨,索靖得其肉。"

卫瓘不仅兼工各体,还能兼学古人之长,属于颇有创意的书法家。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章草为"神品"。

卫氏一门四代,属于典型的书法世家。其成长脉络为:三国初期,卫瓘父亲卫觊与钟繇比肩,经过晋代卫瓘、卫恒、卫夫人等人的弘扬,形成了卫氏书门家风。书圣王羲之的父亲与卫夫人是表亲,故王羲之幼时亲承卫夫人的教诲。

卫瓘蒙难时为72岁,如果他能得以自然作古的话,相信中国的书法领域,或许会有更大的瑰宝和更多的人才。


  (https://www.xqianqian.cc/3707/3707298/5376699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