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对叔叔们下死手
然而,对于朱楩来说,他之所以这样行事,其目的实际上就是想要引得朱允炆派遣一些人手前来追击。
当然啦,他内心深处所期盼的可不是朱允炆会派出整整五十万的精锐大军穷追不舍。毕竟,他可没有像朱棣那般以区区三万兵力就能怒战五十万雄师的威风凛凛、霸气侧漏,再说了,就算他本人是穿越而来的,他心里也很清楚,自己无论是实力还是运气,都远远比不上那位声名赫赫的燕王朱棣。
正因如此,朱楩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绝不造反,一心只想回封地罢了,并且再也不想跟朝廷这边纠缠不清了。
如此一来,他不仅稳稳地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更是赢得了众多老百姓们的广泛支持。等到他的四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他便能在南方给予一定程度的援助,充当一个得力的帮手。到那时,这从龙之功岂不是如同熟透的果实一般,轻而易举地落入他的囊中?
所以按照朱楩的盘算,这场白事七天之后结束,他就要立刻与早已守候在城外的众人顺利会师,然后马不停蹄地朝着云南的方向进发。
不过呢,他也不敢行进得太过匆忙,因为袁成等人率领着足足三万人正浩浩荡荡地朝这边赶来会合呢,相比之下,他们的行军速度自然是比不上朱楩一行人的。
虽然心里是这样想着,但实际情况却完全不同。朱允炆调遣四省的卫所屯兵前去包围朱楩的指令以惊人的速度传达出去。而最先抵达的地区,毫无悬念地当属湖广布政使。
已回到布政使司的湖广布政使吴文祥正在忙碌着处理各种因湘王自焚一事引发的乱子。然而,就在湘王追悼的第五天,一道来自朝廷的紧急命令传到了他手中。
面对这道命令,吴文祥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按照常理来说,他应该立刻派遣军队前往荆州逮捕朱楩,或者指示荆州的城防军将这位王爷软禁在城中。可是,当前的民间舆论形势却使得他无法轻易采取行动。
至少现在在湖广这片土地上,岷王朱楩深得民心,拥有众多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其原因便在于,朱楩那可是敢顶着可能被冠以叛国罪名的巨大风险,毅然决然地替那位备受当地民众敬爱有加的湘王向朝廷叫屈喊冤。
如此一来,哪怕身为堂堂的布政使,吴文祥也着实不敢冒险去猜测,如果自己真的对朱楩动手,他是否会毫不犹豫地振臂高呼,进而在自己管辖的区域内煽动起一场汹涌澎湃的民变来。毕竟,民意如水,一旦决堤便难以收拾。
若是真如那般发展下去,那他可就彻彻底底地成为一个冤大头了!不但今年的考核成绩会直接清零,更糟糕的是,就连自己头上那顶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乌纱帽恐怕也难以保住。要知道,现如今湘王自焚一事已然让他背上了一口巨大无比的黑锅,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所以说,无论如何,他绝对不能允许岷王在自己这里再生出什么乱子来了。
思及此处,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竟然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悄悄派遣手下之人将朝廷颁发的那份抓捕令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到了朱楩手中。而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无非就是想要暗示朱楩尽快逃离此地。至于朱楩最终是逃出湖广地界后被其他地界的官府擒获,还是选择自我了结性命,那就统统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啦!只要朱楩不再给他带来麻烦,他便心满意足、高枕无忧了。
朱楩在得知吴文祥的手下悄悄送来的消息后,心中不禁一震。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起身离开了追悼殿。毕竟,那具所谓的尸体也根本就不是他的十二哥湘王朱柏,然而,面对这合围抓捕的命令,他可不敢掉以轻心。于是乎,朱楩甚至连孝服都来不及更换,便匆匆骑上马背,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出城去。
不多时,朱楩便与城外等候多时的袁巧儿等人成功汇合。他面色凝重地向大家讲述了目前的严峻形势:“从川蜀、两广、贵州以及湖广四地的屯军已然陆续接到允炆命令,正朝我们这边赶来,意图将咱们合围抓捕。”听闻此言,众人皆是大吃一惊,谁能想到朱允炆竟然会如此不惜代价地下达这般兴师动众的命令。
此时此刻,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便是逃回云南,以目前的形势看这条道路即刻起便充满了未知和艰险,但众人别无选择。他们深知,一旦被追兵赶上,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在朱楩的带领下,这支队伍正式踏上了这场冲破包围圈的绝地求生之路。
要知道,从消息传递出去,到最终被接收到,再到整顿军队、做出应对决策,这一系列动作都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因此,整体的反应速度不可能会特别快。
朱允炆所下令合围的四个方面的朝廷大军当下还面临着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就是他们缺少一名能够统领全军的主帅!就在朱楩已经带领着手下众人马不停蹄地从荆州朝着贵州方向进发之时,朱允炆原本计划要去抓捕并任命为主帅的徐辉祖,此时才刚刚在连续累死两匹骏马的疯狂疾驰之下赶回京城。
然而,徐辉祖和黄子澄这两人与朱楩那故意拖延、慢慢吞吞的行军截然不同。他们可是真心实意地去执行皇命,因此所采用的战略便是急行军。也正因为如此,就在他们收到朱允炆急召的诏令之时,已经是成功地将代王一家抓捕,并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回归京师之路。
自从接到这份十万火急的召唤后,他俩丝毫不敢有半点懈怠之心,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每人配备三匹骏马,一路上不曾停歇片刻,径直朝着京城疾驰而去。
徐辉祖身为久经沙场的猛将,这样的高强度赶路对他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可相比之下,黄子澄就显得颇为狼狈不堪了。毕竟他年岁渐长,体力已不如年轻时那般充沛,经过这番长途跋涉的折腾,感觉自己的半条性命都快要交代在路上了。
尽管一路艰辛,他们最终也仅仅用了短短五天的时间,就顺顺利利地抵达了京城。甚至连身上的衣衫都来不及更换,便心急如焚地直奔皇宫,觐见圣上。
奉天殿里显然朱允炆已经几天都没好好休息了,黑眼圈都爬上了他的脸,面前桌案上正放着纸,上面只写了一个湘字
黄子澄与徐辉祖进来后,发现朱允炆正与一众二梯队的心腹们论着面前的事,便小声与练子宁询问道“这是出了什么情况,怎么陛下如此憔悴?而且急召我们回来,想必事情不小。”
练子宁于是把这些天他们不在时发生的事都给黄子澄细说了一番,包括朱楩用密道带走了周妃与欣兰,还有湘王自焚
黄子澄与徐辉祖听了个大概,总算是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此刻朱允炆正在与这些大臣们商量着给湘王的谥号呢,可是于朝廷而言就成了一件万分为难的事。
如果是按照朱柏早年的军功或是诗词才名,得个美谥也是当得起的,但现在朝廷是找了个由头和罪名去抓他,再给他美谥那就是在打朝廷自己的脸,有种前后不一的感觉,反倒还做实了朱楩说他要对叔叔们下死手的言论。
(https://www.xqianqian.cc/3598/3598430/1111075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