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文明破晓 > 第791章 中场会谈(十九)

第791章 中场会谈(十九)


      苏联驻英国大使班加诺夫长了张看着很年轻的圆脸,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伍德看到这张脸就感觉十分不快。因为班加诺夫在外交上的表现极为强硬,

      外交大臣伍德用嘲讽的语气问道:“难道苏联已经投奔中国集团了么?”

      言语中,刻意加重了“投奔中国”两个单词的语气。站在英国的视角,苏联趁火打劫的行动明显有勾结中国的可能。如果没有得到中国的默许,苏联绝不敢威胁英国。

      苏联驻英国大使班加诺夫圆脸上故意装出讶异的神情,“伍德大臣,您愿意为您方才的发言负责么?”

      听到这话,爱德华·伍德大臣脸部肌肉不由得扭曲了一下。从外交规则上,伍德大臣所说的话的确有些过分,已经属于气话的范畴。这样的失态只能证明苏联的行动的确让让英国感受到了痛苦。

      平静了一下心情,伍德大臣才继续问道:“我们并不理解苏联方面要求派兵监督英国撤军的要求。”

      在苏联驻英国大使班加诺夫看来,国际规则中的交战习惯与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伍德的强词夺理完全抵触。既然爱德华·伍德还是端着世界霸主的架子,班加诺夫也愿意陪他玩玩。

      咳嗽一声,清清喉咙,班加诺夫说道:“伊朗作为主权国家,允许英国部队进入伊朗境内执行与中英交战的任务。这种改变意味着伊朗到现在为止的中立立场必须进行讨论。

      伊朗对于苏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邻国,苏联非常关注伊朗当下出现的剧烈变化。我们的特使已经与伊朗的巴列维国王见面,巴列维国王所说的情况明显与外交大臣您的说法不同。

      巴列维国王认为,伊朗所有的行动都只是为了避免战争而采取的不得以行动。所以苏联政府认为,苏联有义务确保伊朗政府的主权不受到侵犯。最好的办法,就是派遣人员进入伊朗。”

      班加诺夫的圆脸看起来很年轻,陈述苏联政府态度的时候语气柔和。但他所说的话则代表极为强硬的质问态度。这种态度是完全可以当作军事冲突的前兆。

      听到充满了帝国主义范儿的发言,爱德华·伍德大臣的心情非常不愉快!

      虽然嘴上还是没说出过激的话,但是伍德大臣在心里面已经将苏联嘲讽了好几遍。与欧洲其他国家差不多,英国认为俄国是个野蛮国家,而且是个不值得信赖的野蛮国家。

      即便中英现在处于战争状态,英国上层中很多人对何锐政府的信任度远在信任苏联的程度之上。何锐政府虽然极为强硬,至少何锐是按照一个能够自洽的逻辑在做事。英国上层不能接受原因在于,英国是被牺牲利益的一方,而且何锐这家伙的思路太过于天马行空,哪怕道理上没错,却是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所以英国上层愤怒与不解之余,还有一种惊叹。

      苏联的做法则是完全能够理解的欧洲强盗做法,而且俄国人那种野蛮的作风比欧洲更加粗糙,更令爱德华·伍德大臣感到厌恶。

      如果是英国来做这件事,现阶段自然要谈势力范围的划分。但是对面的苏联驻英国大使班加诺夫却在这里故意中断了。这就很容易让爱德华·伍德大臣感觉苏联是在尝试等着英国主动做出更多退让的准备。

      既然对手是野蛮的俄国人,伍德大臣选择了应对野蛮人的态度,那就是明确表示英国绝不退让。伍德大臣平静的答道:“苏联的看法是莫名其妙的,完全不尊重事实。伊朗与英国有着传统的良好关系。所以伊朗在人道主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的选择中,并没有受到任何胁迫。反倒是苏联的看法,是在对世界和平的破坏!英国完全不能接受苏联的态度。”

      现阶段的英国虽然遭到沉重打击,但在中东地区的实力依旧超过苏联。这种时候就得让苏联明白,如果苏联真的要靠战争来解决问题,英国有信心对付苏联的进攻。

      事实上爱德华·伍德大臣的判断没有错,苏联现阶段只是在试探英国的态度。

      1921年,卡扎尔王朝波斯哥萨克旅(Cossack  Brigade)的官员礼萨汗利用哥萨克旅支持针对卡扎尔政府的一次政变。通过镇压叛乱和维持秩序,礼萨汗将自己塑造成国家最具权势的人物。在192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废黜了卡扎尔王朝最后一位统治者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并任命礼萨汗为新一任沙阿。

      礼萨汗雄心壮志地计划在伊朗实行现代化,包括大规模发展工业、落实主要的基础建设计划、建设跨国铁路系统、建立公立学校机制、改革司法机构及改善医疗卫生。他相信由知识分子领导的强势、集权政府可以实施这些计划。

      礼萨汗派遣逾百人到欧洲留学,包括他的儿子。在1925年至1941年的16年间,礼萨汗的发展计划使国家都市化,公共教育的进展理想,专业的中产阶层和工人阶层涌现。

      现在伊朗巴列维王朝的态度十分明确,他们现在阶段最紧迫的需求是确保安全需求。苏联派人去见了巴列维国王,交谈其实并不如班加诺夫描述的那么友好,伊朗国王巴列维好歹也是靠政变上台的军方代表,他明确表示,“谁能保证伊朗的独立,伊朗就会和谁站在一起。”

      虽然巴列维国王并没有公开提到中国,但是言辞间也有暗示,如果中国能够保证伊朗的独立安全,巴列维政权并不介意与中国合作。

      在苏联看来,何锐政府很大概率上会与伊朗在独立安全上达成协议,所以现阶段貌似在对英国施压,其实苏联政府真正期待的是与英国政府一起瓜分伊朗的势力范围。

      而且苏联政府此时也在多方努力,在好几个地区,第三国际中服从莫斯科指挥的成员已经到了获得解放的殖民地,正在与更早之前加入世界人民解放军中的苏联籍人员开始接触。

      在所有获得解放的殖民地中,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内有非常多外籍人员。南部四国中,占城经济发展的最好,其国内的外国志愿者们的数量最多。3月的苏联依旧寒冷,而3月的占城共和国首都西贡已经是进入干季。平均气温在28度左右,由于雨季结束,空气虽然湿润,却不是那种浑身裹在水蒸气中的感觉。

      中国对于南部四国的援助都差不多,在其首都都有机场,中南铁路穿过除了老挝之外的三国,西贡作为中南铁路上重要的一站,大量火车通过,让这座城市显得十分繁荣。

      第三国际的同志们到达西贡,让已经加入世界人民解放军的前第三国际成员们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欢乐心情。众人就在西贡召开了一场餐会。占城共和国政府也乐见更多的外国志愿者前来帮助本国建设,主动提供了很好的场地。

      餐会采用自助餐模式,占城共和国外交部长与经济部长先后在餐会正式召开前发言。之后发言的是占城财政部顾问,德国人马克西米。马克西米身份很有趣,他是德共成员,也是德国的经济专家沙赫特的同学。曾经在德国经济部门工作,在纳粹德国迫害共产党的时候,马克西米先逃出德国,先到了法国,之后与西班牙国际纵队成员中的德国成员一起到了中国寻求支持。

      马克西米有着德国人不太常见的开朗性格,他先回忆了大家抵达中国后的不安,以及接到中国询问时的讶异,“……同志们,当中国同志询问我是否愿意继续从事经济工作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画面是,只会说德语与英语的我和一群只会说汉语的中国经济人才一起在办公室内工作的场景。那时候我觉得我什么都干不了。

      现在,我已经知道,中国同志中有不少其实会说英语。但是,我却没想到,会在西贡与完全只会说当地语言的同志们一起工作。而且,我甚至可以自豪的说,我和同志们的工作非常有成绩,我们是真的为世界人民的进步事业贡献出了我们的能力!”

      参加餐会的成员们纷纷点头,有人还热情的鼓掌叫好。

      肩负着秘密任务的第三国际成员环视全场,发现表达了认同态度的不仅是来自欧美的革命者与左翼人士,占城共和国的人也是同样的看法,各色人种在共同合作的事情上表达了相同的看法,让现场气氛十分融洽。

      这种融洽让第三国际成员感觉不是很舒服,因为世界人民解放军的成员在占城共和国出任的职务五花八门,涵盖了占城共和国的各个领域。

      发言的马克西米是财政部的顾问,在出发前,第三国际委员会拿到的评估报告中认为,德共成员马克西米与中国的林凤山是占城共和国实际上的财政工作领导人。

      除了马克西米之外,西贡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外科主任白求恩是加拿大人。西贡医学院的校长詹姆斯·德邦是英格兰人,与中国已故的前商务部长莫里循一样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医学院。

      爱丁堡大学医学院自从出了莫里循这位人物后,就对中国十分有兴趣,与中国的几所医学院都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关系,有很多交流工作。现在中南四国的医学界中就有不少左翼立场的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生受雇于该国政府,出任各种教学以及医学工作。

      这是第三国际感觉很讶异又很不快的事情。中国解放了殖民地后,并没有将这些国家变成中国的卫星国,通过提供专家控制该国核心地位,进而实现对这些国家的控制。

      中国只是在各种专业领域提供顾问,以及帮助这些国家进行培训。中国还乐于推荐愿意献身于世界革命的左翼人士中的专业人士出任这些技术岗位。以至于这些得到解放的国家中,外国顾问中非中国国籍的专家数量接近了一半。

      从政治上看,这怎么看都不是控制别国的打算。因为这些左翼革命者中有相当多的人非常厌恶大国控制小国,而这些人之所以脱离了第三国际的原因,就是不满苏联将第三国际变成苏联领导下的工具。

      中国如此大胆的使用这些人为获得解放的殖民地提供顾问工作,如果不是这些人只是反苏联的大国主义而不反中国的大国主义,那就是中国真的不搞大国主义。

      革命者们并不矫情,马克西米发言不算长,回忆过往,期待未来之后,餐会就开始了。会场上菜香四溢,而且现场加工的食物吸引了身负秘密使命的第三国际人员。就见烧烤架上竟然直接将小臂大小的龙虾一刀劈成两半,直接放到铁架上炙烤。对于欧洲人来说,这是欧洲顶级贵族们餐桌上才能享受的美味。

      即便心里面觉得这种待遇位面好的过分,可第三国际代表们也忍不住排队去取大虾。若是只看过这样的美食而没能吃过,心里面就是感觉非常遗憾。

      在一起排队,自然就有话聊。面对这么奢侈的巨大青色龙虾,第三国际的成员就与马克西米谈起了这些革命者们当下的待遇。

      马克西米对这个问题不仅没有丝毫不安,甚至很得意的解释起来。前来参加前殖民地国家建设的外国志愿者中,也未必都是革命者。不少是因为本国经济凋敝而跑来这里寻求就业机会,并且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成绩获得工作经验以及良好报酬的技术专家。

      这些国家的政府会根据其工作的属性,提供与其国内同等的工资,以确保为劳动付费的原则。同时,中国政府作为邀请一方,也会根据在这些人的收入,再提供一笔补贴,将其收入的标准拉到以中国同类工作的普通工资标准水平。

      第三国际的同志嘴里面有着不少唾液,所以此时口齿倒是十分清晰流畅,“如果这么说的话,岂不是背离了革命者们安贫的理念么?”

      对于这帮土狗,马克西米有些鄙视。的确,欧洲革命者们很清楚自己从事的革命事业必然会让他们经历贫困。而且基督教文化里面也是主张安贫,尤其是追求道德的人,更要安于贫困。在这方面,中西方文化里面都有此类看法。

      马克西米解释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活在真空里,自然要生活。在中国有一个看法,如果做好事的人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那么谁还肯做好事呢?给与他们足够的收入,是对于劳动的尊重。就我所知,在这些志愿者当中,很多人将自己的收入捐出来,为当地人民进行了许多工作。我们对此非常感动。这些同志真的是品德高尚。”

      这样的话简直是一种冲击,让第三国际的代表一时不知道该说啥。而更大的冲击在后面,马克西米又补充了一句,“同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说完,马克西米拍了拍第三国际代表的肩膀,就端着盘子拿了给他烤的那份大虾,转向餐桌那边坐下吃了起来。

      这边大虾烤的很快,第三国际的代表们也很快拿到了他们的那份。这种大虾名叫锦绣龙虾,又名青龙。锦绣龙虾在古代可能曾被称为“神虾”。在太平县志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北宋天圣元年,渔者得于海中,长三尺余,前二钳可二寸许,末有红须尺余,首如数升器,若绘画状,双目,十二足,文如虎豹。大率五彩皆具,而状魁梧尤异。中使吴仲华绘其像以闻,诏名神虾。根据县志中的这段描述,“神虾”的外形特征与锦绣龙虾有着相似之处在中国叫做“青龙”。

      这种龙虾肉质鲜美,在东南亚地区非常多。至于第三国际代表们更是从没见过。此时虽然心情受到很大冲击,但是美味虾肉入口,还是吸引了他们的食欲和注意力。

      苏联的试探不仅包括这些曾经第三国际的成员,苏联自己很期待能够在获得解放的国家中建立第三国际的实力。

      所以在京城,准备与中国外交部会面的苏联代表也在准备如何向中国政府转达苏共的想法。斯大林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接受苏联的提及。在独立的各国中,除了种族主义政党之外,所有政党都受到法律保护,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总而言之,这些新成立的国家除了与苏联建交,不对苏联进行各种敌对行动之外,其国内的政治制度中不能迫害共产党与共产党员。这些国家中的共产党员一旦通过选举获得议员等职务,就不能被剥夺其职务。

      如果可以的话,苏联代表更希望能够与李润石这样的中国文明党领导人交谈此事。但莫洛托夫也知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这样的大事上绕过何锐。在中国,何锐不同意的事情就是没办法通过。


  (https://www.xqianqian.cc/34/34499/10935599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