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扶风晓月 > 第229章 高手在民间

第229章 高手在民间


在晨曦初破,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温柔地拂过古都大齐的屋檐之时,武百,这位胸怀壮志、目光如炬的帝王,已沉浸在了对未来的深邃思考之中。

他的心中,不仅装着对这片古老土地深沉的爱,更怀揣着一个让大齐翱翔于世界之巅的宏伟蓝图。

于是,大齐科学院的诞生,便成为了这壮丽画卷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武百深知,在这个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时代,唯有科技的力量,方能引领大齐走向辉煌。

他将目光投向了远方,那里是未知与可能交织的星辰大海,也是大齐未来必须征服的领域。

于是,一个关于科学研究的宏伟规划在他心中悄然成形,分为民用与军事两大方向,旨在全面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与民众的生活质量。

为了这一宏伟目标,武百不惜重金从系统中购得了海量科学书籍,这些书籍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科技的广泛领域,如同知识的海洋,等待着探索者的航船。

同时,他深谙人才乃国家之根本,特意从十大金刚中调遣了佐菲、初代、赛文三位科学界的佼佼者,他们不仅精通各类科学技术,更有着超凡的智慧与远见。

当三人踏入武百府邸的那一刻,一股肃穆而又充满期待的气氛弥漫开来。

他们向武百行过庄重的参拜礼后,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聆听这位帝王赋予他们的使命。

“好,你们终于来了。”

“来,坐下。”

武百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给予人无尽的力量。

待三人落座后,他缓缓开口,将心中的构想一一铺陈开来。

“我准备把你们派到科学院去,那里将是我们大齐科技发展的摇篮。”

武百的目光扫过三人,语气中满是信任与期待,“你们都是大齐精通科学的高级人才,我相信,在你们的带领下,科学院定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科学家,为大齐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赛文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满满的兴奋与责任感:“皇上成立了科学院吗?这真是我们大齐的幸事!”

“是的,马灵将是科学院的总负责人。”武百继续说道,“我之所以成立科学院,是因为我们虽然身处古代,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绝不能因此而自满。”

“我们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大力发展科技,让大齐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地球上的超级大国。”

三人闻言,齐声高呼:“皇上圣明!”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武百决策的认同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接着,武百指了指地上那堆成山的书籍,那些书籍如同一座座小山,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这些都是我特意为科学院准备的教材,涵盖了从基础物理、化学、生物学到工程学、军事科技等多个领域。”

“你们不仅要自己学习,更要将这些知识传授给科学院的每一个人才,让他们成为推动大齐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

三人望着那堆积如山的书籍,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激动与使命感。

他们知道,这些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大齐未来希望的火种。

“明天,我们一起去科学院看看。”武百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有力,“我要亲眼见证你们如何将这片荒芜之地,变成大齐科技腾飞的起点。”

第二日的晨光中,武百乘坐的小货车缓缓驶入了科学院的庄严大门,车轮轻碾过光洁的石板路,留下一串串期待与希望的印记。

马灵,这位科学院的灵魂人物,早已亲自督阵,确保一切准备就绪,以最高规格迎接皇上的到来。

他身旁,是早已列队整齐、精神抖擞的科研人员,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科学的执着与对皇上的崇敬。

随着车门轻启,武百身着便服,步伐稳健地走出,他的身后紧跟着佐菲、初代、赛文这三位。

他们的出现为这场参观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不凡。

科学院的全体人员见状,立即齐刷刷地鞠躬行礼,声音洪亮而整齐:“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问候,更是对武百作为国家领袖的无限敬仰。

武百微笑着回应:“你们好!”

他的声音温暖而有力,瞬间拉近了与科研人员之间的距离。

随后,他转向马灵,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马灵,带我看看你们的科学院吧。”

在马灵的引领下,武百一行人首先踏入了实验室区域。

这里是大齐科技梦想的发源地,也是无数科研人员日夜奋斗的地方。

与想象中的高科技设施不同,这里的实验室显得更为朴素而务实,每一处都透露着对基础科学的执着追求。

“皇上,这里是我们的炸药实验室。”

马灵介绍道,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我们正在进行烈性炸药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国家的防御和建设贡献力量。”

武百走进实验室,只见实验台上摆放着各种试管、烧杯和精密的测量仪器。

科研人员们正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实验,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

武百仔细观察着每一个实验步骤,不时向科研人员提问,展现出他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与深刻理解。

“炸药的研究至关重要,但也要注重安全。”

武百语重心长地说,“我希望你们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取得更大的突破。”

随后,马灵又带武百参观了纺纱机的研究实验室。这里的氛围相对轻松一些,但科研人员们脸上的焦虑却难以掩饰。

“纺纱机的进展虽然不大,但我们正在努力攻克技术难关。”

马灵解释道,“一旦成功,将大大提高我国的纺织业生产效率。”

武百听后,轻轻点头表示理解。他深知每一项科学研究都需要时间和耐心,更需要科研人员们的不懈努力与坚持。

参观完实验室后,马灵又引领武百来到了会议室。

这里是大齐科学家交流思想、探讨问题的重要场所。

会议室宽敞明亮,墙上挂满了各种图表和模型,展示着科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规划。

“每次我们在这里开会,都会碰撞出许多新的火花。”

马灵介绍道,“这里不仅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地方,更是我们共同成长的舞台。”

武百在会议桌前停下脚步,环视四周后说道:“我很高兴看到你们如此积极地交流思想。”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与合作,我希望你们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精神。”

武百点燃一根烟,轻轻吐出一口烟雾,他转头对马灵吩咐道:“马灵啊,麻烦你安排一下,我想与科学院的几位杰出代表进行深入的交流,听听他们的心声与见解。”

马灵闻言,立刻领命而去,步伐中带着几分急促与期待。

不久,第一位代表便在马灵的陪同下步入会议室。

这是一位年约三十有余的男子,面容朴实无华,胡须略显杂乱却难掩其智慧的眼神。

他便是王沉,一个在机关术上有着深厚造诣的工匠。

“你好,我是武百。”

武百站起身,主动伸出手,以示友好与尊重。

王沉略显紧张地握住武百的手,声音中带着几分质朴与自豪:“俺叫王沉,能见到皇上,真是三生有幸。”

“不必拘礼,王沉。”

武百微笑着示意他坐下,“听说你对机关术颇有研究,能来到科学院,想必是如鱼得水吧?”

王沉憨厚一笑,点头道:“适应,适应得很。”

“俺以前学的那些机关术,在这里总算有了用武之地。”

武百闻言,心中不禁暗自赞叹,这古代的确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他好奇地问道:“哦?能具体说说你的机关术吗?我对这方面很感兴趣。”

王沉脸上闪过一丝兴奋,仿佛找到了知音一般,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俺从小就对机关术情有独钟,家里祖传的手艺,一代代传到了俺这儿。”

“俺主攻的是水利方面的机关术,比如设计水车来灌溉农田,利用水轮带动磨坊,还有铸造坚固耐用的铸铁水门来控制水流。”

“这些机关术看似简单,实则大有乾坤。”

王沉边说边比划着,满脸都是对技术的热爱与执着,“就拿水车来说吧,它利用水流的力量自动旋转,不仅减轻了人力负担,还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俺还尝试对水车进行了改良,让它更加适应不同地形和水流条件。”

武百听得入神,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意识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机关术,实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王沉,你的这些成就令人钦佩。”武百由衷地说道,“我想知道,你在科学院的研究中,是否有什么新的想法或挑战?”

王沉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随即又变得坚定起来:“皇上,实不相瞒,俺在科学院的日子里,确实遇到了一些难题。”

“俺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机关术与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加高效的水利设施。”

“但俺的知识储备有限,很多现代科技俺都不甚了解。”

武百闻言,心中一动。

他意识到,这正是推动科学院乃至整个国家科技进步的关键所在——跨学科的融合与创新。于是,他鼓励道:“王沉,你的这个想法很好。”

“科学院就是一个汇聚各方智慧、鼓励创新的地方。”

“你可以与其他领域的专家交流学习,共同探索机关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点。”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你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果。”

随着第一位代表王沉的离开,会议室的气氛稍作调整,便迎来了第二位访客——冯巧娘。

她身着粗布衣裳,脚踏布鞋,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显然是一位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的农妇。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的妇女,却即将展现出她不凡的数学才华。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冯巧娘一进门,便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双手合十,眼中满是对皇权的敬畏与敬仰。

武百见状,连忙上前一步,双手轻轻扶住她的双臂,温和地说:“使不得,使不得,快请起。”

在武百的搀扶下,冯巧娘缓缓起身,坐在了为她准备的椅子上。

她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双手不时地揉搓着衣角,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与自信。

武百微笑着看向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更加亲切:“冯巧娘,听说你有一技之长,能在这里与我们分享一下吗?”

冯巧娘闻言,紧张的情绪似乎缓解了一些,她抬头看向武百,声音虽轻却清晰:“俺会算数,特别是《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里的内容。”

武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要知道,《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是古代数学领域的瑰宝,其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算术知识,还蕴含了深刻的数学思想。

一个务农的妇女竟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实属难得。

“哦?你能具体讲讲吗?”武百的语气中充满了期待。

冯巧娘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开始缓缓讲述起来:“《九章算术》是俺小时候跟村里的老秀才学的,里面讲了好多实用的算术方法,比如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和勾股等。”

“俺最感兴趣的是方程部分,它让俺明白了如何通过设立未知数来解决问题,特别是那些复杂的土地丈量、粮食分配问题。”

说到这里,冯巧娘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光芒,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与数字为伴的童年时光。

“而《周髀算经》呢,则让俺对天文和数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它讲到了用勾股定理来测量太阳的高度、计算日影的长度,还提到了用算术方法来预测天气变化。”

“这些知识虽然深奥,但俺觉得特别有趣,每次研究起来都能学到不少新东西。”

武百听得入了迷,他没想到一个普通的农妇竟然能对古代数学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和热爱。

他忍不住打断道:“冯巧娘,你的这些知识都是从哪里学来的?难道村里真的有这样一位博学的老秀才吗?”

冯巧娘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怀念:“是啊,俺村里以前确实有一位老秀才,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学富五车。”

后来年纪大了,就回到村里教书。

“俺小时候家里穷,上不起私塾,但俺特别喜欢听老秀才讲课,特别是数学课。”

“每次俺都偷偷地躲在教室外面听,慢慢地就学会了不少东西。”

武百闻言,心中对这位老秀才充满了敬意。他意识到,正是有了这样一批默默无闻的学者和教育者,古代的文化和知识才得以传承和发展。

同时,他也对冯巧娘的毅力和好学精神感到由衷的钦佩。

“冯巧娘,你的这些才华在科学院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武百鼓励道,“你可以将你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比如改进农具设计、优化作物种植布局等。”

“我相信,在你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的进步和发展。”

“皇上,俺一定会好好的干的。”

冯巧娘的声音虽不高亢,却坚定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她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与对职责的忠诚。

她的眼神清澈,仿佛能洞察人心的深处,让人不由自主地相信她的承诺。

武百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冯巧娘,你不仅勤劳能干,更有一颗为国效力的心,朕甚感欣慰。”

“不过,朕还有一事相求。”

说到这里,武百的话语中多了几分凝重。

“你能帮我请来你村里的那位老秀才吗?就说当今皇上想请他来科学院,共谋国家大事。”

冯巧娘闻言,脸上露出了惊讶与喜悦交织的表情。

“当然可以,皇上!他老人家一直渴望能将自己的所学贡献给国家,若是得知皇上的邀请,定会欣喜若狂,感激不尽。”

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对老秀才才华的自豪与对皇恩的感激。

望着冯巧娘离去的背影,武百的思绪飘向了远方。

他深知,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数学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那位隐居乡间的老秀才,竟能在数学领域有如此深的造诣,实属难得。

这样的人才,若不能为国家所用,将是多大的遗憾!

正当武百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时,大殿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紧接着,一个身材魁梧、脑袋异常大的男子步入大殿,他便是韩金斗,一位来自海边的造船高手。

“你好。”武百微笑着向韩金斗打招呼,试图缓解他初次面圣的紧张情绪。

韩金斗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召见震撼到了,他慌忙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地回答道:“参见皇上,草民韩金斗,有失远迎,请皇上恕罪。”

“请起吧,不必多礼。”

武百挥手示意,语气中充满了温和。

武百看着韩金斗的资料,说道:“韩金斗,听闻你家族世代造船,技艺超群,朕很想听听你的专长。”

韩金斗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激动之情。他站起身来,挺直了腰板,仿佛要将自己一生的热爱与追求都凝聚在这一刻的讲述中。

“回皇上,草民家族世代居住于海边,以造船为生,对海洋有着无比的敬畏与热爱。”

“我们的造船技艺,历经数代人的传承与创新,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接下来,请允许草民为皇上详细介绍几项我们引以为傲的技艺。”

韩金斗深吸一气,徐徐而谈:“首论,乃水密隔舱之妙艺。”

“此技将船体精妙分割为若干互不贯通之舱室,以匠心独运之隔舱板,构筑安全之壁垒。”

“非但使船体抗沉性倍增,即便一舱遇水,亦能保其余安然无恙,实为航行之守护神。”

“又便于货物之装卸与管理,减少损耗,秩序井然。”

“再者,此设计加固船体,使之即便在狂风巨浪中,亦能稳健航行,无惧风雨。”

言及此处,韩金斗目露自豪之光,心中已绘就家族荣耀之舟,破浪前行于浩瀚碧波之上。

“再谈钉接榫合之术,此乃造船古法,蕴含智慧之深邃。”

“借木材之自然纹理,辅以精湛榫卯,辅以铁钉之固,使船体各部件紧密相连,坚如磐石。”

“吾族先辈早已掌握此技,更不断创新,斜穿铁钉平接之法,更添船只之耐用与安全,实为造船业之基石。”

“至于第三绝艺,乃舵板之精妙设计。舵板乃航行之舵手,吾家之设计,独步海疆。”

“其上菱形小孔,看似简约,实则蕴含玄机。”

“既能减阻增效,使操舵之力省而效高,又能微调角度与位置,精准驾驭航向,航行性能与效率,皆因此设计而大幅提升,令船只于茫茫大海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武百闻其言,眼眸中跃动着兴奋与期盼之光。

深知此等技艺之传承与发扬,对齐国之意义非凡。

强国之基,在于海防之固、贸易之畅,更在于海战之胜。而这一切,皆需如韩金斗般之匠人,以心血与智慧铸就。

“韩金斗,”武百语带赞赏与厚望,“汝之技艺与才华,令朕叹为观止。”

“齐国造船之业,正需汝辈英才,以推波助澜,壮大国力。”

“朕今赐汝皇家造船厂总工程师之职,全权执掌船只设计建造之重任。”

“并许以全力支持,助汝才华施展,造福社稷。”

韩金斗闻旨,感激涕零,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激动,他跪伏于地,声音坚定而充满感激:“谢皇上隆恩器重,微臣定当倾尽毕生所学,不遗余力地奉献于大齐造船业之兴盛,以报皇恩浩荡!”


  (https://www.xqianqian.cc/3335/3335558/1111091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