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落难情缘 > 805章 杜位说留迹(3)

805章 杜位说留迹(3)


  王维在所撰的《六祖能禅师碑铭》中述:惠能以“众生为净土,杂居止于人;世事是度门,混农商于劳侣。”在这宁静致远之地,樵夫出身的惠能为他以后的禅学更贴近生活,更具“平民化”特征积淀下不寻常的思想基础。

怀集冷坑一带有几条卢姓的大村。中国自古以来有“同姓三分亲”的传统思想。按那些传统俗例,卢姓的村民见惠能是同宗同族,对他视为兄弟一样,平日更加关心,大家情如手足。

惠能在家乡新州时是靠上山打柴来瞻养母亲,现在也正值年轻力壮,有的是力气。在上爱岭与村民上山砍柴他是驾轻就熟;与猎人上山打猎,爬山越岭是他的看家本领;耕地种田,他又有丰富的经验。加上惠能干起活来,从不吝惜自己的力气,只是一个劲儿地埋头苦干。故此,大家都很喜欢惠能前来帮忙干活。

白天,惠能下山来,帮村民们干活,还经常把自己学到的耕种技术教授给附近的山民;傍晚,他孤身一人,带着满身的汗水,攀爬返回山巅的龟咀岩。寒冬炎酷,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在连绵不断的群山中,不少山民以狩猎为生,经常在动物活动之地布网装甲。

在山上,惠能如果见到有猎物落网或被铁夹夹住,他就会前去解网松夹,放猎物逃生。

每到吃饭时,惠能将放一把蔬莱寄煮在肉锅里。

有山民问道:“你为什么这样吃饭的?”

惠能笑着说:“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我只吃肉边的蔬菜,这对身体更有益处。”

惠能平日常常劝导山民们多种五谷、蔬菜、少杀猎物,多做善事积善德,摒除暴戾野蛮之习气,多做善事以积阴德。

因此,周围的山民,对惠能都十分敬重,改掉了暴戾的性格与不少不良的习俗。

惠能以龟咀岩石室为住地,辗转于怀集、四会的大山之间,跟山民们一道种地、采药、观赏山林景色,聆听深谷流泉,领略大自然的野趣,修悟自己的心性。

平日,惠能继续自我修禅,领会佛经的真谛,此行此举,矢志不渝。

惠能靠着非凡的毅力与坚定的信仰,在怀集、四会那一带的深山密林里,虽是幽遁山林,不食草衣,却是在韬光养晦,自我修禅。他的禅学思想的创立大大地受惠于容纳了这一带的世情影响,山水灵气鉴照和文化启迪。他以矢志不渝之精神,修悟了整整十五个年头。

无论是三伏炎夏,还是数九严冬,惠能或对闲适恬静的绿水青山,或仰望浩渺迷离的星汉银河,思路在有形的物与无形的心之间徘徊,苦苦地思索着五祖所传顿教与西方《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诣与转承关系。

世间万物都在变,西方的佛法来大唐中土也该变。恒河之水如何融汇到中土的江河?这是佛门中的大问题。达摩祖师所传的如来禅,万变不离其宗,其要旨是“藉教悟宗”,修行开悟的特点。而祖师所传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强调的是直指心源,应机接物,当下默契,即心是佛,这当是佛法的源头活水。

惠能在怀集与四会山林这清净之地十五年的隐遁修悟,开始构思体现中国化、平民化的《坛经》,立志创立禅学“南宗”。“众妙会心”,使惠能的佛理禅机升华到了一个新高度,他修悟出的心性之学,在贯通大乘佛法基础上无形中融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之学,实现了天竺禅在中国的彻底转换,形成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禅宗思想体系。这为他日后在曹溪大开法门,张扬中国化的佛教--曹溪禅奠定了厚实无比的思想基础。

后来,怀集县令蒋航登六祖岩,感慨赋诗,其中有“峭壁悬崖叩上宫,慈悲救世释儒同,如何十载修真地,一任嚣尘历劫红。”此诗刻在六祖岩壁上,长140厘米,现仍清晰可见。

古人将惠能在怀城南溪饮水之事与智药饮曹溪水之事相联,称:“南溪与曹溪何分高下,则顿悟之门已可近取。”

古怀阳十六景之一就有“南溪古渡”一景。而上爱岭被后人称为“六祖岭”,岭上的龟咀岩被后人称为“六祖岩”。

后来,冷坑的人们知道曾在龟咀岩上避难的竟是禅宗六祖惠能,在深感荣幸之余,在熔炉村东面,也就是惠能经常帮村民干农活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寺院--双禄寺。

人们在惠能西行时出现红黄光环的山冈上建起了谷神庙,附近村庄赐名为“佛灯村”。

当地的村民,逢年过节,家家都挂起了“走马灯”,来纪念这位禅林宗师。盏盏花灯,装点着夜色下的山庄,蔚为壮观,成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起了不少文人雅士的造访,甚至连县令大人也专程前往参观。有一县令在观看了花灯夜景后情思喷涌,泼墨挥毫,写下了一首著名的七言诗《晚游佛灯》:

竹外禅关色界空,青莲趺坐一灯红。

在天月色长如水,共照迷人暗宅中。

家家挂佛灯的民间习俗,在怀城附近流传开来……大量的历史遗迹,都是对六祖惠能“逢怀则止”的历史见证。

在六祖惠能的思想影响下,怀会大地,禅风颇盛。

惠能灭度后,他的弟子从国恩寺来到六祖惠能曾蛰居多时的四会灯盏岭扶卢山下,建起了六祖寺,传言昔日香火极盛。经千年风吹雨打,旧址如今石柱瓦顶犹存。

扶卢山在上林铺清塘陶塘龙头罗湖四铺界,高千馀丈,上有石池。池沿石以撞击之,其声如鼓……昔六祖卢惠能常避难于此。故以扶卢山名下。有六祖庵。惠能“乃于四会避难,逐猎人队中,一十五载,令扶卢山卢峰寺、六祖庵,皆能遗迹也。

六祖寺在龙头铺扶卢山下六祖惠能隐居于此,后人建庵祀之,村民将寺前的那条村易名为“寺前村”。

在四会贞山修建的“六祖寺”规模宏大,环山而抱,状如坐莲,四周林木苍翠。巍峨山门的两副对联分别是:

山藏祖迹千年禅宗意

门纳善信万众护法心

开般若门应是明心见性

入菩提地还需色相皆空

……

六祖惠能与肇庆也有不解之缘,城西的梅庵便留下了他的足迹。

且说六祖惠能在宝林寺弘法已三十多年了。

一天,他踏着斜阳夕照在寺后走了一遭。

轻风吹来,高大的菩提树上有几叶黄叶悠悠地飘落。

六祖惠能弯腰捡起地面的一片黄叶,凝视好久,自我吟哦道:“呵,,!”便决定要启程返回新州。

曹溪溪口,宝林寺所有和尚都穿戴整齐,到来替师父送行。

六祖惠能身穿金红色袈裟,拄着锡杖,登上小舟。

神会、法海与智常等另外五位僧人携着行囊,随后上船。

六祖惠能深情地眺望着曹溪这使他佛业宏张的宝地,望着岸上挤得满满的弟子,吟哦道:“叶落归根,来时无口。诸佛出现,犹示涅盘,有来必去,理亦常然,我此形骸,归必有所。”

众徒弟问:“师之法眼,何人传授?”

六祖惠能答:“有道者得,无心者通。”说完与众弟子频频挥手作别。

轻舟徐徐离岸,从曹溪两旁的李树林穿出,直入北江,顺流而下。

江水碧绿如缎,两岸峭壁似削。蓝天寥廊,水鸟翱翔。

眼前是美景无限,但六祖惠能眼帘浮现的却是人生走过的一幕幕:金台寺听经,到湖北东禅寺投奔五祖,夜得祖传圣衣金钵,及后躲藏怀集、四会十五年,直至复出后在韶州宝林寺大开“顿悟”法门,眨眼之间,又三十六年了。这长途跋涉的人生之路,何等的曲折,何等的艰辛!思前想后,六祖惠能止不住情思万千。

轻舟在江面行了好多天,由北江顺水直下珠江,再溯流而上,从羚羊峡口转入西江时,已是残阳夕照,归帆点点。六祖惠能他们所乘的轻舟驶过古城端州,在城西一个码头泊定。

天色已晚,江上风大浪大,六祖惠能决定先在城里歇息一晚。

神会向六祖惠能道:“人说这里风景如画,我们何不趁隙上岸走走,浏览一下?”

“好呀。”六祖点点头,于是他与神会登岸而去。

他们离岸走了不远,来到了一个小山冈,见周围树木葱笼,归鸟啾鸣,但山冈上却是草木不长,在岗顶处孤零零地建有一座小小的庵堂,在暮色中孤清冷寂。

惠能对徒弟神会说:“那是佛门圣地,我们去与住持倾谈一下佛理禅机。”

神会:“今晚江中风高浪急,我们索性到那庵堂去求宿吧。”

惠能略思了一下,道:“好,我们就在这小庵里借一宿。”

小庵的住持正在打坐参禅,听守门小和尚禀报说有外地僧人到来求宿,便速从蒲团站起,快步出至大门口迎接。

他见来者中有一老佛长髯飘皑,气宇非凡,心中嘀咕:“这是何方高僧呢?”

神会上前来,恭敬地送上了佛家文牒。

住持拆开一看,“哟,来人竟然是禅宗六祖!”马上跪地叩拜:“不知师祖驾临,有失远迎,乞望恕谅。”

住持领众僧人向六祖惠能叩拜之后,带着他们走上了小山冈。

这小庵占地不多,只有几间低矮的青砖瓦房,跟法场宏大的宝林寺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

住持将六祖惠能一行人迎进小厅里坐下。

小僧捧着沏好的香茶。

六祖惠能捧起茶杯,置于嘴巴,呷了一口,感到口感甚差,不禁皱起了眉头,低头望着杯子,在晃动的松脂灯下,见里面的茶水异常浑浊,有如黄汤一样。

住持看到惠能这副表情,推知他之所想,直言问道:“师祖,这茶的泥味太重,是吗?”

六祖惠能点头:“是呀。如此浑浊之水,怎能用来泡茶呢?”

住持脸上露出无奈之色:“在我们这小庵里,僧人平日煮饭与饮食都是用西江水的。如今西江是洪水期,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太多,我们将挑回来的江水放到水池中静置很久,即使打过明矾,但那些泥沙亦不能完全沉淀下来。”

“唉,长年累月饮用这么浑浊的江水,可真是苦了你们,”禅宗六祖不解地问,“你们这里山碧水清,钟灵毓秀,为何不在庵里打井取水呢?”

住持:“我们寺的僧人也曾经在庵里打过井。”

六祖能:“既然打了井,那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不饮用井水呢?”

住持叹了口气:“井虽然打了,却没有泉水涌出。”

六祖惠能:“你带我去看看。”

“好,”住持带着六祖、神会等人步出小厅,在门前不远处,见有一口方井,四周的灌木因缺水而变得枯黄。

此时天色已黑,往下望去,井里只是黑黝黝的一片。

庵里小僧点燃了火把,探到方井里面。

六祖惠能看到:由于泥沙的淤积,此时井底仅有几尺深,并可见到泥沙泛白,显然,这口井早已干涸多时。

六祖惠能道:“既然井中无水,你们为何半途而废,不再深挖下去呢?”

住持解释道:“这里濒临西江,地势低洼,按城里其他地方挖井的情况来看,仅挖至几尺,便会有泉水不断涌出。我们曾经将这口井深挖数丈,但仍然干涸无水。”

六祖惠能:“我佛讲的是缘,世间万物与我佛俱是有缘。水也是灵气之物,我们若然跟它无缘,纵然深挖百丈,也不会有泉水涌出的。”

神会若有所悟:“啊,原来是这样!难怪这山冈上草木不多了。”

住持一脸的无奈,摊着双手道:“看来上天注定,我们这庵里的僧人以后都要喝浑浊的西江水了。”

“我看倒也未必,”六祖惠能摆了摆手,说,“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虔诚祈拜,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效的。”

住持点头:“六祖讲得有理。”

六祖惠能先作了斋沐,率众来到了枯井旁,亲自点燃了香烛,

焚香过后,六祖惠能喃喃有道:“若是苍天有灵,有意纾解我等僧人之困,望杖下涌出甘泉。”言罢,将锡杖高举,往枯井用力一插。

“嗤”的一声,虽不是天鼓雷音,却是有如黄钟大吕,众人俱感到耳膜震响。

那锡杖竟有裂石开碑之力,将堵着泉眼的顽石一插而穿。

六祖惠能将锡杖往上一拔,有股清泉即从洞眼中汩汩喷涌而出,引来了围观的人齐声欢呼。

喷涌出来的泉水十分清澈,很快就将那枯井灌得满满的。

住持用瓜瓢将井中的水酹了一瓢,凑到嘴巴上,尝了一口,异常甘美,荡气回肠,有如醇酒佳酿,便兴奋得连连击节,称赞道:“好井水,好井水!”

庵堂的僧人争先恐后地品尝井水,觉得如同清泉醇酿,甘美无比,一个个喜不自胜,笑逐颜开。

住持向六祖惠能道:“师祖驾临,一杖之下,引来甘霖,果真是佛法无边,这是我们佛门的福气呀!”

六祖惠能却满怀深情地说:“佛家之地,喜得甘泉。这全仗你等平日行善乐施,普度众生,这可说是善果初绽吧。”

住持兴奋得满面通红:“师祖今日到来,令我们这小庵增辉。”

六祖能环看四周,说:“这山冈本是土壤肥沃,但由于以前缺水,引致草木不长,太荒芜了。如今,井里有甘泉涌出,我们在这岗上多种些花草树木吧。”

“好呀!”住持老脸上笑靥绽开,“但是种什么花木好呢?”

六祖惠能:“岁寒三友,以梅为首。我看这土壤最适合种植梅树。”

众僧听后,皆说这山冈上种植梅树最好。

翌日,六祖惠能亲自动手,带领着众僧在庵堂四周种植梅树,随后返回新州故里,不久便圆寂于家乡。

说来奇怪,以井水浇灌的梅树,犹如洒落甘霖,昂然挺立,生机盎然。

从此,这庵堂被梅花包围着,每当冬日,梅花迎着朔风,怒放盛开,点点红艳,蔚为奇观。

六祖惠能以锡杖引水及“插梅为标记”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在民间广泛流传。

人们为纪念六祖惠能曾在城西小山冈种植梅树,将那小庵扩建,创建了“梅庵”。

梅庵里的那口枯井从此有甘泉涌出,千年不涸,被世人誉为“六祖井”。

梅庵门两旁的石楹联:

梅挹泉光浮白上

门排山色送青来

梅庵凭着六祖惠能在此插梅而蜚声四海。


  (https://www.xqianqian.cc/3324/3324806/5133906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