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等到锅里的水被烧干,舀了一勺子金黄色的豆油在锅里。

  天气冷了,装油的油碗又是放在靠近北墙的地方。

  现在油也更加的粘稠了,从勺子往锅底牵出来一条长长的细丝。

  在外面阳光的映衬下,倒是特别的晶莹,就像是蜂蜜一般。

  等着锅里的油冒出青烟,他用勺子小心地舀起锅里的油淋在锅壁上。

  这才从盖帘上拿起一个个面团,拍成饼子小心地贴在锅里,用小火慢慢煎着。

  煎了几分钟,等到饼子贴着锅的那面煎成金黄色,就用铲子小心地把它翻个面继续小火慢煎。

  一直到两面都熟透,才用铲子铲起来,装在盘子里。

  用筷子夹着送到嘴边,吹了几口气,让饼的温度没那么高,他才轻轻地咬了一口。

  外皮酥脆,透着油香。

  内里的糯米绵软粘牙,中间的豆沙也是豆香十足,又透着甜意。

  李想国不由得给自己竖了个大拇指。

  自己这手艺也越来越好了!

  凭借着原主记忆里面,他奶奶的操作。

  他第一次烙这个饼,就能有他奶奶至少七八分的水平。

  他还是非常满意的。

  感觉到锅里没那么热,他用调羹把锅里的油尽可能舀回油碗。

  刚想倒点水刷锅,不过看看锅里还一层油的锅底,他放弃了这么奢侈的做法。

  仓房还两麻袋豆子,换豆腐或者豆油自然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村里也没有油坊,豆油都只能拉着豆子去县里的油坊去换。

  家里的豆油是原主奶奶今年春天时候张罗着,让村里人帮着去换的。

  原本是足够用到明年夏天的。

  不过因为原主奶奶去世,办了场丧事,所以消耗了一些。

  外加着李想国做饭,还是按着自己上辈子做饭的习惯,还没养成那种精打细算的“毛病”。

  油消耗的就比较快。

  前两天看过油缸,李想国也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自家的油只剩下了小半缸,估摸着就只有十几斤的样子。

  自己这么祸祸,外加着过年还得炸丸子、刚果之类的东西。

  别搞到不等开化就把自家的油给用光了。

  那样顿顿吃白水煮菜,哪儿能受得了!

  再想想自己以后要是进了城,还是这么用。

  只怕过两年进入票证时代,自己一个月的定量,三五天就得给造没了。

  那不得哭?

  这样想着,他也停下来。

  直接去拿了个干辣椒放在每天巴灰的煤铲子上面,伸到灶膛里面烘烤了几分钟。

  看到辣椒表面微微变色,这才取出来,放在砧板上,用刀切成辣椒末。

  搂起来装在小碗里,再拿了个腌萝卜切丁。

  又去酱缸捞出来一根黄瓜,用调羹把上面沾着的酱清理干净,再放进盆子里用清水洗了一下。

  这水直接倒进潲水桶,等下拿着去饮牛。

  毕竟它们也是要定期补充盐分的,根本不怕喝这个。

  洗干净的酱黄瓜,也同样切成大小相仿的丁,跟萝卜丁混在一起。

  又拿了大蒜,拍了两瓣,剁成蒜蓉。

  看看锅里,觉得油有些太少,然后又倒进去一点。

  随后下进去蒜蓉和干辣椒面,爆香。

  再把咸菜倒进去,翻炒熟了起锅装到碗里,这才在锅里添上一些水慢慢温着,等着吃完饭再来洗碗和刷锅。

  看着装了大半碗的咸菜,李想国合计了下,这应该够自己吃半个月的。

  想想刚才的操作,不由得好笑。

  这还真的跟为了一瓶醋,包了一顿饺子差不多。

  但是自嘲之后,他又暗自叹息。

  真的去了城里,只怕过几年,自己就别想着在家烙饼了。

  不说家里有没有那么多油烙饼。

  就算有油,吃完出去,被邻居闻到,都可能出事。

  恨人有笑人无的太多了。

  这可是这个民族有史以来,普罗大众从未断绝的传承啊!

  吃过早饭,打扫完卫生,李想国也再度忙碌起来。

  自己那信寄出去也快一个月了,也没收到什么消息。

  现在大雪封山了,想去乡里也不容易,自己也不知道那面是不有自己的回信。

  他也只能无奈地等待着,安心地为自己穿越过来的第一个新年做准备。

  一切,只能静待来年春天解冻再说。

  要是没回信,就再写一封信去问问情况。

  再没回信……

  他也打算着去乡里开封介绍信,自己一个人独自上路,杀向四九城!

  现在没什么农活儿了。

  除了几个打猎的偶尔还去上山下个夹子、放几个套子。

  又或者是用土枪打几个野鸡、狐狸之类的小动物。

  大半的村民,每天都是安心窝在家里,正式开始了猫冬。

  这个年代,村里连电都没有。

  更不要说什么电视机之类的家电,村民们就连做梦都不会梦到会有这样的东西。

  甚至,别说电视机。

  哪怕给他们一台装电池的收音机,那估计也只能收到一堆外语台,找不到什么能听得懂的节目。

  更何况,他们也消耗不起价格高昂的干电池。

  村子小又太偏僻,就连唱二人转的戏班子都不会到村里来。

  所以村民们的娱乐方式就非常的有限。

  所幸的是,虽然没像后世,有麻将牌、扑克牌可玩。

  至少每人都长了一张嘴,还能一堆人凑到一家去扯闲篇。

  家里有牌九或者是类似麻将的看牌的,更成了一个个村民聚集的热门人家。

  这些人家每天都是门庭若市,来往的人络绎不绝。

  李想国也去凑过两次热闹。

  这些东西,前世他也没玩过,倒是能看得津津有味。

  不过一帮老爷们儿凑在一起,烟是肯定断不了的。

  毕竟土地也多,哪家还不在菜园或者家边上开的荒地种上几垄旱烟。

  所以,各家的烟笸箩也始终是满满的。

  有的抽烟袋锅,有的用买来的旧报纸什么的卷了烟抽。

  所以受不了房子里烟雾缭绕的李想国,也只能看一会儿热闹就赶紧跑路了。

  不过村里人还算朴素,没有设局聚赌的。

  即便有彩头的,也没多大,更没什么抽头。

  玩了一天下来,点子再背,也输不了几百块钱。

  孩子们也是凑在一起,玩抓羊拐之类的游戏。

  不过这个,李想国就敬谢不敏了。

  上辈子这东西玩得腻了,外表年龄不大,不过这心理年龄也跟孩子差着十万八千里。

  实在跟这些鼻涕娃玩不到一块儿。

  所以,大半时间他也只能一个人在家。

  孤独地做着家事。

  孤独地想着心事。


  (https://www.xqianqian.cc/3277/3277729/1111111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