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带着李想国走到后边,去了那排屋子转了一圈。

  东边的三间跟自家的那个差不多少,只是东西两屋都盘了跟前面厢房差不多的半截炕。

  西边的屋子,进门是堂屋。

  只在东屋的卧室放了一张床,别的就什么东西也没有了。

  不过相比之前的房子,这几间房子的门窗都是装的玻璃。

  而且天花板也都是用木板钉起来,然后麻灰打底找平,又粉刷了白灰。

  看上去平整更加白净,也让屋里更加亮堂。

  加上都是朝南的房子,所以虽然前面有抄手游廊,房间里采光也还可以,并不显得昏暗。

  就是房间明显比厢房的小,进深四米出头儿,宽度也只有三米左右,一间估摸着只有十二三平米。

  李想国看着一间间的小房间,内心也在疯狂吐槽。

  好羡慕那些小说里的猪脚啊!

  动辄一间房,哪怕是厢房,五六十平米都是小的。

  就算是耳房,一间起码也得有个四五十平米。

  您这房子比皇帝住的还牛逼啊。

  毕竟故宫的房子平均起来,一间都不到十五平方米。

  就算养心斋的卧室,也不过才十多平米……

  甚至还能把自己的房子改成上下两层的。

  他就想问:您住的,不是四合院,您那房子是金銮殿还是太庙吧?

  就着院里正房,想改成双层的都不大可能,更何况动不动就是厢房、耳房。

  厢房的间架稍高,平齐屋檐也不过三米出头。

  谁跟你说,让你按着房脊的高度来算房间高度的?

  这是北方,冬天要下雪上冻。

  房顶上除了不能像南方还能用明瓦增加室内采光。

  多半都得加层暖棚,上面要铺上一层厚厚的锯末子或者草木灰保暖。

  就算没这个,至少在房瓦下面,也得铺上一层灰泥,这一方面是为了固定瓦片,另外也是为了保暖。

  很多小说上房揭瓦,偷看房间里面。

  这是TVB的电视剧看多了吧。

  有抠泥那闲工夫,你去戳窗户纸不好么?

  当然在一些皇家建筑使用了明瓦,这跟普通人没什么关系的。

  别说在四九城,就算到了南极洲,人家也照样能在屋顶装上明瓦。

  毕竟,你烧不起煤炭,更烧不起木炭。

  普通人能做的,最多也就是用明瓦代替窗户纸罢了。

  至于跨院这房子,因为规格就是后罩房的规格,更要矮上一头,估摸着只有厢房的耳房的高度。

  平齐着屋檐甚至都不到三米,想修个二层,那就只能往下挖个地下室才行。

  房子小,虽然有六间,加起来估摸着也就只有六七十平方的样子。

  外加着房子高度也没厢房那么高,就显得有些逼仄。

  另外一点就是,因为后面是巷子。

  出于安全等因素,房子后面没开窗子,这也使得房间内的通风稍差。

  不过这点倒是可以克服。

  反正自己在院子里了,以后多开窗通风透气应该就能好些。

  最让李想国满意的是,东边的厨房有水,每个房间都有电灯。

  这让他感觉到稍微有那么一丝现代文明的气息。

  王湘也跟她说每个月会有人来收电费。

  这小半年没交电费,也被断电了。

  不过出差前,她来这里,让已经正式入职房管科的刘师傅他们抓紧时间把房子恢复原样。

  正好收电费的路过,看到大门开着,过来想看看怎么回事儿。

  她也跟那人说了情况。

  收电费的说会跟领导反映一下。

  应该可以免除前几个月欠的电费,然后重新供电。

  她还拉了电灯开关试了下,发现电灯真的亮了。

  这也意味着,从这个月开始,李想国就得自己交电费了。

  现在居民用电也没有电表,所以采取的是包灯制。

  这几间房里一共有六盏灯。

  都是十五瓦的白炽灯泡,每个月每盏灯需要交一千块的电费。

  所以李想国每个月需要支付六千块钱的电费。

  如果没遇到收电费的,那就要去街公所那里找电力所的人缴费。

  如果三个月不交电费,会被断电的。

  至于自来水的水费,这个阶段是没有的。

  都是付费安装,免费使用的。

  甚至很多吃水困难的地方都是免费安装,免费使用的。

  只有到了六十年代开始,才会开始收费。

  不过也只是按照人头收费,又不考虑盈利问题,比起后世便宜很多。

  房子的东边,靠近院墙的地方有一眼井,李想国也没靠近去看。

  李父的信里面也提到过,这井水味道不好,煮饭烧菜是不行的。

  最多也就是打来浇浇菜园子,就是洗衣服水碱太大也不容易洗干净衣服。

  最后,两个人去了后面的角门,将门闩拿下来,就原路返回去了前面。

  这门在院子的西北角,如果把跨院和中院合起来看,倒也符合从前的规制,跟前面的正门遥相呼应。

  不过毕竟是后门,也不可能走车或者是搬运大件的物品。

  所以这角门修得很窄,只有七八十厘米的样子,别说马车,就算是两个人并排都无法进入。

  车上东西粗粗地看过一遍,李想国让他们把那两个衣箱搬过来,摆到了厢房的卧室里面。

  再挑了个小点的陶缸摆到厨房,方便以后存点水,留着洗漱用。

  剩下的东西,除了脸盆和脸盆架,别的就没让他们搬下来了。

  后面的房子两个单眼灶也都装着锅,李想国也打定主意,以后就在那里煮饭烧菜。

  也省得在厢房这里做了什么味道大的东西,还会出现哪些小说里面写的,有不开眼的寡妇,孤老婆子上门讨饭。

  自己有那些东西,就算吃不完,拿来喂狗不好吗?

  厢房这里的灶台就算了,即便怕火炕返潮或者冬天要烧炕取暖,最多也就是添一锅水慢慢烧着呗。

  毕竟有空间,种下些粮食什么的,想来烧灶的柴火是不会缺的。

  至于烧柴草木灰太多,那也无所谓。

  至少这么大的一个园子,拿来肥田也挺好。

  甚至这后面的巷子也要比前面的胡同窄上很多,马车根本就没法在巷子里调头。

  几个人搬了东西,全都放到了西边空着的那个房间。

  原本这间,恐怕就是李父想用来当成书房的。

  不过看着书架,他也叹息一声。

  之前听王湘说过,原本有好几个书架。

  上面都是放着满满的书,现在不止书架只剩一个,上面的书连半个书架都没放满。

  剩下的,不是被他们给卖了就是被他们给拿来擦屁股、引火了。

  而且剩下的这些,也基本都是一些外文的图书,不是俄语的,就是英语的。

  俄语两辈子都没学过,所以看不懂。

  英文书籍,李想国扫了一眼书名,看着也都像专业书。

  比如,《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这明显就是一本冶金专业书嘛!

  抽出来翻了几页,他也确定,这本的确是阿历斯布朗的英文译本。

  也是当年梅益翻译中文所用的版本,中译本八年前就由新知书店出版发行。

  建国后,更是先后发行了五版,对国人影响至深。


  (https://www.xqianqian.cc/3277/3277717/1111108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