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2391章 试探

第2391章 试探


第2391章  试探

        回福宁殿的路上,只见雷允恭匆匆赶到舆前,凑近后,他连忙低声向李杰汇报。

        “官家,大娘娘已经到了福宁殿,正等官家回去。”

        “嗯,我知道了。”

        李杰对此并不意外,虽然刘娥已经有了交权的意思,但交权总有一个过程。

        她在宫中的耳目,并没有减少太多。

        何况,这次御内东门小殿,可是李杰第一次单独回见朝臣,刘娥若是收到了风声,紧张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好在此次召集的朝臣大多只是翰林学士,少数几个不是的,其差遣也不是太高。

        执政班子,一个都没有。

        如此一来,刘娥即便紧张,应该也不会太过担心。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两人的关系已然不像去年年初那样紧张。

        不多时,李杰回到了福宁殿,刘娥一看到他踏入殿内,就连连挥手示意。

        “六哥,快过来。”

        说着,她又对着林氏使了个眼色,收到提示的林氏,立马让一旁的两个宫女捧出一件新的通天冠服。

        宋代帝王的服饰,按照类别大概可以分为七种,一为大裘冕,二为衮冕,三为通天冠,绛纱袍,四为履袍,五为衫袍,六为窄袍,七为戎装。

        其中大裘冕规制最高,唯有祭天、地、帝君、祖宗时才会穿。

        衮冕是次一等的祭服,如三年一次的郊祭,两年一次的明堂大礼,正旦大朝会,上尊号,册封皇后、太子等重要场合才会穿。

        通天冠服,也是礼服的一种,次于大裘冕、衮冕,以家人身份祭祖、籍田礼、接见外国使臣等场合,皆是穿通天冠服。

        通天冠服的主体是云龙纹深红色纱袍,衬衣以白纱为色,颈间会带着白罗曲领方心。

        这是一种用来防止衣领隆起的锁形配饰,色白,既能起到压贴的作用,又寓意着天圆地方。

        当然,这只是主体,除了外衣、内衣、白罗曲领方心,还有通天冠,革带(金玉带),蔽膝,佩绶,等等配套的物件。

        “这是尚宫新作的通天冠服,明日天安殿会见契丹使臣要穿,六哥试一试,看看合不合身。”

        北宋宫中内部,女官亦有六尚二十四司,其中裁缝等事,是由尚宫下属的司制所掌。

        “好。”

        李杰微微一笑,任由雷允恭脱下身上大氅,然后他复行几步,来到了宫人身旁。

        似通天冠服这种连衣带配饰二十来件的礼服,他一个人穿,肯定是穿不起来的。

        “给六哥换上。”

        刘娥笑吟吟的指挥着一旁的宫女,赶紧给李杰着衣,然后她本人也跟着站了起来。

        紧接着,刘娥就像是寻常人家的母亲一样,动作轻柔的帮着李杰换衣服。

        看到她那专心的样子,李杰心中忽然生出一种错觉。

        难道‘大娘娘’今日来福宁殿,不是为了探口风的?

        想了想,李杰觉得不太像。

        早在他于柩前登记的时候,司制就开始筹备一应的天子服饰。

        从去年年初到现在,李杰的个人并没有怎么长,古人的衣服又多以宽大为主。

        尤其是像礼仪性质的通天冠服,更是宽大的很。

        即便不作新的,直接穿去年年中制成的那件,也是可以的。

        而且,刘娥早不来,晚不来,偏偏等到他散会了才来。

        这不是掐着点来的吗?

        “不错,不错,我儿当有大帝之姿!”

        忽然间听到这话,李杰差点被整破防了。

        他可不想当北帝。

        半个时辰后,李杰终于试完了新的通天冠服,换个衣服要小半个时辰,饶是他当过皇帝,也有点受不了。

        只可惜,此界中的他不是开国之君,不然的话,他肯定直接把这些服装给改了。

        穿一遍,太麻烦。

        (PS:现在主角虽然还在服丧期,但这只限于内朝,天安殿(大庆殿)是外朝,出了内朝是可以穿其他衣服的)

        试完衣服,刘娥又拉着李杰闲聊了一会家常,主要是聊了聊宫中近日发生的趣事。

        直到临行之际,刘娥随口问了一句。

        “六哥近日召晏学士几人入宫,可是为了问政?”

        果然来了。

        李杰微微一笑,面不改色道。

        “不是问政,只是有点问题需要咨询一二。”

        言罢,李杰简略的将事情复述了一遍,他并没有隐瞒的意思。

        在这种小事上隐瞒,完全没必要。

        反正他又没有明确表示什么,只是暗示李维、晏殊几人,切记修史要切实一点,不要搞什么假大空。

        他李某人,不吃那一套。

        该如何,便如何。

        一切交由后人评判。

        另一边,一听六哥是为了读书的事,刘娥心中顿时长舒了一口气,她还以为六哥是,迫不及待的想要亲政呢。

        “正旦期间,我儿扔不忘读书,吾心甚慰。”

        此话,刘娥大半是发自内心的,小半是装出来的,因此,听起来倒也是情真意切。

        “天下万民的担子太重,由不得不小心。”

        李杰见状也跟着感慨了一句。

        ……

        ……

        ……

        时间回到半个时辰前。

        宣德门外。

        “同叔,陪老夫走走?”

        出宫后,李维忽然对着晏殊招呼了一声。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听一听晏殊的意见。

        其实,官家是什么意思,他倒是无所谓,但人生在世,除了自己,还有家人,还有亲族。

        “既有所请,同叔岂敢不同?”

        晏殊呵呵一笑,先是对着侍从挥了挥手,然后步子一转跟着李维上了车。

        “先生,我来扶你。”

        另一边,陈尧佐看到两人携手登车的画面,心中不禁有几分意外。

        阆州陈氏和李氏家族素有来往,其中的缘由还得追溯到他哥陈尧佐身上。

        马亮和李沆是同年,李维又是李沆的弟弟,三人之间,多有往来。

        而陈尧佐的哥哥陈尧叟,娶得便是马亮的女儿。

        有了这层关系在,两家的关系当然不会差。

        正因为了解,陈尧佐才会觉得惊讶,在他的印象中,李维可不是那种热衷名利的人。

        如果李维是那种人,早就升上去了。

        ‘也许是我猜错了?’

        同僚之间,聊聊天,应该也很正常吧?


  (https://www.xqianqian.cc/3/3944/11768176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