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2591章 震惊的李德明

第2591章 震惊的李德明


第2591章  震惊的李德明

        一场颇具异域风情的舞蹈之后,李德明慢慢将话题引到了政事上。

        “上使,关于榷场的事,不知陛下圣意是?”

        虽然喝了些酒,但吕夷简的脑袋还是非常清醒的,一听李德明提到正事,脑海中的那点酒意顿时消散一空。

        “陛下对夏王的诚意,很是满意。”

        “然而,临行之前,陛下也让本官转达几句话给夏王。”

        听到‘然而’二字,李德明心中咯噔一声,他忽然涌出一股不太妙的预感。

        众所周知,凡是话中带着‘但是’‘然而’的,前面那些话都是不用听的,‘然而’之后的话才是重点。

        ‘大宋天子的胃口不小啊。’

        不过,纵使心有不满,李德明表面上仍是毕恭毕敬的。

        “上使请言。”

        吕夷简不紧不慢道:“第一点,日后凡是从夏州境内流入大宋的货物,必须通过榷场。

        走私,是严厉禁止的!

        榷茶开通后,我朝会设立专门的缉私队伍,一旦发现夏州境内的物品以走私的方式入宋,一应后果,皆有夏王承担!”

        “不可能!”

        听到如此不平等的条约,李德明下意识的一口回绝。

        紧接着,他发现吕夷简流露出的不悦,于是连忙跟着解释。

        “上使想必也知道夏州境内的情况。”

        “夏州境内部族众多,小王虽然可以保证李氏这一支不参与走私,但对于其他部族,小王……小王就无能为力了。”

        其实,李德明所说的也不全是托词。

        夏州李氏是由游牧民族组成的政权,境内部族众多,而游牧民族又有聚族而居的传统。

        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蕃族内部,李德明的话可不好使,人家只认部族首领,不认李德明。

        即使到了李元昊时期,西夏正是立国,这一现象也没有彻底转变。

        简而言之,夏州党项的基层组织不是乡里制,而是部族制。

        部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李德明对于基层的掌控,很弱,他签发的命令只能管住归附他的部族首领。

        至于更下面,就得看部族首领配不配合。

        吕夷简呵呵一笑:“夏王稍安勿躁,陛下既然提出了这等条件,自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夏王如果感到为难,完全可以将这项规定传至各部族。”

        “如卫慕氏族的族人犯了错,我朝追究夏王,夏王也可以继续向下,追究卫慕氏。”

        “如此层层负责,追根溯源还是不难的。”

        “夏王,觉得如何?”

        言罢,吕夷简笑眯眯的看向了李德明。

        此话一出,李德明的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很不好看。

        能好看吗?

        此计,太过恶毒!

        李德明的后槽牙都快咬碎了,此计分明是离间他和下属的部族。

        根据榷场贸易的规定,所有物品都需在场内贸易,可榷场又不是哪里都有。

        离榷场远的部族,谁愿意千里迢迢的赶去榷场交易?

        运输不要钱吗?

        损耗不要钱吗?

        其次,榷场内贸易是需要缴税的,虽然税收比较低,但再低也是钱,对于苦寒的党项人而言,一分一毫都是辛苦钱。

        另外,很多紧缺品以及事关军事民生的物资都是严格限制交易的。

        别看夏州境内的党项部族都臣服于李氏一族,但他们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彼此之间也是有冲突的。

        人善被人欺,一个部族想要壮大,提高武力是必须的,而提高武力又离不开铁器和马具。

        很多中小部族并没有冶炼的能力,想要铁器、马具,要么抢,要么高价购买。

        然而,如铁器、马具等物资,又是严禁流入的限制物资。

        为了扩大军力,不得不以走私的方式高价买入。

        半晌。

        李德明硬着头皮道:“这项规定太过没有道理,恕小王不能答应!”

        值此之际,道出这句话,李德明是冒着巨大风险的。

        万一激怒了宋使,导致谈判破裂怎么办?

        随着宋廷严厉打击走私,夏州境内各部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农民吃不饱饭,会造反,游牧民族同样也是如此。

        而今,夏州境内的各部首领已经开始怀疑李德明的能力了,虽然还没到造反的地步,但如果情况继续恶化。

        谁知道人家会不会另起炉灶?

        太宗年间,夏州党项内部不就发生过内乱吗?

        李继捧接受了宋廷的册封,但李德明的父亲李继迁却不愿向宋称臣,选择了反叛。

        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一面要向大宋妥协,一面又要提防下属的部族,这段时间,李德明可谓是心力交瘁。

        “呵呵。”

        眼看李德明断然拒绝,吕夷简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是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夏王,本官都说了,稍安勿躁。”

        “连具体细则都没听,你便一口拒绝?”

        “如此作为,老夫是不是可以认为,夏王打算撕毁之前的条约,或者说,准备反悔?”

        听到这半似调侃,半似威胁的话,李德明瞬间冷静了过来,当即低头认错。

        “小王,不敢!”

        “还请上使示下。”

        吕夷简轻生一笑:“我朝既然提出了要求,自然有对应的条件。”

        “依陛下之意,我朝将会在沿边地区开放五座榷场,具体开在哪里,可由双方事先商讨。”

        “其次,如牛羊马之类我朝紧缺的物资,税率仅为五十税一,而其他物资大体遵循三十税一的原则。

        当然,具体细则亦是此次谈判之列。

        再次,如果夏州境内遭遇严重饥荒,经过查实,本着……本着仁道精神,我朝会适当的放开粮食禁售令。

        最后,如剪刀、锅具等民用铁器,也会撤出禁售之列,不过,购买这些民用铁器,不仅限量,同时也需要实行登记。”

        另一边,李德明听到这些条件,嘴巴不由渐渐张开。

        这……这……

        这简直是难以置信!

        大宋竟然放开了粮食和铁器的禁售?

        虽然有限制,但这个口子一开,能够操作的空间就多了。

        民用铁器,总归是铁造的,买回来之后,重新熔断,完全可以用来打造兵器!

        宋廷,怎会如此大方?


  (https://www.xqianqian.cc/3/3944/11768130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