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 章
刘彻为人还是非常务实的,近些年因为打匈奴打到国库空虚,他已经想了很多办法来补贴国库。
比如发行皮币。
所谓的皮币,就是刘彻把自己在上林苑打猎打到的白鹿皮切成一尺见方的大小,往上头绘制一点令人不明觉厉的图纹,弄点令人不明觉厉的装饰,宣布咱大汉今年发行一款鹿皮纪念币。
一张纪念币价值多少呢……四十万钱。
没错,一尺鹿皮他能卖人家四十万钱!
主要销售对象:王侯宗室。
买卖规矩是这样的:你今年要是不买这个皮币,你就没资格来朝见天子。
而你不来朝见天子,你就是大不敬。
什么?你居然干出这种大不敬的事,是不是想造反?
你想造反你早说啊!
拿来吧,你的全副身家财产!
当然,年年这么抢钱的话吃相实在不好看,所以刘彻只能硬薅一波王侯宗室的钱就结束了它短暂的货币生涯。
眼看钱的缺口还是很大,刘彻又和张汤搞起了算缗钱,并调任了地方上一批专门抄乡绅豪强家的酷吏到京师执行《告缗令》。
这算缗钱约等于大汉的不动产税,你家有多少不动产(包括屋舍庄园店铺奴仆等)就按比例给朝廷纳多少钱。
谁要是敢偷税漏税,小心你邻居掏出《告缗令》来分走你的财产!
反正你家只要有钱到一定程度,都得给朝廷打仗贡献一份力量!
谁看了这些捞钱举措,不得感慨一句朝廷真是穷疯了。
现在刘彻瞧向霍善的眼神,那都是瞧金娃娃的眼神。
因为霍善不仅在江夏郡着手搞生产,还在沙羡县那边挖出一座金矿。
这是苏轼上次过来的时候讲的,还被终军听了去并上报刘彻。
金矿这种东西当然是归朝廷所有,这个发现金矿的渡头也提前许多年开挖,刘彻这次过来的目的之一也是瞧瞧这个金矿到底有多大。
黄金可是大汉价值最稳定的货币。
刘彻已经决定按照霍善的建议,提前数百年把这个渡头改名为金口。
这名字一听就很能吸金,就算朝廷把金矿搬走了也依然能为南北交通发光发热。
双方经过一番亲切友好的交流,初步就江夏郡未来数年的发展规划暨南方大开发这两件大事达成一致。
开发南方,从金口开始!
提到金子,霍善不免和刘彻聊起了厚葬之风的蔓延。
人活着的时候不孝顺,人死了以后陪葬整得再丰厚有什么意义?
这丰富的陪葬埋进地里去,市面上就少了许多流通的黄金和珍宝。
一个两个这么干还行,要是一代代的人都这么干,甚至还在丧葬方面搞攀比,谁陪葬最丰厚就是最孝顺,那市面上的黄金就会越来越少!
到时候咱的子孙后代缺钱了会做什么?
霍善和刘彻分享自己从别处(李时珍处)听来的职位,说是叫什么
摸金校尉。
摸金摸金,就是掘人坟墓,把底下的金子拿出来花!
谁的坟头修得最大最好、埋的陪葬品又多又值钱,那可就有福了,摸金校尉带人来把你坟给掘咯!
这一点,我们的孝文皇帝就很有先见之明,一直强调下葬的时候要薄葬,孝期要“以月代年”
,丧葬事宜能从简就从简。
可惜天下人不肯学习我们英明神武的孝文皇帝,还坚定不移地相信儒家那套的必须厚葬以及超长孝期说辞!
尤其是这些年来随着孝廉制度的推广,厚葬之风更是蔓延到各个阶层,宁愿全家人吃糠咽菜也要给亡者筹备远超于正常丧葬规仪的葬礼,以此证明自己是符合孝廉举荐条件的大孝子。
不像我们墨家,从来都是薄葬支持者!
真要有不长眼的盗墓贼费老鼻子劲挖开咱墨家人的坟墓,浪费的是他们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已经把自家茂陵修了二十来年的刘彻:“……”
很好,又是感觉自己被指着鼻子骂的一天。
刘彻觉得自己修茂陵的想法没什么不对,如果能让他选,他首选的当然是长生不老当神仙去;要是实在成不了仙,他也得保证自己死后能和生前一样能尽情享受美好生活。
所以他先往自己的茂陵里存点好东西有什么不对?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真正的聪明人,应该考虑得比别人更长远才是。
见刘彻一脸“朕的想法绝对没有错”
的坚定表情,卫青从旁搭话:“按照我们大汉刑律,对于这种掘人坟墓的做法可是抓得相当严厉的,早便有规定‘发墓者诛,窃盗者刑’,和杀人以及拐卖人口同罪,一旦抓到就会处以极刑。
摸金校尉这种官职,在大汉是不可能存在的。”
霍善来到江夏郡大半年,已经把刑律熟悉了大半。
听卫青的意思是刑罚这么重厚葬就是安全的,霍善顿时就来精神了,兴致盎然地和卫青辩论起来:“如果处以极刑就能杜绝这些事的话,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干杀人和拐卖的勾当呢?”
律法固然可以起到震慑罪犯的效果,可要是只需要定个律法就能杜绝对应的行为,那无疑是不可能的。
发墓的犯人霍善目前还没有接触过,但杀人和拐卖的他还是碰上过的,有的是有预谋的图财图色、认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脱罪,有的则纯粹是怒气上头冲动杀人。
这说明哪怕是最严酷的刑罚也无法真正杜绝这些行为。
只能尽可能减少犯罪而已。
所以哪怕没有摸金校尉,盗墓也是很可能发生的!
到时候就看谁的墓更遭人惦记咯。
卫青:“……”
刘彻:“……”
怎么感觉这小孩说起话来这么讨打?
霍善感受到来自刘彻身上散发的危险气息,二话不说起身拉着他爹表示他们要去日常巡城了,暂且失陪!
说完还暗示霍去病赶紧抱上他
跑路。
霍去病能说什么,霍去病只能麻溜捞起娃跑了。
刘彻只觉霍去病这小子越来越不像样了,以前多稳重一个人,有了孩子以后那是愈发往宠娃狂魔的方向发展了。
见父子俩一溜烟消失在门外,刘彻不免思量起霍善的话来。
大汉人都爱黄金,从货币、器皿到各种装饰全都得用上金灿灿的金子才舒服,霍善的考虑也不无道理。
要是黄金都被那些个大孝子埋进他们父母的墓里去了,市面上的黄金岂不是越来越少?一代两代还好,要是代代人都这么埋法,怕是连朝廷都没金子可以赏赐人了。
还是要鼓励他们在父母生前多给他们花钱,别都花到地里去!
生前花的钱朝廷还可以抽税,埋进地里那可真是永无再见之日了。
看来提倡薄葬还是很必要的。
税不税的不要紧,主要是希望天下父母老有所养,而不是死后才变成儿女彰显自己孝顺的工具人!
刘彻把自己考虑的事讲给卫青听,问卫青有什么看法。
卫青:“……”
卫青能有什么看法,他的看法是他爹死了他都不想出席葬礼,哪里还管他厚葬还是薄葬。
可刘彻自己都迁了好几批人去供奉茂陵了,他提倡薄葬有人会听吗?
不过既然攀比父母葬仪这种坏风气是孝廉制度的赠品,那么把孝廉制度考核方向从事死转为事生,那些在父母生前对他们不管不问、父母亡故后却过度在丧仪上下功夫的假孝子统统给他们来个倒扣分,应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厚葬风气了。
至于达官贵人想往自己墓里藏金银珠宝,这就没什么办法了,毕竟刘彻自己都不愿意放弃往自己墓室里多塞好东西的想法。
刘彻听得直点头,最好是从他以下人人平等,所有人敢搞厚葬统统倒扣分。
另一边,霍去病还真带着霍善出去遛弯。
霍善也不算欺君,每次霍去病休沐日过来看他,都会带他绕着西陵城巡上一圈,看看有没有谁敢在他们父子俩眼皮底下作奸犯科。
偶尔霍去病来得早,还能带霍善出城去巡视乡里,也算是他们的日常亲子活动。
等到离太守府远了些,霍善才和霍去病说起自己的新念头:他想搭个戏台子在庙会上唱戏,找苏轼和袁枚他们帮忙写几出《真假孝廉》《曹操发墓》之类的戏文,庙会时搬到戏台上演给百姓和刘彻他们看。
再来几个《包公案》普普法也挺好,反正袁枚他们认识的人多,完全可以好几个人一起写。
故事背景当然是虚构的,司马相如不就虚构了子虚乌有这两个人物吗?
既然是面向百姓的,这戏文应当用大白话来写,尽量别那么文绉绉的,意思到位就好。
正好在庙会上热闹热闹。
只要戏文讽刺到位了,薄葬之风应该从他们江夏郡刮起!
薄葬这一点其实孔子也是赞同的,他也认为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
,倒不如“礼不足而哀有余”
。
但是儒家发展至今已经不以孔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像孔子的后来者荀子推崇“事死如事生”
,认为这样才算是至孝。
就连说出“民贵君轻”
的孟子也会为亡母准备高规格的棺椁,认为君子没必要节省安葬父母的钱财。
至于后面那些为了被举荐为孝廉用力越来越猛的人就更不必说了。
霍善觉得那么好的黄金,还是留在市面上流通比较好!
最好能让他皇帝姨公也瞅瞅。
毕竟据不愿透露姓名的李某珍所言,茂陵在明朝之前至少被掘了四次,大汉都才堪堪走到东汉阶段呢,他的茂陵就被挖了。
得多给他皇帝姨公看看精彩的盗墓故事!
!
(https://www.xqianqian.cc/2270/2270946/1111095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