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庆余年小说免费全文阅读 > 第六卷殿前欢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们的不满的冬天

第六卷殿前欢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们的不满的冬天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们的不满的冬天

  林花谢了春红,夏梦,秋风,太匆匆,庆国又是一个冬。气温仿佛在一天之内便降了下来,京西苍山开始飘雪,山头渐白,京都内又下了两场小寒雨,更添寒意。街上的行人们裹着厚厚的棉袍,搓着双手,面色匆匆地行走。

  来往于天河大道上的马车,则是与地面切磋,发出令人厌烦的单调声音,马儿都不耐烦地喷着白气,扭着脑袋,似乎想让这冬天快些结束。一辆黑色的马车中,范闲把毛领翻了起来,往手上呵了口热气,紧了紧身上的裘氅,咕哝了两句,心想这冬天来的也太急了些。

  他刚刚从靖王府出来,靖王爷病了,病的极重。如今弘成不在京中,柔嘉年纪又小,范闲只好当起了半子的角色,天天去伺候汤药,陪着说话,替王爷解闷。以他如今的身份,还做这种事情确实有些不合适,但范闲知道靖王家与自己家的关系,而且心底一直对弘成有几分歉疚之意,所以格外用心。

  他心里清楚,看似苍老,实际身体极好的靖王爷为何会忽然患了风寒——这一切和冬天无关,只与皇族里的严寒有关,太后死了,长公主死了,靖王爷的亲人在这次变故中死了一半,残酷的事实,终于将这位花农王爷击倒。

  从靖王府出来,范闲并没有直接回府,也没有入宫,而是去了抱月楼,今天是史阐立和桑文二人回京述职的日子。他必须从这两位心腹的嘴中,知道如今天下最隐秘的那些消息。

  然而在楼中呆了片刻,看了一遍抱月楼从伸往天下的触角里查来的消息,范闲地眉头皱了起来,看着桑文那张温婉的脸,看着史阐立唇上生出来的胡屑叹了口气。

  这些情报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和监察院的情报差相仿佛。

  此时距离大东山之事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整个天下都进入了冬天。早在两个月前。北齐就传出了苦荷大师的死讯,一位大宗师的离开,固然震惊了天下的黎民,却没有让范闲有太多惊愕,因为这本来就是皇帝陛下算死了地事情,范闲只是很警惕于,北齐方面在苦荷死后,会做出怎样的手段来应对。

  可是这两个月。北齐方面很安静,除了上杉虎在南方不停地抵挡着庆国试探性的进攻之外,便没有什么大的动作。范闲低头微笑想着,如果夏明记在上京的据点被抄不算的话。

  北齐皇帝终于对范思辙动手了,据说范老二现在在上京城里过的很惶然不安。但范闲并没有丝毫担心,因为从妹妹的来信中,他一眼就看出了那位小皇帝究竟想做什么,想向自己表示什么。

  令范闲不安地是。海棠朵朵,这位与自己关系亲密的女子,天一道的道门继承者……忽然失去了踪迹,没有任何人知道她去了哪里,甚至连天一道的内部人员都不清楚。

  他不知道一个叫做逢春的名医,此时已经进入了京都,并且开始崭露头角,得到了太医院地重视。但因为他北齐人的身份,依然无法进宫执事,却被派到了各大臣的府上,以展示圣恩。

  靖王爷的病由范闲亲自医治,所以那位逢春先生没有和范闲朝过面,范闲再如何聪慧,也无法猜到,在不久地将来。逢春先生便会去陈园。小心翼翼,不惜一切代价地保障陈院长的生命。

  苦荷临死前布下的几步棋都是散子。本身并没有任何作用,只是保证着南庆内部的局势,按照某种趋势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范闲只是担心海棠,他不知道苦荷交代了海棠什么,自己会在什么时候见到她,又会是以什么样的身份见到她。

  还有一件令整个庆国朝廷都感到警惧的事情。苦荷已经死了,北齐没有秘不发丧,而是大张旗鼓地办了仪式,各路各郡前去哭灵的官员百姓以数十万计,北齐朝廷似乎并没有因为苦荷的死亡,而陷入某种惶惶不安地情绪中。

  而东夷城那位……在庆帝计算中,此时应该已经死去的四顾剑,却依然硬挺着没有死,这位剑圣的身体果然如小强一般强悍,虽然气息奄奄,命悬一线,却死死把这一线牢牢地抓住,不肯放手。

  濒死的四顾剑藏在剑庐里,虽然这位剑圣已经成了废人,但他的名声在此,整个东夷城便似乎有根主心骨。然而……东夷城内部也开始出问题,四顾剑死后,城主府与剑庐之间的纷争,或许也将要浮出水面。

  对于庆帝而言,四顾剑的生死已经不是问题,他死后东夷城的归属才是大问题。

  范闲低头想着,东夷城与北齐南庆两大国均不相同,孤悬海边,被诸侯国包围着,如果四顾剑一朝死去,一匹猛兽便会马上变成待割地鲜美嫩肉,不管是北齐小皇帝还是自家地皇帝老子,都不会放过这块鲜肉,只是不知道到时候,陛下会派谁去抢食。

  他抬起头来,看了史阐立与桑文一眼,与史阐立略说了说江南内库方面的情况,虽然苏文茂不停地有密报发过来,但范闲还是更相信史阐立直觉上地印象。

  内库的出产依然保持着高效率,七叶那几位老掌柜在范闲的大力配合下,逐渐将三大坊的水平,提升到当老年老叶家的水准。范闲心下稍安,自己手头两把刀,一是监察院,一是内库,不论是从陛下的信任出发,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力出发,都必须抓的牢,做的好。

  范门四子,也只有史阐立一直留在范闲的身边,而像侯季常、杨万里、成佳林这三人。如今都在各自的职司上向上奔斗,有范闲保驾护航,提供金钱支持,再加上三人各自地能力,想来用不了多久,便会成为庆国朝堂上关键的人物。

  “朝廷现在有很多缺,陛下选拔了许多年轻人,在这个时候。年龄资历已经不是很重要了。”范闲望着史阐立温和笑道:“呆会儿你给他们三人写封信,让他们做好准备,开春的时候,估计朝廷便会传他们入京述职。”

  在他的安排中,杨万里应该是要进工部做事,侯季常因为处理胶州一事,立场特别的稳定,深受陛下欣赏。应该会直上两级,任胶州知州,而成佳林这小子,一路顺风顺水,估摸着要知苏州府。倒是最风光的一人。

  史阐立微张着嘴,浑没料到当年四位穷书生,仅仅过了几年时间,便各自有如此造化。自己真是拍马也追不上了。

  范闲知晓他心中在想什么,笑着说道:“怎么了?”

  “资历太浅,不能服众,关键是朝野上下都知他们三人是先生的学生……只怕会引起非议。”史阐立很认真地说道。

  范闲的眼皮子略抬了抬,嘲讽说道:“死了几百名官员,总是要人填地,哪里来这么多有资历的候补官员?也不要说资历浅的话,贺宗纬当年与侯季常齐名。入朝还在季常之后,如今已经有资格入御书房听议……难道他的资历够深?”

  贺宗纬,这是一个让范闲记忆特别深刻的名字,当年在一石居的酒楼上,他便遇见过这位看上去有些忠厚的年轻书生。而就是这个书生,在日后的京都中,整出了许多事来,比如自己地岳父被迫惨然辞官。

  此人本来与礼部尚书郭攸之之子郭保坤交好。是地地道道的太子派。后来却不知如何入了都察院任御史,开始替二皇子出谋划策。后来却又倒向了太子,这倒了两次,终于被人看清楚,原来他……是长公主派,只是随着长公主的意思,两面倒着。

  然而……京都叛乱之时,正是这位都察院左都御史,领着一干御史玩裸奔,赌了一把太子李承乾不忍杀人,硬生生将叛军入京的时间拖了一夜,从而给了范闲突袭皇宫,操控中枢,一举扭转大势的机会。

  直到此时,人们才真正看清楚,原来贺宗纬不是任何人地人,他只是陛下的人,一直都是。

  陛下回京,贺宗纬以此大功得赏,像坐火箭一样地向上爬升爬升,眼下虽然只是兼着都察院的原职,但却有了在门下中书议事的权利,明眼人都清楚,这位贺御史将来或许是要接替已经年老地舒大学士的班,前途如花似锦,不可估量。

  在京都动乱之中,贺宗纬帮了范闲很大的一个忙。而且即便如今他已经权高位重,但每每在朝会或外间碰见范闲时,依然是恭谨无比,没有一丝可挑剔处,显得分外谦卑。

  然而范闲很讨厌这个人,或许是因为很久以前就看出此人炽热的权利心,或许是因为他很讨厌这种以出卖他人向上爬的角色,或许是因为他曾经打过贺宗纬一拳,而他知道贺宗纬这种人一定会记仇。

  范闲自然不会怕贺宗纬,只是却要防备,因为此人现在极得陛下欣赏,小人这种事物,总是比君子要可怕些。

  如今官场私底下对贺宗纬的议论很有些不堪,送了他一个三姓家奴的外号,所有人都觉着这个外号极为贴切——却没有几个人知道,这外号是从范府书房里流传出来的。

  有时候范闲扪心自问,贺宗纬所行之事,并不比自己所为更无耻,而自己如此厌憎他,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很简单,范闲曾经看过贺宗纬对若若流露出那种炽烈贪婪地目光,就为了这种目光,他记他一辈子,要压他一辈子,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没想到,现在你妹妹在陈园里唱曲。”范闲看了桑文一眼,笑了起来,他很喜欢桑文这女子,温婉沉默可亲,不是对她有任何男女方面的想法,只是觉得与这女子在一起,便会无来由的心安。

  就像和大宝在一起一样。

  至于他口中所说桑文的妹妹。正是那天去陈园面见陈萍萍时所见的唱戏女子,陈萍萍极喜欢桑文的声音,只是如今桑文要打理抱月楼,并且要把范闲的大计扩展到整个天下,根本没有办法在京都久驻,于是极爱享受人生地陈萍萍,只好退而求其次,将桑文地妹妹从燕京接到了京都。

  桑文极温柔地笑了笑。说道:“院长喜欢就好。”

  范闲叹了口气,却想到了一些别的,因为自己地出现,已经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无数人因为自己而汇聚到自己的身边,甚至连桑文的妹妹都不例外,一想到这些人,自己怎么忍心悄然离开?

  然而有人忍心离开。范闲站在那个小院子里,脸色异常难看,眼中地失望之意掩之不去。院子里的井还在,石桌还在,棉帘也在。青青架子也在,只是人都不在了。

  这是王启年家的小院,小院深藏西城民间,毫不起眼。范闲曾经在这个院子里吃了许多顿饭,逗过老王头娇俏羞涩的丫头,玩过架子上的葫芦瓜……然而这一切都不可能回来了,王启年一家已经悄无声息地搬走,甚至瞒过了范闲一直撒在这里,保护王家大小安全的监察院密探。

  王启年有这个能力,范闲从不怀疑这一点,从陈萍萍的口中。他得知了王启年活着的好消息,同时得知了王启年离开地消息。他知道陈萍萍为什么要把王启年送走,因为王启年是从大东山上逃下来的,不论是从庆律还是院务条例来讲,他都只有死路一条。

  范闲自然不会让他死,而这就是他与陛下之间的一根刺,而且陈萍萍知道王启年清楚范闲太多秘密,为了范闲的安全。他必须让王启年离开。

  不知为何。这样一位下属的离开,竟让范闲如此地伤心。他的手中握着一封信。是王启年通过陈萍萍转交给自己的,信上说的话极少,大意是说自己弃陛下不顾私自下山,已是死罪,然而范闲让他很安心,没有犯他很担心地那个大错。

  范闲心头一片惘然,知道王启年当时冒险下山来寻自己,是害怕自己以为皇帝已死,一翻手走上了争夺帝权的道路。他的手微微用力,将这团纸揉成一团,面色难看至极,再也没有人陪他说笑话了,苏文茂的水准比老王差很多……

  他低着头,看着老王家的小院,不知怎的,想到了很多年前的那一幕。

  那时他还是个初入京都的少年郎,什么规矩也不懂,愣愣地去了庆庙,遇见了自己地妻子,傻呼呼地去了监察院那座方正建筑,看见了一张死气沉沉的脸,惨白的牙齿,两颊的老皮。

  那就是王启年。

  那时的王启年是一个已经被文书工作消磨了精神的官员,整天就在监察院里等着退休的一天,然而他是范闲遇见的第一个人,从此他地人生便发生了变化,回到了当初江洋大盗生涯时地紧张与有趣。

  范闲与王启年的相遇是一种缘份,正是这种巧遇,让范闲无比信任他,王启年也无比忠诚于他。他改变了王启年地人生,他所有的秘密王启年都知道,甚至包括箱子,钥匙,心思。

  王启年不止是他的下属,更是他的好友,他谈话倾吐的对象,这种角色,不是谁都能替代的。

  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为了范闲自身的安全、将来,迫不得已选择了销声匿迹。范闲脸色有些发白,心想着你们都走吧,就把自己一个人扔在这不是人呆的地方。

  然而片刻之后,他想通了,对着这方小院行了一礼。自己的秘密太恐怖,或许让王启年这些年活的都极为难受,压力巨大,说不定对方更喜欢以前浑浑噩噩的日子,更喜欢没有压力的生活。

  希望王启年一家的将来能够平安。

  范闲叹了口气,走出了院子,回头看着身旁一脸沉默的沐风儿,皱了皱眉头,说道:“哭丧着个脸做什么?你媳妇儿都生第二个了,难道还记挂着老王家的闺女?”

  王启年走后,范闲的身边必然要有个亲随。最合适的人选邓子越远在北齐上京,艰难地执行着任务,苏文茂在内库又不能动,别无办法,范闲只好把沐铁的侄儿提拔了起来。

  跟了一个月了,这小子地忠诚没问题,可就是不如王启年有趣……而更多的不习惯与不方便,才让范闲想明白。王启年大人远远不止是一位捧哏,他的能力其实都隐藏在笑容之下,平时自己没有怎么发现而已。

  一念及此,他的心思更淡了,淡的如水一般毫无滋味。

  迟了两个月的封赏终于下来了。除了一应文臣早在叛乱之初,便各自填了空下了的职缺外,真正在平叛事中立下大功的各路人马,终于迎来了宫中地旨意。

  叶重加官进爵。厚赏,入京任枢密院正使,然而京都守备师统领的职务却是交给了萧金华,就是最后将太子一路叛军堵在城内的东华门统领。

  而当初的十三城司统领张德清,则是被俘之后被凌迟而死。诛三族,这是整个叛乱之中,最重的一项处罚,范闲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与皇帝硬抗。虽然他知道张德清的堂兄堂弟和这事儿没关系,但他更清楚陛下在张德清问题上的怒火。

  陛下很信任张德清,而张德清却叛了,不多杀几个,不能发泄陛下阴晦的情绪。

  大皇子依旧执掌禁军,一应封赏均没有落下,只是已经封了和亲王,封无再封。而宫典重新调回了宫中。开始接手侍卫方面地事务,至于将来再如何安排,皇帝心中有数,范闲也能猜到一点。

  而关于范闲的封赏则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据宫里传出来的消息,陛下一开始便准备直接封范闲为郡王,然而却被胡舒二位大学士惶恐不堪地挡了回去。

  异姓封王,这种事情从来没有出现过。也难怪那些大臣被陛下初始的旨意吓惨。虽然众所周知,范闲是陛下的私生子。可他毕竟姓范,忽然当了王爷,庆国岂不是要被天下人笑死。

  范闲也是吓了一大跳,当王爷,还是澹泊王,这算什么事儿?幸好这旨意被挡了回去,他心里无比感激胡舒二位硬骨头学士。

  一等澹泊公,对于非皇族子弟来说已经到了头,至于赏下来地田地金银,范闲也不怎么在乎,他是现在天底下最富的几个人之一。也许皇帝也清楚,别的赏赐不可能让范闲满意,所以最开始才会有封他为王的荒唐提议。

  封不成王,不料宫里最后下了道旨意,为范闲地女儿范小花赐名范淑宁,封为郡主。

  荒唐,世间无数荒唐事,也没有比这个更荒唐的了,一位大臣之女,居然封为郡主,而且这女儿还不是正室所生,却非要用林婉儿的爵位往下算。

  太荒唐了!谁也想不到皇帝陛下竟然还有如此顽固胡闹的一面。当然,在范闲看来最荒唐的还是皇帝给丫头取的那个名字——淑宁!你以为你在玩清穿?

  但不管这道旨意如何荒唐,范闲的心中还是生起了一丝暖意,感觉到了皇帝老子的心意,第二日便入宫晋见谢恩,顺便问下,这淑宁地名字……可不可以换一个。

  没有等他开口,皇帝陛下却微笑着说道:“胶州许茂才,朕撤了他的职,让他归老,这时已经回泉州了。”

  闻听此方,范闲心头大震,口干舌燥,惊的说不出一句话来,更不敢再说些什么旁的,磕头谢恩,沉默地回了府。

  在府中书房里沉思许久,他盘算着陛下究竟想做什么,知道什么。他清楚许茂才是在何处露了马脚,从东山至澹州,许茂才助自己抗胶州水师,登岸折箭,明显是自己的人,然而当胶州水师于海上困东山之前,许茂才却没有向朝廷知会任何消息。

  虽然陛下将这一切都算在心中,但却很在意任何一位臣子的心,许茂才明显是忠于范闲,而不是忠于朝廷。事后皇帝只需要查一下许茂才这些年来的履历,便会联想到当年威名赫赫的泉州水师。

  如果换做任何一个时刻,许茂才都难逃一死,然而幸亏范闲在这些年里。一直表现地对皇帝忠心不二,包括此次大东山一事,经历了无数次地考验,终于获得了皇帝绝对的信任,此次不杀许茂才,不明言,只说让其归老,算是给范闲留了足够地脸面。

  范闲心里有些寒冷。又有些咂摸不清其间滋味,再一次陷入困惑之中。第二日他没有入宫请罪,因为他本无罪,只是偶尔会忍不住想,陛下现在真的比以前要温柔太多,如果换成是太子或二皇子,这件事情的收场,绝对不是今日这般轻松。

  陛下对他愈温柔。范闲愈不自如何自处,在宫中,陛下曾经问过他体内霸道真气的情况,知道现在没有爆体的危险,便沉默的不发一语。让范闲有些看不明白他的真实态度到底是什么。

  时光如雪,纷纷洒洒,轻轻坠落,很轻易地掩盖了人世间的一切。当北齐南庆西胡。整片大陆都被雪花所覆盖时,鞭炮渐响,香气四起,已是春节来临,庆历八年终于到了。

  庆国内乱之时,不论是执政数日地太后,还是回京后的皇帝陛下,都很坚决地用手中强大的兵力。向着四边进行着进攻,用这种咄咄逼人的势头,威慑着天底人所有的人。

  而在西边,李弘成正随着征西军,在风雪中冷漠地注视着胡人的动静,胡人的力量在集合了北蛮的精锐之后,变得越来越强大,只是眼下大雪封原。大家都在对抗着严酷地大自然。没有什么心思进行厮杀,要等到第一拔春草长出来后。胡人的马儿养出第一层膘后,那些胡人才会再次来到庆国的西凉路,进行延绵百年之久的例行活动。

  京都内因为太后之死而禁止了一个月的娱乐活动也终于开禁了,或许是为了展现庆国依旧歌舞升平,皇帝陛下连下数道恩旨,所谓舞照跳,马照跑,鞭炮照响,红灯高悬,京都一片火红。

  大年初一,祭祖,范闲却被皇帝有意无意接到了宫中,吃了一顿饭,便错过了范族地大事。

  又过了两天,范闲终于脱身而出,带着阖家上下,来到京都郊外某处地方。这地方与春节时的喜庆气氛完全不同,笼罩着一股极其压抑的悲伤阴晦气息,因为这里是坟场,新坟场。

  皇帝陛下没有让这些参与谋叛之人的尸首被野狗叼走,而是集中埋在了一处,并且没有限制亲人们前来拜祭,这道旨意,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几座式样规格明显不同地大墓在山丘之上,范闲捧着女儿,身后跟着林婉儿和思思,就站在这几座大墓之前,回首看着下方坟场上冒出的络络青烟,沉默不语。

  他们来此之前,已经去了另一处陵墓,拜祭了死在京都谋叛事中的监察院下属以及禁军的士兵。

  范闲没有去皇陵,虽然太后葬在那里,他直接来到了这边,来到了片山丘之上,收回了投往下方的目光,看着这几座大坟默然不语。

  太子,老二,皇后,长公主,都葬在这里,陛下变得再如何宽仁,也不可能允许这几人葬在皇家的陵园之中,只是此处望水顺山,也是风水极好的地方,加之与下方的青烟相隔甚远,也还算是清静。

  放好买来地冥纸香火,范闲站在这四座大坟前行了一礼,然后随林婉儿跪在了长公主的坟前,磕了两个头,又抱着小花儿给坟里的人看了一眼,为了避邪,又在小花儿的眉心抹了一道酒,辣的小丫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范闲挑挑眉头,看着面前的青石大墓,心想岳母娘保佑,可千万别让小花像你一样变态。

  看着婉儿还跪在地上烧纸,范闲没去打扰而是走到了太子李承乾和老二的坟前,望着这两座坟,不由轻声念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此处摆着四个又大又硬地土馒头,范闲怔怔地看着,心情十分复杂,直到今时今日,他才发现原来老李家地血液里不止流淌着疯狂与变态。也充溢着骄傲与硬气。

  他看着李承乾与老二的坟,在心里叹息着,老李家地兄弟是真硬气,比自己要强多了。没有人比范闲更清楚死亡的可怕,然而这二位李氏兄弟,却是死的如此干净利落,死地如此傲气,硬生生用这种死亡。击碎了陛下坚硬的外壳。

  这一点,他不如他们,范闲低头自忖道。

  牵着身后大宝的手,走回了长公主的坟前,看着婉儿被薰红流泪的双眼,范闲沉默了片刻,怜惜地蹲下去,擦试了一下她的眼角。大宝也随着他的模样蹲了下来。憨憨地看着这座大坟,虽然他不知道坟内那位庆国最美丽的女子,已经渐渐变成白骨,但他依然感到了一丝寒意。

  “公主妈妈……就在里面,不出来了?”大宝好奇地问道。

  “是啊。”范闲勉强笑着说道。

  “小闲闲。我还是觉得……公主妈妈怎么会杀二宝呢?她长地这么漂亮。”林大宝皱着眉头,很认真地嗡声嗡气问道。

  范闲的心里咯噔一声,发现婉儿没有听到这句话,稍微放心了一些。一个叫做李云睿的人杀了二宝。这是范闲一直向大宝灌输的话,没料到竟连一个傻子都骗不到,他的心里有些苦涩,然而却也无法向大宝解释,人长的漂亮与否,与她做的事情,往往并不相似,比如你的公主妈妈。比如你地……小闲闲。

  便在这个时候,大皇子忽然出现在了范闲等人的身后,三皇子上前恭恭敬敬地向范闲行了一礼,然后亲热地站到了大宝的身边。

  范闲皱着眉头看着大皇子,说道:“你怎么也来了。”

  毕竟此间四个土馒头里埋的人,身份太过特殊,前来拜祭太过敏感。大皇子冷着脸看了他一眼,说道:“这里面埋的也是我地兄弟。”

  范闲语塞。微微担心说道:“只是……怕陛下心里不喜。”

  大皇子忽然沉默。片刻后轻声说道:“父皇……也来了。”

  范闲一惊,霍然起身。转头向山丘的某处望去,只见冬林凄寒,有人影绰绰,一位穿着明黄色衣裳的中年男子,正望着这边的四处大坟,他身前身后虽有侍卫无数,但看上去,却是那样地孤伶。

  是夜,范闲在府内开酒席,昨日父亲已经辞官而去澹州,柳氏自然也随之而去,如今的范府便剩下了范闲一家几口人,显得格外寂寞。范闲摆的酒席是火锅,喝的是内库产的五粮液,请的客人是大皇子和三皇子。

  当火锅摆在自己面前,范闲似乎才明白,自己从江南起便念念不忘,心中空洞,却抓不到线索的渴望是什么。

  是辣,吃了一口火锅,辣的他满头是汗。是痛快,他喝了一口烈酒,痛地喉咙发干。

  锅残酒尽,大皇子醉倒于席,不知在胡说些什么,老三也被范闲灌了两杯,自去客房醉卧去也。

  只剩下范闲一个人,当此冬夜寒月,手捉酒杯,双眼迷离,辣的难受,痛快的难受,直似要流下泪来一般。

  一个人坐在他身后的屋顶上,对着那轮明月,听着范闲醉后的诗偈,沉默不语,似乎连那块蒙住双眼的黑布,也在思索,自己究竟是谁呢?为什么听着这首小曲,心里竟生出了一些以前从来没有的感受?

  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欠伊周济世才,犯刘阮贪杯戒,还李杜吟诗债。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晚归来,西湖山上野猿哀。二十年多少风流怪,花落花开。望云霄拜将台。袖星斗安邦策,破烟月迷魂寨。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是为殿前欢。


  (https://www.xqianqian.cc/2270/2270852/1218119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