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身份(2)
现在的李久是个翡翠毛石商人,由于他不仅懂毛石,而且还有办法弄回来,顿时就成了宝善街玉石行里的“红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轻易去缅甸或者腾冲搞到毛石的,他们拿到手的往往已经转过好几道手了。
战争,催生了许多地下行业,运输毛石也是其中之一。为了方便自己出行,李久还是花“重金”买了一辆破破烂烂的美国产的“道奇”轻卡。
说起来,道奇这个品牌国人知道的并不多,可是道奇卡车在美国的名声并不小。早在美墨战争的时候,道奇就为美国军方生产过军用卡车。就是在二战之前,其设计的道奇T203轻卡也获得了法国的订单,最后法国被德国占领,这批货算是砸在手上了,后来转送给了英国和苏联。
上世纪有一部电影《奇袭》,里面美军使用的就是道奇中型吉普,而那种中吉普就是从道奇早年的T系列轻卡逐步演化过来的,在军方的代号是WC系列。
可在我们的主人公活动的年代,这些漂亮的汽车都还没有面世,有的还在设计师的脑袋里。可是作为轻卡这个车型,当年在中国还有不少,除了道奇之外,民用使用最多的就是福特卡车了。也就是这个福特卡车,也是日本卡车的范本,日本丰田公司和日产先后仿造,用了他们自己的名称和型号,可骨子里是一样的。
找到一个修理厂,许了好处,总算把那辆破破烂烂的,至少跑了好几万公里的道奇轻卡给“修葺一新”,至少外表上光鲜了不少。至于发动机、底盘这些关键地方,李久也没少下功。没零件?没关系,打个电话给老刘,赶紧找,等着用!干嘛?去缅甸搞石头啊!得,刘敬仲比李久还着急,托人,找关系,给好处,带私活……总之,按照李久给的清单,把零件弄齐了。
至于汽油……有刘敬仲这个“内线”,李久就没打算花钱。上次出手一批毛石,李久随手就给了刘敬仲一万大洋。有了这样的好处,刘敬仲能不卖力吗?
给组织才上缴二万,给刘敬仲一甩手就是一万?这能行吗?能行。上缴的钱要细水长流,一次给多了就会出问题!现二万现大洋有多重?半吨重,根本没可能一次性给,转账?难,需要反复的“洗钱”,刘敬仲那边可以,一张支票解决问题,可给组织的,不是很牢靠的关系,谁敢给?一旦查出来……危险加麻烦。
李久真的着急去搞毛石吗?那是给自己找的借口,上次搞的毛石,他只解出了三分之一就已经赚了十几万大洋,足够他应付一阵子了。那他出去想干啥?实话说,他自己在这里没啥鸟事,成天的跟那些玉石商人周旋应酬,烦都要烦死了。找个借口去看看赵豁子
、曲麻子,不知道这哥俩在滇军里混的怎么样了。
钱屸不大管李久的事情,她知道李久这人做事谨慎,也不会在外面乱来。最主要的是,她与李久的分工不同,她负责的工作不可能告诉李久,只有在出现危险的时候,需要军事行动或者保护的时候,才需要李久出面。偏偏她工作的地方和环境最近平安无事,上级也没有具体任务安排,平日里就是与那些教授学者们搞好关系,多交往,多关心,多帮助等等这些琐碎的生活小事,行家管这个叫“潜伏”连她都要潜伏,那李久……也是潜伏,只不过李久潜伏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很快,李久就联系上了赵豁子和曲麻子,赵豁子现在当连长了,滇军也在悄悄的扩军,作为云南王龙云从来不嫌自己的部队多,只不过没有那么多钱养罢了。现在,老蒋有求于云南,龙云不趁机扩大自己的队伍,那还是龙云吗?
中秋节的时候,赵豁子曲麻子带着自己的老婆到昆明来看李久,把个李久高兴坏了。虽然不是组织里的人,可是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情谊还是没话说,况且,赵豁子搭上了李久这个“便车”,居然发了,在当地也算是富户了,带来的土特产都是“好东西”。曲麻子还那样,蔫不拉几的,找个媳妇也是一样。
钱屸见到李久这些“生死兄弟”,心中就想起被自己误杀的“狗蛋”和“周大牙”,不禁一阵唏嘘,战争把人与人的关系拉近,也把人与人的关系弄得拧巴。
“你说,你们来就来了,还带这么多礼物,现在物资多紧张啊!真难为你们了!”钱屸一副女主人的样子,雍容大方,满脸的笑意。
“这是你们嫂子,说得不好听点,也是我路上捡的,家里人都没了,全让鬼子给祸祸了,现在在西南联大里当个讲师,算是凑合吧。”李久大方的给他们介绍自己的老婆,“上次出来搞石头,也就是为了如今的安定,算是有了结果。”
李久倒是没有说谎话,钱屸家里的确是在南京的那场灾难中都没了,为了这个,组织上多次安慰和帮她寻找,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后来李久怎么打鬼子,怎么不想抓俘虏,钱屸都支持,在她看来,鬼子就不是人。
“嫂子是文化人啊!唉,我就读过女中,以后家里就没钱了,要不是碰上豁子这死鬼,我们家还不定怎么办呢。”赵豁子老婆翠娥说着眼圈都红了。
翠娥的老家在湖南,战争一开始就西迁,家里原来也是小康,父母在县城里做买卖,可到了云南这边就不成了,要不,就赵豁子那样的,如何讨得如此“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娘子?要不,赵豁子凭啥如此惧内?要说战争带给人们的都是灾难,那
也不尽然,在赵豁子看来,起码让他找了个如花似玉的老婆。不过跟钱屸比较起来,赵豁子感觉自己的运气似乎还没有李老大的运气好。
曲麻子憨憨的笑着,自己讨的老婆没有赵豁子的风光,虽然也算是小家碧玉,只不过还是沾了赵豁子的光,曲麻子的老婆阿秀是翠娥的远房表妹。
这说起来都是有联系的,翠娥的父母带着她和二个弟弟敢向云南逃难,就是因为他们在云南有亲戚。翠娥的父亲早年经商,堂客是在云南那边“买”回去的。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哪里都是民不聊生。而生活在湖南的男人就是要“仗剑走天下”,湖南民风历来彪悍,向来就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从近代开始,出了多少仁人志士?难以统计。所以,翠娥的父亲也就是那个时候“闯荡江湖”的,也被他创下了一份不算薄的家业,否则,她如何能够上女中?而翠娥母亲那边也得到了老爷子的帮助,嫁出了一个女儿,换来了一片田产。
可当鬼子过来后,翠娥父亲举家西迁,逃过了鬼子的祸害,可是却把家业丢弃一空,带着二千大洋到了云南保安一带,等到打点完当地的地保、族长、头人后,所剩无几,重操旧业也是惨淡经营,如果不是遇到赵豁子这个女婿,翠娥家还真不知道如何挨过这困难的岁月,眼瞅着两个小子都要辍学了。
一开始,赵豁子也就是靠那点军饷和些许灰色收入,勉强为全家混个温饱,加上手里有枪有手下,翠娥娘家这才算是站住脚,老爷子也算是松口气。可去年底,李久给了赵豁子两块毛石,解出来后发了,现如今已经买了地,盖了新屋,老爷子有文化又有些见识,成为当地内迁移民的主心骨,俨然是当地一士绅了。
有了赵豁子这个“榜样”,在翠娥妈的说和下,翠娥的远房表妹阿秀也就成了曲麻子的老婆。说是远房其实也不算太远,阿秀的父亲和翠娥妈是一个爷爷。
阿秀没有上过学,可却是识文断字,无他,家里本身是塾师出身。阿秀的父亲原来就是个私塾的老师,靠着教几个学生混饭吃。这都啥年月了,咋还有塾师?还别说,云南地处偏远,新学推广的慢,尤其是偏僻的地方,有能力读书的人家不多,全县才有一所小学,保山府才有一个中学堂,那些想让孩子们开蒙的人家不可能把孩子送到县城里去读书,只能是沿袭传统的老法子,几家凑到一起请个塾师,从三字经千字文开始,等到有了一定的底子,才会去考县里或者府里的洋学堂。说来你还别不信,据说,到了解放那会,有些地方还存在着私塾呢。
翠娥性格泼辣,一副典型的湘女辣妹子脾性。阿秀内敛含蓄,与翠娥形成
了鲜明的反差,可两个人的关系却是极好,要不也不会把阿秀这朵鲜花插到了曲麻子这坨牛粪上了。就是她自己,当时听说把自己嫁给了一个年纪比她大七八岁的丘八,也是要死要活的。可是形势比人强,为了救全家,为了让弟弟能够继续读书,翠娥是一种“殉道者”的心态跟赵豁子成亲的。结果,赵豁子模样虽然一般,可是却是典型的北方大汉,比起南方人来那强壮的不是一星半点,加上知冷知热,财权全部上交,而且是真心对翠娥好,对翠娥家里好……这也让翠娥悟出了一个道理,缘分这个事情说不清,只要运气好,天涯何处无芳草。
三个女人很投缘,没过多久就叽叽喳喳的搅合到了一起,翠娥已经有了一个儿子,现在肚子里好像又有了,阿秀还没有生,可肚子里已经有了。倒是钱屸这个大嫂却是肚子瘪瘪的,没啥动静。午饭过后,三个女人去逛街,李久带着两个“军官”去茶楼喝茶,这也是摆个样子给同行看,虽然官不大,可好歹也是“咱军队里有人”啊。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这就是组织上给钱屸夫妇的任务,而这个任务对李久来说……太过简单了。
晚饭时,哥几个在一起喝酒,赵豁子问起上次跟着来的一些弟兄,李久笑着说道,“那个大个子给我当掌柜呢,嘎子也在店里当伙计,那个病的要死的半大小子,我送他去上学了,还有几个弟兄留在北边了,你们也都知道,那些人是道上的,咱们关系不错,分完好处就只能‘后会有期’了……哈哈哈!”
把自己的大致情况做了交代,剩下的就是聊过去,聊那些已经不在的人。李久做梦也没有想到,中秋节的大晚上,刘敬仲居然带着自己的洋媳妇来看自己。
刘敬仲早年在欧洲学飞行,后来竟然被他“拐带”回来一个洋媳妇,还是个从德国跑出来的犹太姑娘,这可是让李久大吃一惊。
“这是贱内,海琳娜,母家姓纳德尔,现在随我姓了,哈哈……”刘敬仲一脸的喜气,“本来想早点来,可是因为天气原因,耽搁了,这不,一回来就过来了,可别嫌我冒昧啊,这中秋节可是个大节日,我这还是礼数不周啊!”
刘敬仲还真是讲究,带过来的礼品俊然是洋月饼“蛋糕”,据他说是请香港的师父专门给定做的,上面果然用中文写着“李久夫妇中秋”的字样。
李久对刘敬仲的“热情”和“友谊”心知肚明,他是在变着法的催自己再去缅甸搞石头,上次见面的时候就说以后不要钱,要石头,想发财的心思不言而喻。
不过李久这次的猜测有些偏差,以刘敬仲如今的身份,还是爱银子胜过爱石头,可他为什
么要石头呢?这是因为他的东家,孔宋二家的那些太太们喜欢翡翠,要想在“航空委员会”里混的好,不给秘书长送点亮眼的东西怎么行?他知道李久是玩石头这方面的大行家,至少不会瞒哄自己,所以,他必须要跟李久搞好关系,提供方便,至于他自己将来要混到哪一步,他还真没想。
海琳娜到中国不过才二年,汉语说不好,只能说简单的几个单字,还得是单音节的,复杂一点的就不成。可是她没有想到钱屸能说英语,而李久还能跟她说上几句德语,这让海琳娜感到了意外的惊喜。海琳娜一家原来是生活在德国法兰克福,1935年9月,德国通过了《纽伦堡法案》,在法律上定义了对犹太人的种族排斥,纳德尔家族在法律上被剥夺了德国公民权利,于是举家迁往荷兰,其家族有一部分去了美国,有一部分到了上海。海琳娜由于跟刘敬仲“一见钟情”,没有去美国,最后跟着刘敬仲来到了中国,说起来,好像也在西南联大教外语。
《纽伦堡法案》公布以后,纳粹德国的反犹太运动也高涨起来,其实在这之前,纳粹党就开始了对犹太人的迫害,许多生活在德国和欧洲的犹太人开始了迁徙,其中就有著名的物理学巨匠爱因斯坦,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是在那个时候离开德国移民到了美国。富人名人可以跑,普通犹太人呢?很悲惨。
(本章完)
(https://www.xqianqian.cc/2270/2270667/20686236.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