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将门天骄带着逗比老祖宗们重生 > 第421章 等着看楚天骄的笑话

第421章 等着看楚天骄的笑话


这天水县令,姓吴名拾遗。

    在天水已经当了四年县令。

    要说为什么其他县的县令都紧抿双唇,不敢吭声,唯有他敢跳出来跟楚天骄怼,其实是因为他是有背景的。

    吴拾遗的妹妹,嫁给了上京康王府世子做妾,这天水县令的官职,就是康王府世子替他谋划来的。

    康王府是皇室宗亲。

    这吴拾遗自忖自己也是跟皇家沾亲带故的人了,就连张天河做州牧时,也要给他几分薄面。

    吴拾遗平日里在任上,钱没少捞,正事没多干,自楚天骄到任后,一来就以工代赈修路,在吴拾遗看来,楚天骄就是个人傻钱多,瞎折腾的主。

    除了天水县令,其他十几个县的县令,虽然也有不赞成再征劳役的,但都明智的选择了闭嘴。

    楚天骄从到甘州以后,各项政令都表现出了她的强势,她又有军权,这些人宁肯观望,也不愿冒出来跟她硬怼。

    但等出了州牧府,情况就不一样了。

    吴拾遗拉着平凉、定西、庆阳等地的县令,邀请他们去城里的茶楼一叙。

    唯一被落下的,就是作为武胜县令的王庭。

    这些人聚在一起,商讨着对策。

    天水县令抱怨道:“不是我非要跟州牧大人作对,实在是我天水地貌复杂,不仅多山地丘陵,还有地堑梁峁沟壑,这水渠如何修,我是真没谱啊!”

    此话一出,其他好几个县的县令纷纷点头。

    甘州的地形确实复杂,很多的农田都是开垦在高处,河流却在低处,这引水问题,实在难以解决。

    “这楚大人是从上京来的。上京地形平坦,与我甘州情况完全不同,这事咱们刚才应该跟州牧大人提出来的。”

    “刚那架势,谁敢说啊?你们忘了张天河和郭顺的下场了?”

    “要说这天气,也没州牧大人说的那么严重,说不定定过几天就下雨了。”

    “还是写折子吧,要把困难提一提的,免得到时说是我们不出力。”

    ……

    几位县令议论纷纷。

    他们在州牧府什么都不说,出了州牧府后,却纷纷觉得修水渠这事,困难重重。

    而此时,楚天骄却正在跟楚清言商议引水的事。

    “太姑奶奶,幸好当初你提醒我开荒的地方,多是河谷滩涂地区,这些地方引水相对容易。

    但原来那些在丘陵高地上的农田,要引水可就困难了。

    以往都是靠天下雨,农夫肩挑手抬背水浇灌。

    一旦大旱,这些农田,基本上颗粒无收。

    如何往高处引水,才是关键。”

    楚清言想了想道:“我执政的时候,看到过一份折子。蜀地有人发明了一种筒车,可以将水一筒一筒的往高处引。

    只不过那筒车所费人力颇大,制作又麻烦,没有推广开来。”

    楚天骄闻言大喜,问楚清言可还记得那筒车的构造。

    楚清言摇头:“时间太久远了,不记得了。”

    楚天骄立即叫来了凤甲,让她带着人去蜀地寻这筒车,如果有实物,就搬运一架回来。

    最好能找几个会制作这筒车的工匠回甘州。

    同时,楚天骄让商队管事乔兴跟着凤甲一起出发,尽量从蜀地多采购粮食回来。

    凤甲和乔兴接了各自的差事,即刻出发。

    楚天骄还是不放心,她写了折子给朝廷,提醒朝廷预防旱情和旱灾之后可能出现的洪涝。

    这份折子送到了王丞相的手中。

    王丞相最初倒是挺重视。

    他让人查找各地州府的奏折,发现各地都没有上报灾情。

    “毕竟是小孩子,没经过事,几天不下雨,就想到了旱灾。

    不过肯如此用心政事,倒也值得鼓励。”

    王丞相见到离阳侯,把楚天骄上折预警灾情的奏折,当做一件趣事,说给了离阳侯听,还表扬了楚天骄一番。

    听到王丞相并未将自己闺女的折子放在心上,离阳侯皱起了眉头。

    离阳侯的大手在王丞相的肩头一拍,将王丞相拍了个趔趄,不满道:“老王,我闺女说的话你别不信,你还是上点心吧!

    之前跟你说了,今冬西戎多半会犯境,如果咱们这边受了灾,那可就内外交困了。”

    王丞相这才慎重了一些:“你啊,把你那闺女的话向来当圣旨。小孩子到地方任职这才第一年,哪里就言出法随了?

    不过既然你这么说,我会派人到关中去走一遭的。

    看看到底有没有灾情。”

    六皇子陆元清已经被立为了太子,王丞相虽然因王皇后的离世,伤心难过了一阵,但最近心情却是放松的。

    他果然派了下属到各地去观察。

    半个月后,这些官员回来禀报,并未出现旱情,关中前两日还下了一场雨。

    甘州也下雨了。

    虽然这场雨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却让楚天骄对旱灾的预测,似乎变成了个笑话。

    各县县令纷纷派人到州府衙门询问,这水渠还挖吗?

    楚天骄下令,挖!

    她不仅要求继续挖水渠,还派了负责水利的官员,下放到各县,盯着各县开工。

    这些县令们没有办法,只得贴出告示,开征劳役挖水渠。

    百姓倒是意见不大,只不过都问可有工钱。

    当得知没有工钱时,虽然失望,但往年的劳役都没工钱,还是听话的每家派了人到工地报道。

    甘州大营的两万五千名士兵,除了重甲营以外的其他士兵,被派往各地,帮助当地挖水渠。

    如此一来,有军队的人盯着,各县想要阳奉阴违是不可能的。

    高处无法引水的地方,按照楚天骄的指示,水渠至少要挖到各村农田的山脚下。

    这样百姓们担水上山,也可以少走许多路途。

    除了水渠,楚天骄还责令各县派出打井队,下到各村打井。

    “哪有什么旱灾,不过是州牧大人要做业绩给朝廷看而已。

    如此贪功起衅、劳民伤财,楚家人,也不过如此!”

    天水县令背地里,没少跟县衙里的人这么说。

    不久以后,甘州就有了传言,说楚天骄在甘州实行苛政,劳役百姓,好大喜功。

    一些不明真相的人,逐渐被煽动了起来。

    尤其那些富户和官吏,都在等着看楚天骄的笑话。


  (https://www.xqianqian.cc/2267/2267594/1111072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