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冰尖美人重临花滑之巅 > 13. 第 13 章 纪和玉:老大哥看比赛.……

13. 第 13 章 纪和玉:老大哥看比赛.……


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纪和玉的神[se]未有变化,但在一旁的林安然却是不可思议道:“怎么可能?给你0分的加分?”

  谁都知道在这种难度分并不能打出多高的比赛上,10分有多么重要。

  纪和玉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垂下了眼眸,不知在想些什么。

  灯光打在少年纤长的眼睫之上,朦朦胧胧溢出细碎的光,衬得他整个人格外安静。

  纪和玉只是淡淡道:“不用为我抱不平。”

  虽然纪元嵩是在搞他,说到底,还是他在难度上拿的分不够多。

  技术分的打分是严格按照世界规程的,确实也受裁判的主观判断影响,但相对公平一些,如果他能拿到很高的难度分,那么即便别人都能白捡这10分,也无法撼动他的位次。

  但是他做到的显然还不够。

  林安然一时间不知道这位只有15岁的少年,为何能在如此不公的对待下,还能保持这般平静。

  但他很快品出来一丝不对劲。

  “难不成,难不成你和这位纪元嵩先生有什么过节?”两人一模一样的姓氏似乎隐隐预示着什么,林安然迟疑道。

  纪和玉轻轻抿了抿唇,不咸不淡道:“谁知道呢?”

  他和纪家的关系太过复杂,没必要把更多的人牵扯进来。

  林安然也意识到自己问得有些多了,遂笑嘻嘻地改[kou]安慰道:“没事,这种分站赛大家水平都不怎么样,哪怕别人都加上10分,还是比不过你的。”

  纪和玉点了点头,沉默地坐在看台上,回想着先前那名少年滑行时自如的姿态,在心里悄悄地加了一句——

  那可不一定。

  方才比赛时所蓄积的[ru]酸此时正在他体内大肆作乱,纪和玉本应回去休息,但他想等到那个可能是自己竞争对手的少年比完再离开,谢绝了林安然开车送自己回去的好意,暂时用冰场提供的冰袋冰敷着肿痛的关节和肌[rou]。

  在纪和玉之后的十几名选手,虽然也偶有几个表现还不错的,但有纪和玉珠玉在前,终究显得差了许多,因此裁判的打分也没有给到很高,哪怕是没有这10分的加分,纪和玉也仍旧牢牢占据了排行榜第一的位置,比目前的第二还要高出2分。

  终于,纪和玉等到了想看的人。

  “23号选手,孟浔,14岁,短节目《卡农》!”

  《卡农》吗?

  目前,国际花滑圈子的选曲普遍偏爱西方古典音乐,其中《卡农》《天鹅湖》《巴黎圣母院》等等,简直是重灾区,一个赛季内,许多选手选择了相同的曲目也是常有的事,有时候甚至会在一场比赛上出现好几次撞车。

  《卡农》节奏简明,乐音轻快,气氛也很是轻松,很是适合这个年纪的少年,又是国际花滑圈子的热门曲目,因此,就选曲而言,这个孟浔就不知道比其他人专业了多少。

  纪和玉曾经看见过无数版本的《卡农》,哪怕改编自同一钢琴曲,不同的运动员也有不同的编排和演绎风格,就是不知道这个孟浔会给出怎样的编排了。

  随着音乐的进行,冰面上,一身亮[se]考斯滕的少年就像一团热烈的、流动的火,向观众和裁判们演绎了一版充满青[chun]活力的《卡农》。

  在冰场上二十年的经验将纪和玉看人的眼光磨炼得无比[jing]准。

  这个孟浔的基本功打得很扎实,没有目前国际花滑圈子里严重偏科的毛病,既能够做出漂亮的跳跃,也没有忽视滑行的训练。

  尤其是那个大一字滑行,虽然开度没有自己的大,腿型也不如自己笔直,但用刃很深,做出来的效果已经很是不错。

  纪和玉下意识地把自己代入了前辈老大哥的角[se]分析起来,一时间忘了其实自己也不过是个只比他大1岁,花滑经验还不如他的少年。

  冰面上的孟浔显得游刃有余,几种难度步法和旋转都能轻松应对,而且节奏卡点也还算准确,好几个跳跃都有惊无险地合上了重拍。虽然《卡农》这支曲子本身节奏鲜明,但孟浔这个年纪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现在孟浔已经展现了一个漂亮的2A,一组3T+2T的连跳,和一个利落的3S,除了周数稍有不足外,没有技术上的大问题,只是用刃有些模糊,但他毕竟只有这个年纪,还未接受专业的训练,有这些问题也很正常。而这些问题,如果有了更专业的教练指导,解决起来也只需要时间。

  “这小朋友天赋不错。”纪和玉忍不住道。

  林安然见他情绪似乎还好,也就顺势打趣道:“‘小朋友’?纪小朋友,人家今年14岁,你也就15岁啊,而且,你看上去还不如人家高。”

  纪和玉的脸一热,显然意识到了自己的话不合时宜,只好转移话题道:“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天赋不错。”

  林安然默默将意犹未尽的吐槽咽回肚子里。

  看来纪和玉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kou]吻也很不像年轻的花滑选手,而像是圈子里盼着年轻人尽快成长起来的老大哥。

  林安然下意识地联想到了自己的好友蒋一清。

  身边的少年看向冰面的神情认真且专注,眼底还燃着一缕名为痴迷的火光。

  他热爱着这片冰面。

  他也很有天赋。

  而蒋一清好几次向自己抱怨找不到接过重担的人。

  ……那么,他身边的少年可以吗?

  这个念头只产生了那么一瞬间,就被林安然赶走了。

  纪和玉也不过一个15岁的孩子,水平也离顶尖选手差得远,他在这想这么多做什么?

  这又不是他的项目。

  还是收心认真看比赛吧。

  孟浔的短节目编排还算不错,难度安排地也很适合他自己,除了3F扶冰了一次,其他几个跳跃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失误,最后的组合旋转转速有点没控制好,但幸好ending的时候又找回了节奏,给自己的短节目画下了一个还算完美的句号。

  纪和玉有个当“老大哥”当久了留下来的坏毛病。

  他眼光毒辣得很,看与自己同一年资、同一水平线的花滑运动员的眼光很挑剔,这也是为什么他在看叶甫盖尼的比赛视频之时,欣赏之余还是挑出来不少问题。

  但他看年轻一辈的选手时,却又不自觉地带着喜爱、鼓励以及期许。

  花滑的更新换代实在是太快了,常年的训练和比赛对身体的负荷是巨大的,偏偏花滑这项运动本身对运动员的身体要求也是巨大的,哪怕是再厉害的选手,职业生涯撑死了也就这么些年,滑到25岁都很不容易。

  因此哪怕是只比自己小一两岁的选手,在纪和玉眼里,也算是未来的希望,自己潜在的“接班人”。

  从前在国家队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纪和玉作为“老大哥”,虽然一贯冷着一张脸,但对年轻人却很是宽和,从来不吝于指点大家的动作。以至于后来,甚至有人被教练批评得狠了,会去纪和玉那里找找“安慰”,因为纪和玉会鼓励地说出他们的优点,然后教会他们改正缺点的方法。

  就比如现在。

  虽然跟孟浔根本不认识,但纪和玉已经在脑海里下意识地规划好了如何指点对方更上一层楼。

  纪和玉看得出来,孟浔是与自己一样真心热爱这个项目的,既然都肯沉下心练习基础技术,那改掉这些毛病肯定不是问题。

  只要好好打磨,在未来世青赛的舞台上,孟浔未必不能有一席之地。

  不过对方是否会超过自己?

  抱歉,纪和玉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但纪和玉隐约有所预料。

  这一次的分站赛,他怕是拿不到赛区第一了。

  对纪和玉来说,自己曾站在花滑圈子的世界之巅,在这种小比赛上不仅没能拿到第一,甚至还没能滑出完美的节目其实挺丢人的。

  但比起自己在这个段位,凭借并不完美的表现“一枝独秀”,纪和玉还是更愿意人能得到第一,哪怕是靠着纪元嵩白给的那10分水分,也表明花滑圈子的年轻一代充满了希望。

  下一位选手的短节目结束以后,主持人播报起了孟浔的得分。

  “23号选手孟浔,裁判技术分34.27,节目分38.71,总分72.98——”

  与前面那么多人相比,这个分数已经很不错了,尤其在有纪和玉45.60的节目分的“上限”下,孟浔拿到38.71算是很不容易。

  毕竟,纪和玉的节目编排和感染力实在是太好了,他的出场几乎就是为本次比赛的节目分定下了一个天花板。

  而72.98的总分意味着,只要拿到10分的加分,他就能一举超过总分82.74的纪和玉,成为本场第一!

  果然,主持人的下一句便是:“节目加分,10分。”

  孟浔拿到了82.98,虽然只比纪和玉的82.74超出一个小数点,但结果也是明摆着的。

  排行榜上的位次动了一下,那位列第一的名字正是“孟浔”。

  0.24的微妙分差狠狠地刺了孟浔的双眼一下,而陪孟浔来的教练却是高兴得满面红光,亲切地拍了拍孟浔的脊背,笑道:“你看,我就说,他还不如你呢!”

  在俱乐部教练的眼中,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滑得怎样,而是联赛颁发的奖杯。只要有了奖杯,他们俱乐部就可以对外宣传。

  孟浔避过了他的动作,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开了等分区。

  他没有回到自己的位置,而是艰难地挤过人群,向纪和玉所在的地方走来。

  作者有话要说:配角的比赛就不详细写了,咱只[tian]纪宝贝就可以了,吸溜。

  【PS:孟浔的设定是运动员中天赋中上,但是努力上上的那种,不过还是比不过也卷不过咱纪宝贝QAQ】

  ---

  纪宝贝真的超有人格魅力!!!我尖叫!!!:,,.


  (https://www.xqianqian.cc/1795/1795006/1111113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