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重生之我全都要 > 第83章 如爱因斯坦故事

第83章 如爱因斯坦故事


  2005年5月,斯坦福硕士毕业的顾辙回到国内,回到东海省,迎接他的已经是母校东海大学的盛大欢迎。

  哪怕他后续什么新的学术成绩都做不出来,他此生的成就也已经足以碾压99.99%以上的校友了。

  2005年的前5个月,他光是旧的技术的授权费收入,就又多了七八亿人民币——没办法,  谁让他有一本万利的现金奶牛呢。

  他之前那些专利,都属于“后续什么都不用干,每天躺在床上,过几个月想到看一眼银行卡,就能凭白多出来几个亿”的大杀器。

  何况从这年年初开始,天元光学已经和天康威视达成了全面战略合作,  成为了其低端镜头的头号供应商,  这一块的实业制造业利润,也高达每个镜头白捡几百块人民币。

  05年监控摄像头镜头还比较贵,低端的都要好几百到上千元一个,归属于天元光学的毛利也能达到至少两百块以上。所以比卖眼镜片还要赚得多。

  当时天康威视的年营收大约在20多亿人民币,一年能卖出几十万台监控摄像,还要算上维修更换的耗材。

  后世2010年前后,天康威视营收达到50亿规模,2020年达到800亿。如今有了天元光学的高性价比镜头加持,天康威视的产品竞争力更强,增长也会快些。强强联合估计2015年就能达到原本2020年的高度。

  所以,虽然眼下天康威视的订单、每年带给天元光学的毛利,也才一个多亿,看起来绝对值还不如框架眼镜片行业。

  但考虑到这个行业的成长性,未来十年八年后、天康威视卖几百亿一年时,天元光学的镜头利润也能有好几十亿。

  更夸张的是,除了上述成熟的技术授权生意,顾辙在斯坦福的最后七八个月,  也稍微鼓捣出了一些新玩意儿,只是还没到投产的阶段。

  比如,  因为他对电离膜沉积法材料的最新研究,他在3D膜沉积打印和3D粉末冶金打印方面,也稍稍取得了一些前期突破。

  这些技术,同样是顾辙前世涉猎过的增材加工工艺技术之一。原理上看似复杂,其实说白了还是好理解的——

  3D打印技术的崛起,最早94年就开始了,所以本身没什么稀罕的,这些年来的技术进步,关键在于能打什么材料。如果只是打塑胶、黏土这些垃圾材料,十年前就做得到。

  但是你要用金属进行3D打印,还不能是低熔点金属,那就有点麻烦了,原本以05年的科技水平,是绝对做不到的。

  当时最多也就打印打印铅、锡这些稍一加热就融化的玩意儿,那打印头就像电烙铁焊东西差不多。

  而顾辙因为搞了一年电离膜沉积法,所以研发出了一种专门的膜材料,3D打印的时候可以先把这层膜打出来,然后往上喷洒沉积吸附高熔点的粉末金属,  

  然后用高温粉末冶金烧结成型,  烧结过程中那层电离吸附金属的沉积膜本身也被蒸发掉了,  留下的就只是需要打印的金属。

  而如果没有这层膜,  那么金属粉末在定型的时候就会出现乱飘乱洒、导致打印精度骤降,根本无法使用。

  这种3D打印粉末冶金的增材工艺,最后的终极目标当然是直接打印高强度钛合金,但顾辙眼下还做不到这么牛逼的技术程度,他只能从其他金属一步步探索,但这也已经算是为人类的增材工艺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了,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向更高端的材料摸索。

  而顾辙那篇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毕业论文,其实也是关于这个领域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假以时日,在这个赛道上,顾辙起码又是一个百亿级的市场。

  也正是这些电离膜沉积法领域的科学探索成果,可以确保后续顾辙如果再在这个思路下做出别的什么逆天成绩,全球科学界也不会觉得他是运气好、碰巧撞上了。只会觉得是天道酬勤、有备而来。

  为了这些科学研究,在斯坦福的那一年,顾辙也花了至少千万美元级别的经费,来采购各种科研仪器设备,还花了数百万美元的科研人员工资——

  毕竟光是安德烈海姆一个人的年薪就达到了五十万美元,其他科研团队总薪酬达到数百万很正常。米国那边科研人员待遇是很高的。

  ……

  身怀那么多财富和有前途的独门技术,顾辙回国的第一周,就被母校请去参加了很多发布会,还竭尽资源帮他宣传、也是为大学自己贴金。

  东海大学还组织了盛大的校友会,把之前的成名校友都请回来,跟顾辙喝酒应酬,校长还趁机化缘募捐。

  最后,知名校友段老板带头,捐了4000万人民币,顾辙也不想当出头鸟,就跟着随喜了4000万。

  段老板就是那个做出了小霸王学习机/游戏机、步步高VCD/DVD,未来还会做出OV兄弟手机的家伙,后世国内消费电子业地位仅次于雷老板的存在。

  历史上段老板2007年才回母校捐了4000万,也是东海大学拿到的最大笔私人捐助。这次是因为顾辙的蝴蝶效应,提前两年回校给小学弟接风、顺便提前捐了。

  顾辙捐了钱之后,东海大学也立刻以顾辙的钱成立了一个奖学基金,拿出每年的基金收益给学生们发奖学金,金额跟“邱成桐奖学金”也差不多了,命名当然是直接叫“顾辙奖学金”。

  搞完这些衣锦还乡的社会活动后,顾辙在五月份剩下的时间里,以及整个六月,密集做了一连串的亲自科研工作。

  首先,他亲手撕胶带,经过好几天的尝试后,撕出了只有单层原子厚度的石墨烯——

  单层碳原子的石墨烯,厚度大约是0.3纳米,而普通的石墨材料,实验室里日常备料的,怎么着也有几十几百微米厚,不会刻意储存很薄的石墨。

  不过,既然是二分法撕胶带,每撕一次厚度减半,所以小学生都算得出来,撕十次厚度就能降低到二的十次方分之一,也就是千分之一左右。

  最多二十次,其实石墨烯就出来了。只是很多薄的部位撕到后来就没有石墨黏连了,能观测到的面积也越撕越小。

  这些都是小问题,顾辙一开始选料的时候就选得很不错,最后用扫描电镜严密验证,确保自己的数据绝无问题。

  如果是历史上的安德烈海姆等人,那么观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就已经很热切地抢着发论文了。

  但顾辙有备而来,他当然要做的更多、更扎实。

  所以哪怕五月下旬就已经撕胶带撕完了,他还是把自己的发现偷偷保密憋了四十天之久。

  这四十天里,他分两个阶段,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是撰写“如果这个世界存在单层原子/分子厚度的二维材料,对目前的物理学底层理论有什么影响、会推翻哪些固有认知、发现什么新的物理特性”。

  第二么,就是做了一点产业界方面的尝试,试图证明石墨烯这种材料并不是偶然撕出来才能得到的,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量产的。

  而他选择的科学方法,毫无疑问正是顾辙之前已经有了近一年积累的“电离膜沉积法”。

  他发现,用传统的膜沉积设备,只要在特定的温度、压强和其他苛刻环境指标条件下,

  再配合上气相沉积环境的气体除杂、确保反应气体环境内只有甲烷气体和另外两种专门的保护气、催化气。

  然后,把这种甲烷喷到表面产生电离铜的特殊膜材料上。甲烷遇到铜离子后,就会被置换出氢离子、然后甲烷中的碳原子失去氢后,刚好可以形成单层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吸附在电离膜的表面。

  也就是说,从撕胶带、到物理理论分析、再到初代制备工艺,顾辙至少一个人做出了原本历史上需要三组顶级科学家前仆后继完成的工作,他单打独斗毕其功于一役。

  虽然这种电离膜沉积法的石墨烯生产技术,跟后世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还有很大差距,如今还没有直接的商业前景。但这至少也是一种稳定可控的实验室方法,科研价值已经足够大了。

  三组论文,在2005年6月底,到7月初,被顾辙连续投递出去。其中撕胶带和物理原理讨论的文章发给了《自然》,而后续的甲烷-铜离子膜电离沉积法的文章,发给了《科学》。

  历史上,安德烈海姆的文章,创造了“6月份投稿,7月12日就刊登”的神速,因为成果太颠覆了。

  这一次,顾辙因为吃了是华人的亏,被别人稍微多质疑了一会儿,但依然创造了《自然》和《科学》审稿速度的奇迹。这两大全球最顶级神刊,只用了一个月就发了顾辙的文章——

  尤其是在《自然》和《科学》的负责人分别得知,顾辙的文章不止一篇,他同时就两个细分方向的研究、分别投稿给了两家期刊。

  这可不算一稿多投,完全是正常操作。但这也意味着,刊发慢的一方,会被全世界鄙视“鼠目寸光、不识货”。

  所以,连《自然》和《科学》都卷起来了,抢着证明“我比另一家更识货”。

  最后三篇文章分别在7月底和8月初刊登,天下震惊,全世界第一次知道了石墨烯这种东西。

  第一次知道了单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在宏观世界是真的存在的。

  雪片一样的荣誉纷至沓来,而斯坦福大学也立刻紧急召开了校董会,最后抢在9月1号新的秋季学期开学前,抢着给顾辙白发了博士学位。

  等于是顾辙原本说好了5月1日硕士毕业、不再读了,后续四个月的夏季学期,他已经回国做生意搞自己的科研了。

  但该来的终究躲不掉,四个月后,夏季学期一结束,博士学位还是白给硬塞过来了。

  斯坦福内部也有人质疑过,但是校董直接一指历史书:我们这么做是有先例的——

  当年爱因斯坦写出狭义相对论时,已经不读书了,但是苏黎世大学还是在短短几个月内就给他追发了物理学博士。

  今天的操作只是如爱因斯坦故事,没什么丢人的。

  至于有人拿顾辙的人品说三道四、觉得他不是专注于科研的正直之人,而是“一个在科技专利法务领域不择手段的讼棍”,这种说辞同样也被斯坦福校董会嗤之以鼻——

  爱因斯坦当年拿苏黎世物理博士时,不也是瑞士伯尔尼的专利审查员?又搞科研又搞专利法务有问题吗?

  反对者统统哑口无言。

  ……

  因为是有备而来,顾辙在研究出石墨烯之后,当然知道如何布局发展相关技术、落地转入商业应用。

  石墨烯这玩意在制备技术还不成熟的时候,早期应用场景,主要也就局限于“给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做一层镀膜”,来提升电极充放电性能。

  因为所需的镀膜极薄,用不了多少材料,所以哪怕制备成本很高,也还是扛得住的。

  此后数年,顾辙从电极镀膜切入,始终占据相关电子电力产业的上游供应链,渐渐做到了细分领域的绝对霸主。

  因为电池技术的提前突破,整个世界的电子产业和其他电能动力产业的发展也被这个蝴蝶效应所扇动,出现了科技研发提速。

  超薄大容量电池的手机提前出现、靠电池技术进步推动的无人机产业也发展得更快,甚至后续电动车产业也比历史同期提早发展了两三年之多。

  当然,这些都跟顾辙没有直接关系,他始终是占据上游搞独门原材料,占住大头的利润即可。

  另外,由于方舟市这地方的产业政策不符合顾辙的需要,当地太倾向于互联网经济了,不适合先进制造业,

  所以顾辙根据当地“互联网往西、先进制造业往东”的布局,回明州老家方向,在明州城西、会稽东北部等地的“方舟湾跨海大桥产业园”附近,建立起了一个属于他的先进制造业帝国。

  明州与会稽两个地级市的GDP,都在顾辙的长期拉动下,出现了持久的迅猛增长,省城方舟市只有最东边的下沙和大江东新区得到了一点好处,分润到了一些产业链边边角角的附加值。


  (https://www.xqianqian.cc/1684/1684723/70219893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