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大明完美暴君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第二百一十六章 名正言顺


  西南之事非同小可,就连一向自信的朱由校,此时也有一点拿不定主意,最后只得宣诏内阁的三位大学士和四大营主将来开这个会。

  文臣武将共同面君,自朱由校登基以来这还是头一回,在整个大明朝,也是极为少见的。

  听到皇帝要再度御驾亲征的消息,文臣和武将的反应完全相反。

  要打仗了,武将们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他们每天刻苦操练,为的不就是沙场尽忠嘛,如果将他们闲置在一旁,那参军还有什么意义?

  王在晋也持中立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他心里很清楚,皇帝既然已经决定好了,在过多的劝谏也是无用。

  而王象乾和徐光启就不这么认为了,陛下不坐镇京师好好治国,怎么老是想着要去打仗呢?

  尤其是此次的征伐目标,更让他们不淡定了,这好端端的去打土司干什么?

  这建奴还在关外活蹦乱跳的,不应该先平定辽东?

  而且这西南即将大乱,陛下又是怎么知道的?

  根本就没有一点征兆啊,他们也完全没有听到任何一点风声和消息啊。

  “陛下,我大明刚与建奴和蒙古经两场大战,元气尚未恢复怎能又兴刀兵?”

  “如今边镇局势好不容易安稳下来,陛下不趁此机会励精图治,多施仁政为百姓造福,却为何整日想着率师出征?”

  “况且如今国库空虚,又如何支撑的起一场大战?臣还望陛下明鉴,三思后行!”

  对于皇帝要再次发动战争的举动,徐光启是从心里反对,现在正是拨正反乱的最佳时机,陛下怎么好似一点不关心一样?

  “阁老,不是朕好大喜功,非要打打杀杀,而是这些人逼出来的,朕何尝不想好好治国,开创太平盛世?”

  “可太平盛世不是靠嘴巴和笔墨就能行的,得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支持才行,孝宣之治、开元盛世哪一个不是如此?”

  “至于国库空虚,朕就先说了吧,此战朕不要国库一钱一粮!”

  朱由校的这一席话将徐光启堵的哑口无言。

  “陛下,臣斗胆敢问,此消息是从何得知?”

  王象乾这一下可把朱由校给难住了,他总不可能说自己能未仆先知吧。

  “前些日子,朕梦到了太祖皇帝,太祖皇帝跟朕说,西南今年会爆发一场大叛乱,规模不亚于当年的杨应龙。”

  “朕思来想去,西南大地唯一不安稳的因素只有当地的土司,而且太祖皇帝也提到了土司,朕因此而猜想感发。”

  沉思片刻,朱由校实在是没有好借口了,只得找出托梦这个憋脚的理由。

  而下面的大臣武将们听了无不目瞪口呆,从他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显然难以让他们相信。

  但朱由校却装起来了,显得极为从容,仿佛就是真的一样。

  徐光启具备西洋国家的一些理论思想,对于鬼神之说是不怎么相信的,但奈何是皇帝说的,他又不好当场质疑点破,因此委婉的说道:

  “陛下,即使是太祖托梦,可也未必是事实啊,或许是太祖皇帝口误了呢,何况陛下乃是梦中所听,神志尚且不清,何以断言?”

  陛下,你就不要拿这套出来唬人了,臣是绝对不信的,您就说点干货吧。

  朱由校闻言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看来也不是所有古人都完全信奉这一套啊。

  而经过徐光启这么一说,其他人都是翘首以盼的等着皇帝做出回应。

  “你们不必疑惑,朕早已派锦衣卫前去西南各省明察暗访,确为太祖皇帝托梦所言,永宁土司奢崇明父子暗中招练兵马,囤积粮草食盐铁器等诸多战略物资,还偷偷的收拢那些逃亡的匠户军户为自己所用,你们说,不为造反为什么?”

  随后便拿起一份奏本在手中说道:

  “这是锦衣卫给朕的密报,记录了在四川势力较大的土司这一个多月以来的所有事情,你们都好好看看!”

  王朝辅迅速从皇帝手中接过奏本便朝台阶下面走去。

  这份奏本是朱由校自己伪造的,完全是凭借着他的脑洞乱写的,反正只要是合乎逻辑、情理的违法犯罪,全部都写了上去,直接将那些土司全部记载成了十恶不赦的人。

  后世有一句话说的好,明末的官员可以排队挨着杀,绝不会错杀一人,而这些土司,也不遑多让,他们在当地可是比他这个皇帝都要威风的多,欺良压善、横征暴敛等这些事自然也是家常便饭。

  等大臣们看完奏本,都感觉到不可思议,这天下竟然还有比贪官污吏更狠的存在?

  “陛下,绕是如此,也没有他们谋反造乱的证据,如果无故出兵,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

  “如此下去,朝廷的威信必然下滑,尤其是边镇将官选,他们得知后肯定是人人自危,到时恐怕就算是无异心之人也会生出异心。”

  朱由校深感王象乾说的极有道理,在华夏,古代要主动出兵打仗是极为讲究的,必须要先找个名头,然后祭拜天地神鬼,待流程走完才能出兵。

  万历年间的援朝逐倭之战,大明朝发了一篇老长的檄文告知天下,朱由校的爷爷万历皇帝,甚至还把关二爷给抬了出来,以为明军远征的精神支柱。

  “元辅所言极是,不过以朕观之,他们恐怕早已按耐不住,这些土司的谋逆之心不是一天两天了,想必他们造反所需的一应事物早已准备齐全,没有直接造反恐怕就是在等待一个良机!”

  “既然他们已经露出反相,那朕就不可能坐以待毙,要如播州杨应龙那般放任不管不问,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个时代消息闭塞,交通更是差到极致,如果不早点布局准备,对于民生的破坏将无法估计。

  当年平灭杨应龙的一年征伐,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明军都在准备物资和调兵遣将当中,还有形成围剿之势也耗费了不少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造反的那一方趁机做大,给政府加了不少的压力。

  一看皇帝又是铁了心要亲征,徐光启轻叹一口气,无奈的说道:

  “那陛下以为当如何做!”

  


  (https://www.xqianqian.cc/1681/1681078/66124151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