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深度解析开发模式
能够坐到董事会这个位置上的人,都不是吃干饭的,对华阳集团的发展一定起到过重要作用,能力自不用说。所以当他们以专业的眼光看到杨振宇递上去的报告之后,立马提起了兴趣,且有意偏头看了杨振宇一眼。
报告中提到的消费市场,是这些人最关心的地方, 华阳集团不管做任何投资,主要目的任然是为了盈利。
杨振宇扫了众人一眼,开口道,“抱歉,打扰大家一下,我想你们手上的可行性报告都看得差不多了, 如果没有看完或者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听我边讲边看。
首先是各位董事最关心的问题, 消费市场。
我看过华阳集团之前的规划, 主要盈利途径来至于地产出租、销售、景区门票等,属于非常常规的旅投模式,但是这种模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过时了。”
杨振宇说完,专门看了众人一眼,接着道:“除了原有的盈利模式,我们还有更大的市场去挖掘,比如商务接待、公司团建、学校活动、亲子活动等相对稳定的市场,这也是我们提出农耕研学主题开发思路的重要原因。
我们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这些农耕文化中蕴含的各种要素都将成为我们深度挖掘的旅游消费市场。
比如有形要素,其中包括民居建筑、服饰、劳动工具和饮食等,结合当下乡村旅游的流行元素, 可以开发酒店民宿、服饰摄影、农耕博物馆等行业,依据杨家湾村良好的自然环境,打出天然氧吧的宣传口号吸引游客。
另外,农耕文化中的无形要素也是很有潜力的开发市场, 例如农事制度、节事习俗、农事活动、民间艺术和农事传说故事及蕴含的文化精神等,可以开发体验感更强的旅游产品,比如引进非遗、创办农家乐、农作物种植、家禽养殖等,让游客亲身体验这类旅游产品带来的快感。”
讲到这里,几个和王魏王德林想法一致的董事露出微笑点了点头,对杨振宇的分析表示赞同。
其他几位刚刚在讨论中质疑他,给他下马威的董事们脸色严肃,装作思考的模样,继续翻阅手上的可行性报告。
杨振宇没当回事,微微一笑,接着道:“下面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农耕研学旅游产品在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旅游市场,还是国家层面,都非常看重农耕文化,且一直在努力保护这种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的保护也逐渐被认可,如果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我认为农耕文化研学产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产品的文化层次挖掘力度不够。农耕文化研学产品总体而言还是乡村旅游产品的延伸,基本的模式还是以农业观光、农家乐、农业采摘和农村博物馆等为主体,辅助现代意义的能力拓展项目,对于农耕文化的开发处于浅层次吃、住、玩,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意蕴。
第二,文化的主题性不够突出,项目的体验性不足。挖掘力度不够导致体验项目的文化主题不明显,项目存在重复建设及雷同的问题,文化特色的体现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生活场景再现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展示等静态展示,研学所要求的体验农业生产生活的实践性活动设计力度不够。”
王魏在看过杨振宇的报告之后,私底下也去详细地了解了这个开发思路,从市场上已有的旅投案例来看,存在很多问题。
杨振宇只用了两句话就把这些问题概括了,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王魏露出了欣慰地表情,果然还是那个喜欢给人惊喜的年轻人,同时对杨振宇的信心又增添了不少,只要搞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案。
意味着华阳集团的这个开发项目将会在同类案例中突出重围,让人耳目一新。
杨振宇留意到王魏的表情,回头对他微笑了一下,接着道:“刚刚提到了开发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谈谈解决办法。
农耕文化产品开发的最终结果是将无形内容有形化,将抽象的精神内涵物质化。
我认为适于研学的农耕文化开发工作要在以下原则的基础上开展:提升产品文化内涵,融入文化创意元素;以实践体验作为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动静结合;建立体验的长效机制。
结合先前我讲到的消费市场,我把开发模式总结成四个字,游、娱、食、住。
首先是游,关于农耕文化的表达形式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目前开发现状的静态主要是反映农耕生活用具的实物展示及文字图片的展示。动态主要是以视频、场景模拟、情境再现等形式再现农耕生产生活的风貌。
动静结合的路径是开发思路的出发点、切入点。我们要在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寻找更直观的体验模式。例如岁时文化作为我国农耕文化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将节气与农事结合,具有浓郁的民族内涵。实践中,以岁时为时间轴,物候、民俗与农事生产结合开发,同时需构建集“参与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场景展示、实践场所及人文活动场所。
然后是娱,农耕文化孕育了丰富的民俗与节庆文化,不同地区有不同民俗活动,包括我们杨家湾村,完全可以借助青江县的民族文化特色,还原当地农村传统的原汁原味的节事活动,强化现场感,让游客作为体验主体参与感,唤起游客们的乡土情怀。以春节为例,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春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习俗体系。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各种仪式被简化。娱乐活动的开发可以再现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活动。
接下来是食,在立足地域、就地取材原则的基础上,与农业生产实践体验活动结合,与文化习俗中的饮食习俗结合,将自己参与的收获变成美食,让游客体验传统饮食的同时获得收获的满足感。
最后是住,这一部分既是项目接待基础设施,也是体现农耕文化的组成成分及载体,各地区在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例如杨家湾村的吊脚楼,完全可以采用改旧是指导方针,而不是按照你们仿古重建的做法,会丢失很多乡村、人情味。”
(本章完)
(https://www.xqianqian.cc/1644/1644647/1111064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