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908章 温室大棚计划

第1908章 温室大棚计划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是全球性的,也许某种意义上,全球气候的异常对于世界大战的进程,也带来的非常巨大的影响。

    1943年,苏联(含沦陷区)的降雨量偏低,其实整个北半球都是如此。

  苏联有80%的地域降雨量低于500毫米,由于这一时代,苏联的控制区的产粮区主要在莫斯科到乌拉尔地区一线,以及广袤西伯利亚的部分区域,这些地区的开发力度是有限的。

  另外绝大多数耕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因为战争原因,之前宏伟的计划全部暂停。

  苏联的农业又成了靠天吃饭,结果1943年的谷物产量,比之于1942年反而降低了近500万吨。

  请注意,1942年的秋收,由于南俄的顿河到伏尔加河流域打成一锅粥,那里本身苏联另一处重要产量地,战争破坏了收获。即便苏联组织人力抢救性收获,德军那里也不是傻子,他们直接命令控制下的俄国人收割麦子,之后拿着PPK这种没有价值的兑换券全部“买走”,或是直接无偿的征收。

    1943年初春,南俄绝大部分地区的德军势力都被赶走了。这一地区的春耕作业立刻开始,重获另一处产粮地的苏联,全年的粮食产量反而暴跌了七分之一。

    1943年真可谓灾难性一年。

    1942年的收获季,苏军征调了1200万吨谷物做军粮,它当然是不够用,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决战打响前,各地粮仓库存的麦子几乎都被征用。

  所以到了1943年的收货季看着那区区2900万吨麦子,斯大林的心都要碎了。

  这一情况带来了一连串的反应。

  盟友大半年来运来的粮食区区100万吨级别,指望美国人运输的粮食度过难关,真是不现实。

  联盟的后勤逐渐趋于崩溃,不仅如此,苏联对于人力的动员也即将到达瓶颈。苏联需要盟友更多更快的粮食运输,以及其他战略物资的运输,苏联并未得偿所愿。

  尤其是打完了库尔斯克战役,苏联自己一样的吐血三升,一场惨胜之后苏联已经无力再发动一场新的大规模战役。尤其是秋雨季节和冬季的到来,大规模决战已经不可能了。唯有局部地区施行了有限力度的战术突破。

  碍于危局,斯大林和他的亲密战友们一直督促美英打开第二战场,为苏联分担一些压力。

  在这一问题上,美英却在闪烁其词,因为他们居然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

  英国不需要战后的欧陆,强权由德国变成苏联亦或是传统的法兰西,他们最好在欧陆战场上全部虚脱,这样大英帝国还能继续维持自己的权势。

  美国的想法更为刁钻,所谓欧洲大陆不要出现强权,光辉无限的英帝国最好也在不停的消耗中褪去最后的辉煌。美国需要盟友打赢邪恶的敌人,但是,美国需要的是战后不足以威胁到自己的旧盟友,或是新的敌人。

  苏联当然是要继续帮助的,至于让本国的小伙子们现在就反攻欧洲?不!俄国人和德国人还要再打几次血战,当他们最具战斗力的力量互相消磨殆尽,就是西方盟军反攻之时!

  难道苏联就是愚蠢的,看不明白自己盟友心底里的那些不厚道的想法?

  斯大林知道这些,他不会向侵略者主动示弱媾和,侵略者的战车亦是不可能停下。

  所以1943年的冬季,就是苏联人民经历的最为痛苦的冬季,以及1944年最严重的春荒,这一趋势恐怕也是苏联的宿命。

  因为它不仅寒冷,被粮食配给制支配的八千万人,除了军人的保障力度好一些外,其他人的配给力气全面下调,整个联盟陷入糟糕的饥饿中。

  难道有某种神秘力量就是要饿死在废墟中抗战的苏联人民?

  不!

  恐怕这就是神奇的触底反弹。

  一切都是大势所趋,气候的变化不为人力所撼动。

  在经历了1943年的农业减产灾难,苏联人在慢性饥饿中坚持到了1944年的收获季。

  时间到了1944年,苏联的农业情况发生巨变。随着库尔斯克战役的结束,苏联收复了基辅以东的大部分乌克兰地区,重获产粮地的苏联在1944年开春立刻开始抢救性种植。他们在被炮弹炸烂的土地上播种,到了秋季居然喜获丰收。

    1944年整个苏联都获得丰收,或者说是整个北半球喜获丰收。

  苏联在仍有大量国土沦陷的情况下,谷物产量居然达到了5000万吨,饥饿荡然无存。

  可是,1942年的苏联有多少人能猜透未来几年气候对于农业的影响呢?

  即便是李森科这样的高人对1943年心生一丝担忧,像是斯大林,他对于未来充满希望。

  现在的李森科还不知道,自己在1943年必是浑身难受,对于他科研成果的质疑信必是铺天盖地,届时科学界又要掀起一场斗争。结果戏剧性的就是1944年的惊天大丰收,这难道不就是应征了“春化育种作业”的成功?

  这些都发生在另一个位面的事实,而今也必将极大概率发生在这一位面。

  杨明志对于战争的过程有着清晰的认识,对于苏联后勤的了解颇为肤浅,尤其是对苏联最基本的粮食供应,几乎没有了解。

  曾经的他在意外的搞到一批美国支援的“奢侈”货品后,还以为盟友的援助已经常态化、大量化。

  结果他得以了解其详细数据,每个月仅有十万吨级别的粮食供应,如何满足苏联的庞大胃口?

  李森科说了许多自己的担忧,在发泄完心中的不快后,对于杨明志自然的真切的感谢。

  缘何?在他看来,远赴莫斯科的别列科夫将军真是吉祥的人。

  李森科不可能舔着脸一个电话打到斯大林的警卫办公室,留言询问斯大林“您是不是还一如既往的支持我”。这类操作就实属愚蠢不动脑子。

  他需要通过一些侧面的渠道了解自己想获悉的,最好还是斯大林的背后嘀咕,那展示了斯大林对于自己的真实看法。

  今天的李森科突然心情好了不少,虽然还有对明年播种的担忧,那终究是冬季之后的事。

  再说,明年是否降雨偏少气候恶劣?李森科希望自己的估计全是错的。

  杨明志还有些别的想法,他对李森科建议:“尊敬的院长同志,也许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温室栽培。嗯……就是搭建一个温室,锁住阳光的热量,纵使户外是严冬,温室内依旧是温暖的。这样,我相信农作物会持续生长。”

  “您……您说的是在温室里种麦子?”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可以在温室里模拟春夏,无所谓户外的寒冬。我相信我们有这种技术实力。”杨明志自信的说。

  杨明志话着实让李森科怦然心动,一切就在于“温室大棚”上。

  温室大棚在本时空并非什么新鲜物,荷兰人早在十八世纪就开始搭建现代意义上的“温室大棚”。

  与其说那是“温室大棚”,不如说就是玻璃房子。

  李森科惊喜归惊喜,他赞誉了杨明志在农业上有见地后,就说明自己对于“温室大棚”的担心。

  “现在我们搭建大量玻璃房子,它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仅仅是加工玻璃这一项就很成问题。即便我们建成一两座,它能有多大面积了,我们消耗了大量人力物资搭建起来的大棚,它能增产多少粮食?我听闻荷兰人做过这个,他们用来培育花卉。”

  杨明志一怔:“嗯?为何的玻璃房子?我还以为砖墙堆泥土,使用塑料薄膜取代玻璃的那种温室。我其实并不觉得这会耗费多少钱。”

  “什么?砖墙和泥土,还有什么塑料?”李森科瞪大了双眼,他感受的面孔乍一看就像是有着皮囊包裹的骷髅,犀利的眼光搞得整个人有些吓人。

  杨明志已经无所谓了,他更是吃惊于李森科的态度,“怎么?您觉得很奇怪。”

  “您说的塑料薄膜,那是什么?”

  这里杨明志用了两个词,就是把俄语的“塑料”和“膜状物”合并在一起,也难怪李森科听着迷糊。

  杨明志这便好生解释一下,即“塑料薄膜”就是石油化工的副产品之一,其实就是成薄膜状的聚乙烯,顺带又解释一番。

  即便如此,李森科还是觉得这一想法匪夷所思。

  “别列科夫将军,难道您觉得这种方法可行?您就打算用一堆石块、泥土和分离自石油的乙烯,做成所谓的温室?这可行吗?”

    “嘿!不试试怎么能行呢?您觉得这很耗费资金吗?我想您不会这么觉得吧。”杨明志道。

  杨明志所了解的“塑料大棚”就是“中国式的塑料大棚”。要论对实用主义的推崇,中国人在这方面比俄国人还要多一种本事——精细化操作。

  习惯精耕细作的中国人,在屈辱时代结束不久,就开始自行研发出廉价的温室。黏土砖和泥土就是最低廉的高效能隔热保温材料。至于生产聚乙烯薄膜,只要有石油,奋力出聚乙烯的工艺就不复杂,加工成薄膜亦是不复杂。

  “我想我们的化工部门既然能够生产塑料制品了,生产一些单纯的透明乙烯薄膜,这很困难么?就像是做蜡烛的石蜡,它们都是石油化工的额外产品,恐怕它们的作用也非常有限。透明的薄膜完全能够取代玻璃,恐怕我们的盟友美国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李森科毕竟是苏联科学院的院长,他在农业的学术造诣固然不怎样,他至少要懂得当代世界的农业科技发展前沿之脉络。

  然而李森科仔细思考一下,他的确知道美国人、荷兰人搞起了温室大棚,美国人用来培育一些特别的农作物,荷兰人则主要是培育花卉的球茎。

  把玻璃完全用石油化工的副产品之乙稀薄膜取代,并且制造出巨大的温室,用它来种植麦子,实在是闻所未闻。

  李森科想不到有哪个国家搞过这样的农业生产案例,莫非这就是别列科夫的一种未经证实有效的奇思妙想?

  单纯从理论上来看,堆砌厚实的土墙,并搭建一个框架,顶棚完全由乙烯薄膜覆盖,它的保温性能应该没问题。

  李森科这个人,他并非是拒绝新事物,而是新的科学理论不能和自己的理念冲突。他管不得国外的那帮人,苏联国内的哪个生物学家敢质疑自己,大棒子就砸过去。

  现在,他短暂思考后,丝毫不觉得杨明志的想法荒唐与不可行,而是有着大大的可操作性。

  李森科内心愈发躁动起来,明面上还是绷着一张老脸,严肃的说:“不!别列科夫将军,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民没有这样的操作。他们还是搭建玻璃房做温室,生产的几乎都是花卉。我知道您是意思是,搭建一些特别廉价的温室,用来长期生产粮食。您确定这可行吗?”

  “哦?难道西方没有这种技术?”杨明志惊讶的问。

  “我是这方面的专家,您的提议我也是第一次听明白。”

  “哇!是吗?也许我们应该发展这项技术,它将体现我们苏维埃制度的优越。当然,非常现实的结果是,它将给予我们脆弱的后勤更多的粮食供应。”

  “那么您想怎么操作呢?”

  “我……”

  “您先稍等一下。”说着,李森科连忙从大衣里拿出笔记本和钢笔,“您说吧,我会如实记录下来。”

  呵呵,气氛变得非常微妙,杨明志突然觉得自己成了老师,李森科这个被批为刚愎自用的人,居然也虚心下来做学生?

  杨明志故意摆出非常谦恭的态度:“好吧,以下都是我幼稚的意见。泥土的保温性很不错,我们用它搭建墙壁。

  房屋的顶层覆盖聚乙烯薄膜,为了保温性我们必须多覆盖几层。

  它的顶层还需要设置遮光布,从而对光照时间进行调节。

  它需要顶部排水系统和通风系统,从而避免内涝和调节室内温度。

  它还需要人工加温系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集中供暖系统。

  还包括温室的地下,我们还要设置保温层。”

  杨明志罗列出这些要点,他本人并不懂得该如何制作中国意义上的传统塑料大棚,他就从自己的理解,把这些必要元素罗列出来。本来嘛,中国式塑料大棚技术诞生,基本就是因为国外有人提出了这种理念,中国人根据这套理念找到合适的材料,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技术从而愈发的成熟,最后干脆成了一个体系。

    但它最初的原理并不复杂,于当今的苏联,没有任何的时代局限性。

  甚至于那个位面的中国可以在五十年代掌握乙烯吹膜技术,很大程度也有苏联“156工程”的技术支持。


  (https://www.xqianqian.cc/16/16455/468907790.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