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满门勋荣
要说真定、保定一带比较大的势力,便是名属于朝廷的分守高阳总兵官侯天锡。
侯天锡这个名字很多人或许不知道,但一提起他的父亲,便是一些军将之中耳熟能详的角色——候良柱。
候良柱曾任四川总兵、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虽然还称不上名将,但的的确确是为朝廷奋战至死的忠勇良将,更是崇祯二年剿灭巨寇奢崇明、安邦彦之西南奇捷的头功。
崇祯十年的时候,李自成攻陷南江、通江,声势浩大,直逼广元。
时任四川副总兵候良柱,便是侯天锡的父亲,奉巡抚王维章之命守广元,以扼流贼东进之路,然广元势弱,候良柱所部只有两千余人,就算将本地民壮尽数充军,也才不过九千上下。
由于部下泄密,李自成得知广元官军势颓,即寇川北,意图以广元之地打开四川局面。
四川巡抚王维章懦弱无能又喜好贪功,各地军将早已怨声载道,闻贼势大,张维章即自领官军退往保宁,复命候良柱拒敌。
同一时间,李自成部下巨寇过天星张天琳、混天星惠登相已破宁羌,分三路入寇,直逼绵州,候良柱闻前地尽失,即尽收部众,止一万两千余人,专守广元。
崇祯十年六月,李自成、张天琳、惠登相等部会师于绵州,贼军浩大不下十万人,候良柱动员军兵,奋力死战,然官军众寡不敌,三日后绵州城就被攻破。
李自成知候良柱才能卓越,便命人招降,候良柱破口大骂其为逆贼,挥刀斩杀来使,称原为朝廷战死,李自成闻报大怒,贼军分路入城,候良柱便即指挥部下巷战,后身中八十几刀力战而死。
后世侯天锡的结局也不怎么样,崇祯十三年,阁臣杨嗣昌为督师,那时候良柱已经战死近三年。
候良柱之子侯天锡阙拜杨嗣昌,称与贼不共戴天,愿捐赀缮甲,选募劲旅及臣父旧将,自当一队,与贼血战,下雪父耻,上报国恩。
杨嗣昌准许,侯天锡即尽散家财,招募候良柱旧时亲丁二百六十人及五六百名部卒,尽皆彪悍敢战,在大势颓靡的情况下,侯天锡所部却在不断立功,虽然都是小功,但却颇为难得。
崇祯十七年正月,侯天锡累功升都督佥事。
崇祯十七年九月,平定广平响马、山贼数股,斩首二百六十有奇,因功升广大参将。
崇祯十八年,也就是今年,侯天锡随陈奇瑜收复真、保,作战时异常悍勇,四战四捷,叙功第三,仅次于董琦与禁军将领高启华。
后陈奇瑜请功,崇祯将其擢升为高阳总兵,另加五军都督府右都督衔。
一连串的战功,一连串的大小捷报,证明了侯天锡子承父业的忠勇志向,更达到了他最初与杨嗣昌“下雪父耻,上报国恩”的承诺。
除此之外,侯氏从子候采的军功甚至比侯天锡要更多。
崇祯二年,从候良柱征奢崇明,收复綦江、桐梓,授守备。
崇祯四年,西南蛮夷会攻永宁,奉命前往,战胜剿灭,授都司。
崇祯七年,奉督师檄文援剿川北,累功升游击。
崇祯十年,奉檄援救成都,却贼有功,升副总兵。、
崇祯十六年,也就是崇祯皇帝穿越过来前不久,奉命招兵防川,升地方杂号总兵,加五军都督府右都督。
看见这两个血气方刚的年轻后生,已知他们各自在后世结局的崇祯皇帝心中也像是打翻了百味坛一般。
说可怜侯天锡倒不尽然,其中又夹杂着些许悔恨,对候采,崇祯欣赏之余,心中又有些忌惮,总归是说不出的感觉。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侯天锡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帝,喊完话之后,与身边的从弟候采是连头都不敢抬。
说来也是,这种荣耀不是人人都有,每名武将都殷殷期盼,却很少有人能见到天子真颜,就连他们的父亲候良柱都不行。
“自阙拜嗣昌以来,候部彪勇敢战,朕全都看在眼里。”说着,崇祯皇帝起身下去拉他们两人起来,坐回去之后,正色说道:
“即日起,改候采为定兴总兵,钦命正选,驻保定府城,改侯天锡为真定总兵,钦命正选,驻真定府城,分领两府屯务,休息养战,随时从征。”
说着,崇祯皇帝顿了顿,脸上有些悔恨之意,摇头又道:
“朕愧于天下将士,昔年为东林所蒙蔽,曾追夺良柱原官,如今深感痛恨,然亡羊补牢,为实尚不晚矣。兹令:着即恢复战死之四川总兵候良柱原官及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之衔,另加太子太保,谥‘忠肃’。”
候良柱战死于绵州之后,广元即失,四川巡抚王维章守保宁不成,又连战连败,连失三十余州县,李自成则声势浩大,利用王维章的软弱可欺彻底打开了局面。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听闻奏报,震怒不已,起先还不知道候良柱已经战死,即命逮捕巡抚王维章与候良柱二人下狱。
知候良柱已死,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在东林党怂恿之下,觉得是候良柱与王维章相互勾结,下旨将王维章充军以后又追夺候良柱原官,并未给予任何荣誉谥号。
其实,这件事在当时的军将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长子侯天锡和从子候采一直在心中有所芥蒂,但皇帝旨意,不可违逆,他们这才奋而立功,想要洗脱候良柱身上污名。
崇祯皇帝此令一下,侯氏尚余两子都成了钦命正选总兵的官身,并且候良柱又被恢复原官,追谥“忠肃”,武将之中得此殊荣,真可谓集荣勋于一门。
侯天锡和候采得偿所愿,当即便是感激涕零,纷纷下跪磕头,连声喊着愿为皇上死战,就算丢了性命,也要保两府之境不失。
崇祯皇帝点点头,面上非常放心,但心中却不尽然如此。
对于这两个人,崇祯皇帝比较放心的是侯天锡,毕竟他在历史上虽然投过贼,但总的来说也是事实所迫,如今自己偿还侯氏满门荣勋,也是收心之举,多半不会再去投贼。
候采在历史上投鞑清的原因崇祯皇帝尚不知情,所以还不能确认他心中所想,可此时前方军情似火,却也是没有其它的办法了,只能暂时这么办。
毕竟,放眼两府之境,除侯氏两子以外,也实在是找不到其余有能力和威望担当此任的军将了。
(https://www.xqianqian.cc/14/14809/42925631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