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不安源自何处?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不安源自何处?


《小丑》当然是备受争议的,而争议的关键点就在于:“电影对邪恶的迷恋描述,对破坏的美学宣扬,会在这个突发暴力层出不穷的时代产生某种煽动性。”

    事实上,这还真不是什么无稽之谈,在《小丑》即将上映前夕,部分影院或者减少了《小丑》的排片,或者加强了安保力度。

    是的,不止是北美市场,包括欧洲市场也同样如此。

    因为如同电影里面的那群暴徒,你很难说他们不是受到小丑的影响被煽动的!

    而事实上,在电影全球公映首日,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戴小丑面具想要去观影的观众,当然,最终都为了安全考虑,各个地区的影院,都不允许观众戴小丑面具入场。

    有著名社会评论家阿尔法这样写道:“《小丑》其实和精神病无关,这是一则当代底层崩溃者的人物侧写。”

    “而有意思的是,支持这部电影的人,其中大多数是批判者,而这些批判者们大体上也分成了两派。

    一派人“资本主义权贵批判派”,这个派系的拥簇者,同情亚瑟的遭遇,痛恨托马斯·韦恩等利益集团的道貌岸然,为电影《小丑》中的人性凉薄感到恐惧。

    当然,这些批判派,其实反而是《小丑》的支持者,他们认为《小丑》是部神作,直指社会的黑暗面。

    从另一种角度来讲,亚瑟的一言一行,是在释放着他们心中的怒。

    即使这股怒是盲从的、被煽动的、莫名的、没有纲领的。

    这批观众的立场决定了他们认为亚瑟所“引发”的小丑斗争是正确的,即这是暴行,也是资本家奴役下的社会所逼。

    更有甚者解释到这是一种“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的斗争手段。

    但总得来说,他们的矛头是对准利益集团的,不计方式和成本的推翻利益集团达成诉求就是他们的根本目的。

    但《小丑》这部电影,狡猾的抹去了追求政治诉求过程中,纲领的重要性。因此也就暴露出暴民盲从的一面。

    还有一派是暴徒盲从批评派。

    “暴徒盲从批评派”是《小丑》上映后的另一大派系。他们不会多谈《小丑》作为电影本身的质量,因为“文化共情”的原因,他们会给《小丑》贴上“居心叵测”的标签。

    这些观众认为《小丑》这部电影是“邪恶且三观扭曲”的。通过电影中小丑对亚瑟的“回忆”,他们认为该片在教唆着观众参与到暴行当中来。一些激进的观众也总结出“为《小丑》这部电影叫好的都是韭菜”这种攻击性言论。这种言论是建立在既定立场,无视《小丑》作为电影本身的视听语言价值。

    但在没有深入了解支持该电影的观众的原因和态度时,连同观众一起攻击,无异于脱离了实践分析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这也就暴露出了默里们不去理解,不懂尊重的一面。

    当然也有双重批评派。

    “双重批评派”的批评者大多认为电影中的小丑和往常一样,又是一次恶意的调侃戏里戏外的人。

    在这些观众眼里,电影《小丑》是小丑讲的又一个笑话,亚瑟是他记忆里的缝合怪,这是他的一贯伎俩。

    他们认为,这是小丑的一贯伎俩,在他的话术下,没有人会不同情这个社会底层的遭遇。

    他极力的证明着自己是清白的,是社会上险恶用心的人,把他逼成了小丑。

    因此,“双重批判派”压根就不会信小丑的鬼话,在他们眼里,小丑就是“没有逻辑的恶”。默里秀上的拔枪是对资本主义权贵们的明嘲,用血勾勒的脸笑是对暴民们的暗讽。

    在这个疯子眼里,只有“关我何事”和“关你何事”。

    这一派别属于近来兴起的,他们不是中间派,但行为却非常的“和稀泥”。”

    也有人说:“《小丑》是一部很“狡猾”的电影,它在所有关键的识别性信息上,都做了模糊处理,无论你怎么议论,主创都可以说:那是你的理解,我可没这么说过。

    比如,观众从一开始就被告知,亚瑟有严重的精神障碍,他需要定期去接受话疗,他吃很多药,而且需要很大的剂量,他会无缘无故狂笑……

    也就是说,他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正常人”。

    但是,在电影开头的情绪酝酿和渲染上,电影又竭尽全力让亚瑟看上去像个卑微的“正常人”:他人畜无害(省略了之前曾被精神病院关押的情节),他努力工作,照顾母亲,他积极配合治疗,他也有自己的偶像和梦想,他对一切不如意的事态尽量以笑容回应。

    当观众的共情被建立起来之后,作为医学诊断的“不正常”,反而显得模糊和可疑,他那些病理性的特征,都可以被赋予别的意义。

    直到最后,你仍然可以选择相信什么、怀疑什么,但毫无疑问,对任何人来说,这都不是一部令人愉悦的电影。如果你喜欢小丑,电影的前半段将是你巨大的折磨,如果你厌恶小丑,电影的后半段将令你如坐针毡。电影好像揪着每个观众的头发,把他们从各自的舒适区拖拽出来。

    《小丑》很出色地诠释了“疯狂”,这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赋予“疯狂”以合理性。这是令人们深感不安的主要原因。”

    也有只单纯地从电影院本身的视听语言来解读的。

    “《小丑》是一部不错的电影,虽然称不上经典之作,但是却绝对不差。

    因为李易导演,的确是用心了,他首先把重点放在了视听的营造上,打造了一套完整、风格化的视听语言,这套视听的核心关键词是“精致的突兀和强烈的对比”。

    色彩斑斓的小丑对比灰暗肮脏的城市,凄厉惊恐的大笑对比压抑低沉的大提琴声,无处不在的观众笑声和新闻播报对比一直处于半失语状态的亚瑟。

    都是突兀和反差。

    包括仅有的几场暴力场面也是一样,突如其来,毫无征兆,快速开始也果断结束。

    史蒂文的表演方向也是在营造“突兀”,其实这次的角色真的非常难演,更难的是,这个角色不是通过台词,甚至不是主要通过肢体来表达情绪的,而是通过笑。

    是的,通过笑,很多人说,对于演员来说,哭或者眼神是最难的,但是实际上,却忽略了笑。

    笑有很多种,但是如何赋予笑特别的意义,《小丑》这部电影可以说真正的把“笑”这个表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既然哭有喜极而泣的哭,有伤心的哭,有各种各样的哭,那么笑同样的也是如此。

    电影里面全场数次的大笑,有四场最为关键。

    第一场是开场面对社工的压抑惨笑,第二场是首次上台表演时的绝望惨笑,第三场是在楼梯间得知母亲的秘密后惨笑出鼻涕,第四场是最后他坐在警车里看着暴动的城市发出的“欣慰“大笑。

    从起初的“不合时宜”,到彻底的绝望、破碎和放纵,每一次情绪升级和人物裂变,都是通过相同却又大不相同的“笑”来达成的。

    其实,除了笑,史蒂文还有几场非常关键也非常惊艳的独舞戏。

    一场是地铁杀人后,躲进肮脏的厕所里开始不受控的摇摆独舞,“心魔出笼”的感觉喷薄而出。

    还有几场后面反复出现的街头独舞,是“我在杀戮中盛放”的既视感,也像是抑郁症患者决定自杀后的轻松感。

    史蒂文不愧是被称作是戏疯子的演员,他的演戏,是融入了骨子里的。

    有人说他是动用了每一块骨头来演戏,一点也不夸张。

    最后,重点来说说故事。

    《小丑》当然是一部彻头彻尾阴暗、邪恶、负能量,并且让人不安的电影。

    可问题是,这种不安来源自哪里?有人说,来源自电影对暴力和破坏的美化和煽动。

    在我看来并没有。

    是的,并没有,这也是导演最为聪明的地方。

    全片主要的暴力场面只有三场,第一场地铁杀人,第二场家里杀死旧同事,第三场舞台上枪杀脱口秀明星。

    除了第二场给了一些近景特写,呈现了血腥,前后两场的枪杀场面给的都是中远景,而且都收的很快。

    更重要的是,尤其是后面两场暴力,都很突兀,导演一开始就没有试图给小丑的暴力以正当性。

    这是关键!

    有人说,《小丑》里面的亚瑟,所作所为都遵循着逻辑,但是实际上,并没有。

    因为最后两场暴力,实际上,是真的很突兀的!

    同样的没有给予小丑暴力的正当性!

    他杀兰德尔,有人说是因为他背叛了亚瑟,但是实际上,这本就是说不过去的事情。

    一个小丑,带着枪去儿童医院表演,还蹩脚地把枪掉在地上,这本就是一个最没逻辑的事情,只能说,兰德尔给亚瑟枪,他能提前预知亚瑟会带到儿童医院吗?

    他能提前预知亚瑟的枪会掉在地上吗?

    显然不能,那么他给亚瑟枪这个行为,并没有任何问题。

    有问题的是亚瑟自己的后续的行为。

    而他向老板举报,这在职场上,再常见不过了,可是这样就真的罪大恶极到要杀了他的地步吗?

    只能说,狭隘,太过狭隘了!

    如此,亚瑟杀兰德尔,就根本没有正当性的基础!

    而最后一场,默里对亚瑟从未有过什么特别的关照,在那之前,他们彼此之间只是陌生人而已,只不过是亚瑟单方面地“崇拜”默里而已。

    而那一次,不过是他们的第一次真正的会面。

    至于说,用亚瑟的视频来搞笑,这个事情,对于搞笑艺人来说,真的太正常了,如果连这种压力都承受不住,那么只能说亚瑟本身不适合这个行业。

    所以,他在节目上杀人,同样的没有任何的正当性可言!

    如此一来,又何谈所谓的煽动?顶多是让一些在职场上遭遇过打压的人们,可以看着电影,发泄一下心里的愤懑罢了。

    还有人说,《小丑》的不安在于煽动性,是那种“社会逼我至此,我必赶尽杀绝”的对失意人的煽动。

    我觉得也不是。

    电影全程以小丑的主观视角而非客观视角来铺成故事,来描述小丑的裂变,导演在表现亚瑟“可怜”的方面非常克制,反而是在重点表现他的敏感、多疑和失控。

    你会对亚瑟报以同情吗?可能会有,但那不是电影的主要情绪。

    主要的情绪只是不安。

    这不安并不是来自于小丑的施暴过程,而是来源于小丑成为小丑的过程。

    以恐怖片的定义来看,就是人和心魔对抗失败,最终自己臣服为魔鬼的可怕过程。

    但是前提是,这座城市是哥谭,因为在电影里面描述的当时的哥谭,在当下的社会,谁的心中没有一个阴暗、邪恶,充满破坏欲的小丑呢?

    懦弱的亚瑟被心中的小丑吞噬了,成为了真正的小丑,那你呢,你就真的能对着心中的小丑说,你永远不可能战胜我?

    你就真的敢保证,没有一刻会如同亚瑟那般的懦弱?会如他般高估自己的天分,会如他般高估他人的善意?

    不确定吧。

    那种不安,就是来自于这种不确定。

    这才是让观众真正感到不安的地方。

    其实,亚瑟一开始也是有善良温和的一面,在公交车上逗小孩,会随身带着卡片来解释自己的笑声。

    有人归咎于那个男孩的母亲是否太小题大做?但是别忘记了,这个社会,人们是需要边界感的,更何况是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孩子,他们本是陌生人,自然更需要边界感。

    可慢慢的,内心里的“小丑”以现实社会的阴暗为养料,迅速长大。

    这“养料”一直在,现实从来都有阴暗,电视里的富人从来不会真正的关心我们,老板和同事从来就不是我们朋友,伟光正的超级英雄从来只存在于漫画或者小说电影中,贫穷、疾病从来不曾远去,而误解、暴力和冷漠则一直堆积在身边。

    近处是毫不手软的杀伐,远处是事不关己的冷漠,“小丑”随时出场,我们无法保证不被他降服。

    如果非要说电影有什么煽动性,这就是了。

    有一句台词堪称全片的题眼:我以为我的人生是个悲剧,但其实是个喜剧。

    我一开始以为听错了,不应该是“我以为我的人生是个喜剧,没想到是个悲剧”吗?

    看到最后才发现没错,亚瑟早就接受他的人生是悲剧,可他接受不了的是,他悲剧的人生被你们嘲笑。

    “什么好笑不好笑,都是由你们决定的。”

    看出来了吗?亚瑟本质上是憎恨喜剧的,他也根本没有喜剧天赋。

    可却被他误会为这是他跟世界沟通的方式。最后的那个结局,将这种“不安感”推至顶峰,邪恶被供奉,小丑走上神坛,信徒开始狂欢。

    关于电影的价值观,还有一种很zz正确的批判,“知道你过的苦,可这不是你杀人的理由”。

    这当然对。

    可我想说的是,面对被剥夺至尽的境地,面对无处可逃的困局,有的人可以一次又一次的站起来继续,有的人选择把枪头瞄准自己的喉咙,而有的人,就只能选择疯癫和杀戮。

    你可以说“只能怪你自己弱喽”,但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至少当一天的弱者。

    与其漂亮地指责小丑的丑恶,不如先警惕自己别走在成为小丑的路上。”

    (本章完)


  (https://www.xqianqian.cc/0/81/801399720.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qianqian.cc